練團成功的大密技:六個讓演出成功的訣竅!

0
839

image001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驗:上了舞台之後,什麼事都跟練團時不一樣。然而聽到最多的抱怨是:不能舒適地上台演出,更精確地來說,表演現場充滿變數!

在嘈雜的現場說話時都聽不清楚,主唱死命地要把麥克風音量加大。儘管有這些經常發生的失誤和抱怨,表演搞砸時什麼藉口都於事無補。如果你的樂團是紮實的,那麼無論在何時、何地、什麼類型的觀眾前,你都可以做出完善的演出。唯一的紮實練團法,就是以表演的方式來練團:表演時怎麼表演,練團時就照那樣練。

不管是在小巨蛋還是路邊野台,整個團的表演到位,是會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怎麼樣才可以變成一個屌團(是表演得很屌那種)呢?一場好的演出是不會憑空發生的——它是每一次練團時努力勤練、以及細修下的產品。

以下有一些建議,可以幫助你極大化每一次練團的效果,並且讓你在下一場的演出時端出最棒的表現。

#重新調整你的練團室

image003

即使大部分的練團室都有蠻多的共通點(空間小、人進去之後很擠、熱,等等),把練團室的設備很正確地安排成接近表演舞台上的樣子是很重要的。吉他手面向前方,音箱與鼓組對齊,然後把PA放在地上模擬舞台上的監聽喇叭。藉由把你的練團空間安排成可以反映出舞台的樣貌與設置,上台時你就會習慣聲音所呈現出來的方式。

#練團時依照表演歌單順序來練

儘管好玩很重要,當很快就要表演時,那就是到了要好好練,並且確實地為表演彩排的時候了。拿出整張歌單然後從頭到尾練習。練起來感覺對不對?什麼地方要再修?表演結束時是爽到爆還是遜到底?嘗試不同的歌曲安排順序,並且試著找出一個平衡點,讓整場表演結束在一首帶來高潮的歌曲上。

記住,不管現場有多少人來看你樂團的表演,帶給現場觀眾一場精彩的演出是你的責任。

#練團時想像台下有觀眾

image005

站在舞台上是件好玩的事;廢話太多和很「乾」中間的界線還蠻模糊的。這兩種狀況都很快地會讓你和觀眾覺得這場表演很痛苦。找個人坐在練團室聽你們練團。只要多一個人在房間裡就可以把練團的標準提高,並且去除掉「不過就只是練團」的氛圍。一旦有了觀眾,再進一步加碼讓主唱於歌曲的中間講講話。當看到有的樂團可以很自然地與觀眾聊天,我們也要持續地讓自己進步到可以這樣子做。所以要練習、練習、再練習。

#準備好因應「萬一」的狀況

無論發生什麼事,樂團一定要持續演奏。不管是弦斷了、突然驚覺自己走音、或是忘記歌詞;這些狀況是會發生的。不少樂團會練好一些預先安排好可以插入歌曲的橋段,當需要時就可以插進歌曲當中演奏。一定要記住沒有任何一個觀眾比你更瞭解你的歌曲——他們不會注意到吉他手的音準,但是一定會記得你的樂團突然間停下來慌慌張張地處理器材的窘境。不管狀況多糟,只要整個樂團的步調一致,觀眾是不會在意的。

#錄下你練團的過程

image006

科技是你的好朋友!過去沒有像現在這麼容易,可以輕易錄下並回顧你練團的過程。雖然可能沒有比聽你們自己練團練的零零落落更痛苦的事了,然而這一定會有些收穫的。有時候某首歌需要再加強,而有些時候大家就是還沒準備好。在練團的當下或許不容易聽出差別在哪,不過錄下來的東西是永遠不會說謊的。

#事後檢討

不管你剛剛的練團是有史以來最棒的慘到爆,很重要的是一定要花時間討論練團狀況。

在收器材時,問大家以下的問題:剛剛哪裡練的不錯?哪裡出錯?有什麼是我們應該改的嗎?對事不對人,但是一定、一定要誠實。

說總是比做容易,很重要的是記住保持你的冷靜並且避開那些言語的攻擊。常常會聽到這些老掉牙的話:「裝出好像你以前做過的樣子」,然而當你把每次練團都當成像是你下一場表演的彩排,上台表演就再也不會像是硬裝出來的樣子了。

文字整理:Steve老狗

資料來源:reverb.com/

前一篇文章淡水限定:漁人舞台,歌聲隨海風飄揚的夏夜音樂祭典!
下一篇文章音樂人瘋玩《Pokemon Go》!唱片公司也可捕獲神奇寶貝
我是個吉他手,而且是個對「Tone」很講究的吉他手。 「Tone」是音色,器材面代表樂手使用的器材所產生出來的音色,技巧面包含樂手對器材的知識,讓他/她可以用現有的器材,調出想要的「Tone」;樂手利用純熟的彈奏技巧,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音色。 「Tone」也是色調,居家裝潢,或是個人搭配,色調的調和與衝突都會創造出效果;「Tone」同時代表情緒,high tone時情緒昂揚,彷彿天底下沒有什麼事情是做不到的;情緒低落時,人會無精打采,情緒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我們應該多了解「Tone」,進而能控制它,而不是為它所左右。 「Tone On Tone」, 它原是一種同色調搭配的方式,但我想要傳達的是,在我有興趣與熟知的領域,透過知識、經驗、與心得的相互分享,提升我們控制或創造我們想要創造出效果的能力,讓我們與身邊的人都能總是情緒高昂,愉快的面對生活、控制生活、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