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主唱兼吉他手 Rita、貝斯手 Jill、鼓手 Jerry、吉他手 Sam 和 JK 組成的 Tofu Kingdom 豆腐王國,有種 chill 到不行的魅力,訪談開始不久氣氛就熱絡到像和朋友喝一杯的場合,什麼說起來都很輕鬆好笑。或許成員間直率開朗的氛圍,就是打破隔閡的重要因素,一如豆腐王國以 Dream pop、Shoegaze 為基底恣意生長的樂音,讓聽者輕鬆入耳、與之共振,只要你側耳傾聽,就擁有了通往豆腐王國的資格證。
用隨興的玩心,DIY 精神組出「獨樹一國」的樂團
豆腐王國最早由 Rita 和 Sam 草創,一路秉持率性作風,連團名也是因報名活動所需臨時起意,Rita 回憶:「忽然想起我們很閒的時候幻想過關於豆腐的世界觀,就開始亂塗鴉,畫了一些豆製品的樣子。」樂團社群帳號大頭貼的塗鴉名叫「豆仔」,是王國的首席外交官,由 Sam 花5秒畫完,Rita 負責塗色,如此簡簡單單,成了豆腐王國充滿特色的標誌。
若要用一個關鍵字形容「豆腐王國」,成員一致認為是「隨性」。你可能會好奇有多隨性?他們笑著舉例曾用 AI 排演出歌單,也算是呼應時代潮流。而作為第三位加入樂團的團員,貝斯手 Jill 印象深刻入團時 Rita 和 Sam 要她「只要開心地玩就可以」,那樣隨性所致的玩音樂,恐怕就是所有音樂人最快樂最理想的狀態了吧。
豆腐王國目前發行的創作數量還不算多,卻都代表扎扎實實的樂團成長史,比如他們最初是透過香港「搶耳音樂廠牌計劃 Ear Up Incubation」,在合輯發行作品〈Pensieve〉,因此認識同樣參與企劃的另一個樂團地球旅人,力邀當時在該團的 Jerry、JK 加入,使王國有了完整的組成。Rita 半開玩笑地說:「那時要演音樂節 Clockenflap,需要一些強勁的團員。也不是那麼強勁啦,就還可以啦,他們就是我們隨手可得,因為同個練團室嘛,就到現在了。」他們也特別 shout out to 搶耳音樂,「這是很重要的里程碑,那時我們只有兩首歌,如果沒有這個企劃,我和 Sam 沒辦法那麼快踏出這一步去表演。」
首張 EP《Souvenir》由 Rita 和 Sam 土法煉鋼式的製作完成,如同 EP 名稱,整張作品也成為創作過程的紀念品。Rita 特別拿出實體 CD 與限量100本的小書,裡頭有錄音、演出的照片,也繪有豆仔,還搭配歌詞呈現。「很多東西都是第一次嘗試,好像摸著石頭過河的感覺。比如錄吉他,跟平常練團直接聽音箱的聲音有點不同,可能有時候我現場聽可以,但在錄音室時太尖了,就要再調,一直在錄音過程找尋我們的聲音。」
三把吉他製造壯觀的音牆,跳脫框架造出新火花
在樂團早期曲目諸如〈Summer Ride (With No Brakes)〉、〈I’ve Got You Honey〉等,可以感受充滿夏日風情的復古質地,並多以英文創作;近年用廣東話寫就的三部曲〈石沉大海〉、〈石投大海〉、〈石浮大海〉,則能感受他們在海水的不同流速裡製造的夢境與音牆,為樂團作品帶來多元的面貌。「比起英文,廣東話填詞、唱的部分都更難。錄音時第一次感受了廣東話的挑戰。」
透過成員深入分享,我們得以翻到音樂的背面,看見那些激盪靈感的過程。作為創作主腦的 Rita 和 Sam 通常先有粗略成品,再與成員一同討論、延伸創作,如同三胞胎的〈石沉大海〉、〈石投大海〉、〈石浮大海〉本就同根生,源自一首未收錄在過往 EP 的曲目,在現任成員們加入後,決定拿出來重新製作。
首先完成〈石投大海〉後,又作出另一風格的〈石沉大海〉,最後再以〈石投大海〉為基底 remix 成電子版的〈石浮大海〉。三個版本各有千秋,也串成有反思意義的故事:「這在說一種在過去回憶裡沉淪的狀態,就像將石頭丟入大海,沉入一段時間後,領悟到不應在這個狀態裡太久,應該浮出水面,看大海以外的東西。」
在音樂創作裡,豆腐王國同樣不斷反思再精進,淬煉新的火花。因此就算成員私下聽的音樂不盡相同,都能在豆腐王國裡找到一點共鳴,例如 Rita 找私心喜歡的 Teenage Fanclub 歌曲作為參考,創作了正在錄製中的新歌;Jerry 偏愛 Deafheaven、DIIV 等風格特殊的樂團,借鑒鼓組的編排;Jill 崇尚日本樂團 GLAY 貝斯手 JIRO 充滿張力的風格;JK 和 Sam 都喜歡 New Order、The Smashing Pumpkins 等老團,啟發他們的吉他風格。
眾多音樂根源之中,他們不急於找出集合點,而是隨興分享、說玩就玩——他們也熱愛 cover 改編出自己的風格,例如近期就分享 The Sundays 名曲〈Here’s Where the Story Ends〉、Beyond〈早班火車〉,都是團員靈機一動,整隊火力支持。其中在〈Here’s Where the Story Ends〉的清新裡,豆腐王國注入他們標誌性的噪音風格,運用三把吉他製造多層次的聽感:「像是 Sam 負責以音牆營造氛圍,Rita 和 JK 則是 on top,加入一些我們想得到的 Riff。」
JK 加碼分享團內三位吉他手喜歡的器材也大異其趣,作為以瞪鞋為基底的團,以前他 pedal board 常弄到整整兩大盤,加起來20公斤,他現場搬起厚重的效果器盤,笑稱現在則盡量縮限,常用的破音還是有三顆;Rita 平常最少也會有8、9個,今年去日本演出,更是再次精選縮限,「BOSS 的 VE-500 是我一定會用的 Vocal pedal,因為我是主唱,歌曲沒和音就會用這個墊一些背景,讓我在歌曲逐漸力量上升時,聲音疊得厚些。」
吉他部分則有 Walrus Audio ACS1 能模擬音箱,還有能製造如同水中音色的 Walrus Audio Julianna、提升存在感的 JHS Pedals Whitey Tighty compressor 等。Sam 的最常用的則有 BOSS 的 DD-500、Strymon NightSky、EarthQuaker Devices Afterneath 等。
那我也想來顆🙋EarthQuaker Devices 效果器
貝斯手 Jill 笑稱自己東西最簡單,帶上 Fender 的 Precision Bass,再一顆 Darkglass Electronics Microtubes Infinity,演出就能方便調整聲音。鼓手 Jerry 則中意 TAMA Drums Starclassic 的聲音,喜歡重一點、有力量的鼓聲,去海外會帶 kick pedal(大鼓踏板)、ride (ride cymbal 疊音鈸),「就是 DW 5000 的 kick pedal,還有 Zildjian 的 K Dark Crush Ride,保留我的聲音。」團員熱情分享自己的器材軍火庫,樂在其中的玩心展露無遺。
今年豆腐王國舉行「豆在釜中泣—豆腐王國亞洲出征演出」,接連在日本、泰國、台灣巡演,著迷於日本 livehouse 專精不同樂風活動的規模性,印象深刻泰國音樂場地旁還有人在「滑水」的鬆弛感;對台灣樂迷團結而熱絡的文化則相當驚豔。尤其難忘近期來台擔任「臺北音樂不斷電」演出嘉賓,主辦的貼心,以及台灣樂團之間的友善交流,還從庸俗救星手裡收到「綠色乖乖」,大呼很喜歡。
對於「繼續擴張王國領土」,他們給出肯定的答案,希望能繼續跳脫框架、有更多海外演出機會,並透露近期釋出與台灣樂團 Holotropics 合作最新單曲〈Alive〉,也正是先前在日本演出時促成認識而有了合作契機。最後他們預告新專輯正在錄製中,有輕快的 Dream pop,也會有比較重的風格,以吉他為主建構擁有豆腐王國色彩的斑斕音樂。還在觀望子民們,不要猶豫了,現在就踏上豆腐王國的領土吧!
撰文:林子涵 Emerald
資料協力:Tofu Kingdom 豆腐王國、臺北音樂不斷電
🫧「Smells Like… Spirit」樂手巢雜誌 VOL.23 探索自己的靈魂氣味
https://lihi.cc/8eD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