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在占星學中象徵行動、慾望與生存本能,由Leto兄弟檔組成的30 Seconds to Mars,團名予人的第一印象類似《宇宙兄弟》,懷抱對太空科學的浪漫憧憬,其實樂團的理念相當實驗性,勇於袒露自我懷疑,並嘗試揭露人性的各種脆弱。即使Jared Leto已經是好萊塢巨星了,他仍然希望保持樂團的純粹,從首發專輯的視覺設計,就能看出瘋狂小丑的熊熊企圖心。
▲美國搖滾樂團Thirty Seconds to Mars(三十秒上火星)1998年在洛杉磯由兄弟檔Jared Leto(主唱、吉他、貝斯、鍵盤)、Shannon Leto(鼓、打擊樂)創團,團員陣容幾經變換。
2002年8月Thirty Seconds to Mars發行首張同名專輯,共發行《Capricorn (A Brand New Name)》與《Edge of the Earth》兩支單曲。創作主腦Jared Leto為這張概念專輯寫下哲學概念歌詞,用個人化、脫俗的口吻探討掙扎與自決,旋律偏向實驗性,融合了前衛搖滾、新浪潮、太空搖滾和電子樂元素,被樂評拿來與Pink Floyd、Tool、Brian Eno等樂團/音樂人的作品比較。
▲2002年30 Seconds to Mars發行首張同名專輯,封面由鼓手Shannon Leto拍攝、Ken Schles設計。
《30 Seconds to Mars》專輯封面照由Jared Leto的鼓手哥哥Shannon Leto拍攝,再交由Ken Schles設計完成。畫面以肅穆的青少年正面照為主視覺,他的外套臂上繡有樂團的精神指標——神鳥鳳凰,鳳凰在希臘神話中象徵重生與復興,根據埃及神話,鳳凰可在沙漠存活500年之久,之後浴火自灰燼中重生。
樂團將鳳凰命名為「Mithra」,並搭配拉丁文字串「Provehito in Altum」,可翻譯成三種意義:「邁向更高處」、「發射到更高處」、「發射到深處」,更寫意的英文翻譯是「Rocket in(to) High(ness)」(發射火箭到高處)。
▲30 Seconds to Mars的「Mithra」鳳凰標誌,圖為官方發行的刺繡燙貼。
在鳳凰身軀還有四個神秘符號,30 Seconds to Mars尚未公告官方說法,只說代表樂團的四種元素,樂迷們主要發展出兩派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代表樂團名字,左上角的符號代表兩個交織的3,象徵30;右上角符號貌似逆時鐘旋轉,就像倒數一樣,象徵秒數;右下角的符號像翻肚子的3,看中間的縫隙類似羅馬數字II,以同音的two象徵to;左下角的符號以兩個衛星Phobos和Deimos象徵火星。
第二種說法認為象徵四個類地行星,左上角代表以兩個交織的“M”代表水星(Mercury);第二個看似逆轉的符號象徵金星,因為金星與所有類地行星的旋轉方向相反;右下貌似羅馬數字III的符號代表地球,因為地球是距離太陽最近的第三顆行星;左下角符號推理方式同第一種說法,以兩個衛星Phobos和Deimos象徵火星。
▲《30 Seconds to Mars》專輯碟片是樂團的鳳凰logo。
不過這個鳳凰Logo到了2009年發行《This Is War》時,被換成簡約的三角形Logo「Triad」,在三角形中加一條橫線,意指「三的團體」(group of three)。
那麼封面和封底的男孩又是誰呢?
有些人猜是團員小時候的照片,絕大多數猜是Jared,其實這不太可能,因為男孩的袖子上有樂團的鳳凰logo,看起來也不像後製效果;或有人謠傳這是個無家可歸的小孩,是Jared從大街上選中的;其他說法還包括從模特兒公司選的孩子、是歌迷或歌迷的小孩。再看看衣服上的兩支大迴紋針,顯然是經典龐克元素,而封底的男孩造型有愛德華剪刀手的既視感,背部的白底紅色向上大箭頭也有「發射」、「升空」等聯想。因為官方沒有發布說法,正解只能繼續期待未來某天會揭曉。
▲《30 Seconds to Mars》專輯封底。
如同許多經典唱片封面,第一版封面總是容易因為突發事故而夭折,30 Seconds to Mars也沒逃過這個魔咒,火星男孩照的確不是最初設定的專輯封面,原本規劃的視覺是「從一架爆炸的戰鬥機彈射出一名飛行員」,讓我們回到驚心動魄的2001年9月11日,當天可是發生震驚全球的911襲擊事件啊!想當然這張敏感到爆炸的封面不幸地變成禁忌。30 Seconds to Mars被唱片通知,所有發印中的相關視覺全數暫停並銷毀,其中包括一萬張海報,樂團也同意在此非常時機不宜發布這樣的視覺,於是2002年7月又推出第二版封面。
看完這篇是不是有被騙的感覺?樂團沒解釋鳳凰Logo意義、火星男孩也不知道是誰,第一版封面還沒圖沒真相,但也正是這樣故意吊人胃口、謎一般的挑釁,以及愛好神祕符號的特質,讓Jared成功勝任蝙蝠俠中歇斯底里的小丑。也許對樂團來說,重要的不是真相,而是神話。
撰文:蔡舒湉
來源:subjectivesounds、fandom、answers、thefact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