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原聲帶:Simon & Garfunkel 以寂靜之聲,道出人心疏離與對未來的迷惘

0
9
圖片來源:Embassy Pictures Corporation

每個人心目中的愛片清單或許各有不同,但能經得起時間考驗、影響後世創作者並不斷被致敬的經典,必定有其過人之處和觸動人心的核心議題。

1967年的美國獨立電影《畢業生》(The Graduate),以大學剛畢業的 Benjamin(達斯汀霍夫曼 Dustin Hoffman 飾)為主角,他在某次家庭聚會上受父母朋友 Mrs. Robinson(安妮班克勞馥 Anne Bancroft 飾) 誘惑,兩人進而展開一段祕密的不倫關係。後來 Benjamin 愛上了 Mrs. Robinson 的女兒 Elaine(Katharine Ross 飾),當 Elaine 得知 Benjamin 與自己母親的關係時,悲憤欲絕,最後在父母的安排下準備與同學 Carl 步入禮堂。婚禮現場,Benjamin 衝進教堂阻止儀式進行,並在一片混亂中帶走 Elaine,兩人攜手搭上巴士駛向遠方,不過臉上的喜悅沒有維持太久,隨之而來的是對未來與現實的迷茫⋯⋯

圖片來源:The Graduate Facebook

「This is Benjamin. He’s a little worried about his future.」(這是 Benjamin,他對他的未來有些擔憂。)電影宣傳海報上,如此直截了當地寫道,喚起觀眾對不可預測之未來所感受到的擔憂和迷惘,生動刻畫世代間的價值觀衝突,以及人在背棄體制約束後無所適從的困境。

許多人在還未看過《畢業生》之前,或許是先從其他影視作品裡認識這部經典。《戀夏500日》裡,男主角 Tom 因從小對《畢業生》的「誤讀」,深信人生只有遇見「The One」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在他帶著心中認定的真命天女 Summer 去戲院重溫《畢業生》時,結局一幕卻讓 Summer 潸然淚下,走出影院後仍久久不能自已。兩人對這部電影大相徑庭的解讀,暗示了感情觀的分歧,最終導致戀情無疾而終。

圖片來源:Metro-Goldwyn-Mayer Studios Inc.

延伸閱讀:《戀夏500日》原聲帶:用 The Smiths 作開端,感受一段完整的戀愛週期

其他如1993年的電影《反斗智多星2》(Wayne’s World 2)、美國經典動畫影集《辛普森家庭》、《蓋酷家庭》等,皆有致敬《畢業生》的片段。1996年美國國家影片保護委員會將其納入保存對象,並被列入 AFI 百年百大電影清單。


▲ 《反斗智多星2》向《畢業生》致敬片段比較。

除了引人入勝的劇情和發人深省的結局之外,原聲帶也是奠定《畢業生》影史地位功不可沒的一員。專輯中主要收錄美國民謠詩人二重唱 Simon & Garfunkel 和作曲家 Dave Grusin 的作品,藉由音樂加深傳遞電影的情緒和氛圍,兩者相輔相成,成果大受好評,歌曲不僅榮獲葛萊美獎肯定,也讓 Simon & Garfunkel 躍升成為最知名的搖滾雙人組之一,深深影響了流行音樂文化和當代許多創作者。

圖片來源:Simon & Garfunkel Facebook

開場曲〈The Sound of Silence〉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歌曲,甚至有不少觀眾是因為這首歌才認識《畢業生》。歌曲的旋律和架構簡單,單看歌詞是一首格律工整而富含意象的詩,場景的描述與情境的鋪陳讓人不知不覺循著歌者吟唱的「寂靜之聲」一同步入暗夜。詞曲作者 Paul Simon 談到這首歌描寫的是當代社會人心疏離,人們交談著卻無人真心傾聽。話語如雨墜落,迴盪在闃寂的井裡,一到霓虹光束閃現照映芸芸眾生,每個人都在各自的黑暗和沉默中尋求心靈庇護。

儘管歌曲推出的時間比電影早了三年,兩者蘊含的情緒和深沉的叩問卻不謀而合。〈The Sound of Silence〉在電影結束之際再度響起,配上那顆導演 Mike Nichols 沒有喊卡的鏡頭,黃澄澄的公車駛向未知的遠方,最終消失在道路的盡頭,造就了永遠的影史經典。

插曲〈Mrs. Robinson〉在電影中的表現同樣出色,當年還打敗了 The Beatles 的〈Hey Jude〉奪下葛萊美獎年度製作大獎。歌曲的原名是〈Mrs. Roosevelt〉,原為 Paul Simon 的半成品創作,在〈Punky’s Dilemma〉和〈Overs〉皆被導演 Mike Nichols 打槍後,才端出這首未完成的作品。演唱時因為歌詞還沒填完,於是以「dee de dee dee de dee dee dee」替代,沒想到深受 Mike Nichols 喜愛,後來才成為大家所熟悉的〈Mrs. Robinson〉。

關於這首歌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完整版的歌詞裡寫到一句:「Where have you gone, Joe DiMaggio?」,而這裡的 Joe DiMaggio 指的正是洋基隊的明星中外野手 Joe DiMaggio,他同時也是「性感女神」瑪麗蓮夢露的前夫。其實,Paul Simon 是另一位球星 Mickey Mantle 的粉絲,不過填詞為了音節考量才選用 Joe DiMaggio。

某次 Paul Simon 與 Joe DiMaggio 在餐廳巧遇討論起這首歌的歌詞,Joe DiMaggio 還十分不解甚至略感憤怒地詢問,為什麼要在歌詞裡問自己去了哪裡?Paul Simon 解釋自己是將他視為「美國英雄」的象徵,「去哪裡」並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如今真正的英雄相當稀有之意,這才被 Joe DiMaggio 接受。

另一首原聲帶中的經典曲目〈Scarborough Fair/Canticle〉,收錄在1966年的專輯《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歌曲由兩個部分組成。〈Scarborough Fair〉原為英國傳統民謠,歌詞為敘事者請聽者轉告一位舊情人,如果她能完成一系列幾乎不可能的任務(例如:在沒有針線的情況下縫一件襯衫,或是在海水與沙灘之間找一畝田),他才會再次接受她的愛情,象徵著兩人的感情已然逝去。〈Scarborough Fair〉後來出現了許多不同的版本,Paul Simon 則是在1965年於倫敦向音樂人 Martin Carthy 學到了這首歌。而〈Canticle〉為 Simon & Garfunkel 自己的創作,歌詞改編自他們1963年的反戰作品〈The Side of a Hill〉。兩首主題迥異的歌曲融合交疊,形成了外表看似唯美浪漫、實則絕望殘酷的〈Scarborough Fair/Canticle〉。

至於歌詞裡提到的四種植物:香芹(parsley)、鼠尾草(sage)、迷迭香(rosemary)、百里香(thyme),自古以來有許多不同版本的解讀。有人認為它們各自代表著舒適與巫術、力量與長壽、勇氣、愛與回憶;也有人認為歌曲中的主角或許早已死亡,因為這四種草本植物在過去曾與「死亡」有緊密連結,其中更有書籍記錄,古希臘時代的醫師希波克拉底曾提及,香芹具有墮胎等相關功效;也有說法提到這些植物在中世紀是女巫製作迷情藥水的主要材料,不過正確的解釋為何已不可考。在電影裡,這首歌作為關鍵的音樂線索,反覆出現於 Benjamin 試圖追回 Elaine 芳心的場景

至於歌詞裡提到的四種植物:香芹(parsley)、鼠尾草(sage)、迷迭香(rosemary)、百里香(thyme),自古以來有許多不同版本的解讀。有人認為它們各自代表著舒適與巫術、力量與長壽、勇氣、愛與回憶;也有人認為歌曲中的主角或許早已死亡,因為這四種草本植物在與「死亡」有連結,其中更有書籍記錄,古希臘時代的醫師希波克拉底曾提及香芹可具有墮胎等相關功效;也有說法提到這些植物在中世紀是女巫製作迷情藥水的主要材料,正確的解釋為何已不可考。在電影裡,這首歌作為關鍵的音樂線索,反覆出現於 Benjamin 試圖追回 Elaine 芳心的場景。

許多人認為《畢業生》之所以偉大而不朽,在於不同年紀和不同人生階段重溫此片,都會有不一樣的觀影體驗和感觸。年紀輕時更傾向於共感 Benjamin 的徬徨與迷惘,看著他鍥而不捨地追求 Elaine、勇於打破大人們所建構的框架與束縛,心中不免慷慨激昂;隨著年齡增長,觀影後更多的反思或許是存在主義式的自我檢視,衝撞體制然後呢?我們真的擺脫社會的價值觀和期望去追尋自我了嗎?還是只是又落入另一個現實的圈套?

《畢業生》只提問而不回答,卻足以連結每個人自身的生命經驗,讓電影的結局更耐人尋味。

圖片來源:Embassy Pictures Corporation

撰文:葉辰欣
資料來源:Ultimate Classic RockAmerican SongwriterWikipedia-The GraduateWikipedia-The Graduate (soundtrack)Wikipedia-Simon & GarfunkelWikipedia-Dave GrusinWikipedia-Mrs. RobinsonWikipedia-The Sound of SilenceWikipedia-Scarborough FairWikipedia-ApiolSiriusXMFar Out MagazineThe Story Museum

🫧「Smells Like… Spirit」樂手巢雜誌 VOL.23 探索自己的靈魂氣味
https://lihi.cc/8eDWP

葛萊美提名歌手 Stephen Bishop 將退稿信裱框收藏:「還好我堅持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