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室內樂音樂會,上半場是匈牙利作曲家多赫南尼的〈第一號鋼琴五重奏〉,四位弦樂家與鋼琴家攜手,展現出對古典音樂深厚的感觸與細膩的詮釋;下半場開始,原本正襟危坐的氛圍瞬間消失,團員們脫下全黑的正式表演服,換上他們認為最能體現「搖滾精神」的服裝,從 Led Zeppelin(齊柏林飛船)到 Coldplay(酷玩樂團),以室內樂編制重新詮釋搖滾經典曲目,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古典、搖滾融合的聲音革新,他們正是舉辦「叛逆搖滾學院」的 ABO Fusion。
▲ 由左至右分別為:小提琴手吳尚武、中提琴手林庭琬、大提琴手張道文及小提琴手王茂榛。
解碼 ABO:讓所有人都產生共鳴的弦樂四重奏
「ABO 象徵不同的血型,代表所有的人。」ABO Fusion 希望透過音樂,讓每個不同血型、背景的聽眾都能產生共鳴,同時也期待以弦樂四重奏的編制,在音樂風格上做出更多元的嘗試。
樂團誕生於疫情期間,當時大提琴手張道文因多出許多空閒時間,找了時常一起接演唱會及錄音案的小提琴手王茂榛,嘗試更多跨界的音樂火花。最初以「ABO 似弦樂團」之名演出,隨後為了追求更多元的嘗試,找來擁有深厚古典功力的小提琴手吳尚武,以及中提琴手林庭琬,組成 ABO Fusion 現今的陣容。
他們的首場演出「琴・流感」,就改編演奏了 Official髭男dism〈Mixed Nuts〉及 YOASOBI〈Idol〉等流行曲目,而這次「叛逆搖滾學院」,進一步挑戰了一系列搖滾歌曲的改編。「當初改編這些曲子,其實只是為了接商演用。」小提琴手王茂榛笑說:「但我會想知道觀眾真正想聽什麼,並為他們客製化這些歌曲。」這份讓觀眾產生共鳴的真誠初衷,正是 ABO Fusion 最大的動力。
「討厭更要研究!」還把浪漫情歌改成偷情主題曲
「叛逆搖滾學院」以英搖為主題,但誰能想到當初會舉辦這場活動,竟是因為團員超討厭 The Beatles(披頭四)!
「毫無美感」是王茂榛對搖滾傳奇 The Beatles 的第一印象:「非常清新、只剩旋律線,沒有豐富的結構,編成弦樂四重奏會非常無聊。」既然討厭,那就好好研究它!要將自己「無感」的搖滾樂改編成弦樂四重奏,讓充滿研究精神的王茂榛充滿了幹勁。他開始鑽研相關資料,並向各領域專家請益,而這種融合多元、跨界探尋的過程,正好也是團名中「Fusion」精神的重要體現。張道文笑說:「我們現在的演出主題都具有系列性,剛好可以滿足茂榛對歷史脈絡的研究慾望。」
延伸閱讀:有誰能跟搖滾天花板 The Beatles、Led Zeppelin 相提並論?Jack Black 說:Nirvana
更熱血的是,王茂榛甚至捨棄了演出當日舒服搭高鐵南下的選項,決定提前一天直接夜衝高雄,並在通勤過程中做了功課:「平常開車的時候不聽音樂,但我喜歡研究東西,當天就聽了樂手巢的經典樂團通識課,聽到了不少關於 Oasis 和 Blur 的趣聞。」
▲ 面對大家對於自己「討厭披頭四」的驚嘆,王茂榛也馬上補血,他認為 The Beatles 後期的作品開創性高、充滿藝術氣息,是許多音樂系學生熱愛的作品。
「叛逆搖滾學院」不只演奏 The Beatles 的作品,ABO Fusion 在這場演出的選曲還包含:Blur〈Song 2〉、Oasis〈Champagne Supernova〉等,此外,他們更將 The Police(警察合唱團)的名曲〈Every Breath You Take〉改編成「偷情版」,為原本的浪漫氛圍添上一抹危險與禁忌的緊張氣息。原本大家對這首歌的印象,多是婚禮上溫馨浪漫的氛圍,但在弦樂四重奏的詮釋下,原有的甜蜜被抽離,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偷偷摸摸,甚至略帶不安的曖昧情緒。「大家對這首歌的反應好像還好,可能我們的觀眾都太正派了吧⋯⋯」團員們笑說。
改編要夠難,才能建立「技術壁壘」
用弦樂四重奏詮釋搖滾樂,聽起來是什麼感覺?ABO Fusion 坦言,在聲響表現上確實會遇到不少限制,畢竟兩種音樂類型的核心原本就截然不同:搖滾依靠吉他的 Power Chords 的厚重和聲,而弦樂則強調旋律線條與層次感。不過,因為搖滾樂的結構相對單純,反而讓 ABO Fusion 能在音樂性上擁有更多引導與發揮的空間。張道文分享:「演出回饋中,原本以為大家會喜歡〈Every Breath You Take〉,但大家反而更傾心於音樂性張力極強的〈Bohemian Rhapsody〉與〈Stairway To Heaven〉。」
延伸閱讀:Queen 自傳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解密5大必看焦點!
除了將搖滾樂轉化為弦樂四重奏的挑戰外,ABO Fusion 也分享,「叛逆搖滾學院」中的每首曲目在不同的聲部上皆有困難之處。例如,Queen〈Under Pressure〉必須由中提琴手林庭琬開啟整首歌,「如果一開始速度不對,整首歌就會不對了。」庭琬解釋道:「尤其是以 Pizzicato(撥奏)方式演奏時,要保持平均,難度更高。」至於為什麼要改編得這麼難?王茂榛笑著說:「改編得太簡單,那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辦法拉?我們要先把『技術壁壘』固定下來。」
ABO Fusion 在討論編曲時會先歷經一段天馬行空的過程,接著以邊演奏、邊調整譜面的方式,建構出樂曲完整的架構。吳尚武表示:「編曲完後,我們會先過一次所有的譜,討論哪些部分在技術上不可行,哪些部分有更好的做法。」張道文補充:「當所有演奏內容確定後,我們就會開始鑽研音樂性,探討搖滾樂要怎麼呈現。還有,我們也得放下過去在弦樂四重奏中對音準、細膩平衡與絕對一致性的堅持。改以節奏驅動、爆發能量與舞台存在感作為衡量標準。」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弦樂四重奏也能演八點檔、黑道!?
其實,ABO Fusion 的團員們早已見過許多大場面。王茂榛透露,團員常任張惠妹、S.H.E、林宥嘉、萬芳等各大華語樂壇重量級歌手的演唱會樂手,也會一起接錄音的案子。不過對 ABO Fusion 來說,雖然沒有大型演唱會的燈光效果和萬人觀眾,但能「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並且自行設計如何與觀眾互動,才是他們真正想做的事。
▲ ABO Fusion「我們旋轉跳躍」親子音樂會,結合了舞蹈與戲劇。
具備豐富的演出經驗的 ABO Fusion 不斷思考,如何將大型演唱會的點子以低成本形式轉換到自己的演出中。吳尚武期待地說:「現階段以不插電的形式演出其實比較困難,但若未來演出規模更大,插電的形式會排除掉許多技術上無法達到的限制。」此外,林庭琬更親自擔綱「叛逆搖滾學院」高雄場的燈光設計,讓演出層次提升到另一個檔次。
秉持團名中「Fusion」的精神,道文表示若未來有機會,相當期待與任何歌手、樂團等各領域的藝術家合作。他們曾在演出 YOASOBI〈Idol〉時,與劇場界的音樂家合作,融合戲劇與舞蹈,實現「邊拉邊跳」的演出形式。茂榛也提出了許多可能的主題,如:八點檔、港劇、日劇、消防、心理衛生、抖音歌等,皆可能成為 ABO Fusion 演出中的元素。ABO Fusion 也預告,接下來將於台北大稻埕、行天宮圖書館和南投大衛營露營區演出,更計劃於明年下半年推出「黑道」主題的音樂會。
那股想讓音樂被更多人共鳴、勇於嘗試不同領域的動力,以及「叛逆」的研究精神,讓 ABO Fusion 不受限於曲風或演出形式,持續在舞台上迸發出不同的火花。正如茂榛所說:「玩自己的東西比較好玩嘛!」這份單純的嚮往,或許正是所有人玩音樂最珍貴的初衷。
【樂手圖鑑】ABO Fusion 篇:弦樂家平常都聽什麼?
- 大提琴手張道文
「如果我當下很迷這個東西,我就會一直聽。學生時期論文寫卡門,那陣子整首歌劇大概至少聽了一百次。我也曾經非常迷 Tango 探戈音樂,聽遍了 Piazzolla 的各種專輯。最近喜歡 Chill Jazz 或是爵士情歌,Ella Fitzgerald 非常好聽。」
- 中提琴手林庭琬
「不太聽古典樂,只有要教課的時候會聽一下。平常聽滿多台灣獨立樂團、老歌,最近喜歡椅子樂團、溫蒂漫步。」
- 小提琴手吳尚武
「從流行、爵士、動漫歌到民族音樂,甚至是佛教音樂,什麼音樂我都會聽,讓演算法一直推播各種類型的音樂給我。」
- 小提琴手王茂榛
「不喜歡披頭四,Blur 的〈Song 2〉不知道是什麼!?最討厭的就是 Oasis。不過每次從蘆洲騎重機到北投,我都會聽 J-pop,很熱血!聽的時候像閃電在噴!」
撰文:邱奕達 Pita
攝影:Jessie
圖片來源:ABO Fusion
🫧「Smells Like… Spirit」樂手巢雜誌 VOL.23 探索自己的靈魂氣味
https://lihi.cc/8eD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