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講座紀錄】怎麼做音樂?創作者新手入門:Go Chic-DJ Sonia

0
1164
Photo via

延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開設的《流行音樂產業概論》(Introduction to Popular Music Industry)課程,本學期課程由電子音樂為題,邀集電音業界資深DJ、專業製作人擔任講師,從電音史到硬體(合成器)介紹及教學,同時引導學生製作電子音樂、學習編曲要領,並進行成果發表。

本次由財團法人台北市荻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邀請講師Go Chic-DJ Sonia分享音樂創作的心路歷程。(以下為講座內容)

做音樂這件事情不可能是一個學期的課程結束後就能學成;做音樂永遠都有各種技巧、創作方式可以學習;做音樂不要把自己侷限在框架裡,不要認為自己不夠懂所以不敢去嘗試創作。以前在Go Chic時,我去了很多地方巡迴,在國外認識了許多做音樂的朋友,其實他們在創作的時候就是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情或是覺得好玩的事情,有些時候「亂做」反而會蹦出不同驚喜。

去年我開始跟一些嘻哈歌手合作,從他們身上學習到不一樣的事情,當你想成為一位藝術家或站在舞台上的表演者就是不能害羞!

我們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創作上有時會想要和這塊土地作連結,但不用一開始就限定要創作國語歌或台語歌才是愛土地的方式,我們隨時都可以把這想法放在心中,總是會有什麼契機能做出有特色的作品。我不喜歡侷限於特定曲風,當然創作初期可能容易用「標籤」找尋或獲取特定曲風的知識,但身為一位創作者,不要給自己貼上標籤,侷限了自己的無限可能

我會舉辦一些DJ派對,像是UnderU x Korner、Beatmakers Taipei,都歡迎大家來參加。Beatmakers是從去年(2015)開始舉辦,是每個月一次的免費活動,對象是給有在做音樂的人或是想做音樂,卻不知道該怎麼下手的人,也歡迎喜歡聽新音樂的人,一起和愛音樂的人分享你的作品。Beatmakers還有另一個計畫是由許多人集結參與創作,叫做Beat Cypher,每個beatmakers用指定的取樣做30-60秒的beat,再把他們連結成一個beat tape。

創作的心理狀態

「創作」其實是不用別人告訴你該怎麼做,大家應該要自由發揮,才不會被框架住,只是當沒有一套學習系統可以依循,入門時就會比較困難,必須自己整理出一套學習模式去摸索,所以許多人在入門階段覺得很挫折,也沒有同學可以一起交流討論,學習路程上孤單,成長速度也會變慢。所以要如何自學?首先就是要聽音樂,認真聽一首歌,思考它給你的感覺,試著分析歌曲的音色、情感、橋段安排等,有助於自己創作時的思考。

Photo pixabay

再來就是「模仿練習」,模仿可以讓人進步很快,拿一首歌練習做出相同音樂,但也要注意別因為模仿而阻礙了自己創作的構想,模仿只是練習,熟練後就要懂得突破,做出自己的特色。「善用網路資源」也是讓自己創作進步的方式,試著利用不同的網路平台多分享自己的作品,感受大家給的回應,並多提出問題來吸取別人的知識與經驗。大家可能覺得「音感和樂理」是音樂創作的必要條件,其實不然,若會樂理是可加分,但也利用不同技巧或工具來做出音樂。

創作可以「從生活中找靈感」,平常可以利用sampling紀錄聲音,並建立屬於自己的音源庫或資料庫,並找一段有趣的素材當發想點,像是某個故事、畫面、情緒、音色或旋律等等,就開始創作囉!


資料來源:荻生文化藝術基金會

文字整理:荻生文化藝術基金會、樂手巢編輯部

想要最即時的音樂資訊嗎?快來加入樂手巢LINE@生活圈

延伸閱讀:電音軟體基本入門:〈棋盤上的空格〉盧律銘Lu Lu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