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答案至少三種,Rush 解讀不完的《Moving Pictures》

0
2590

創作《Moving Pictures》期間,加拿大樂團Rush 待在美加搖滾音樂人Ronnie Hawkins 的農場閉關。當時吉他手Alex Lifeson 迷上製作飛機模型和玩遙控飛機,還曾經把一台模型飛機墜毀在卡車上爆炸過。遙控飛機有大男孩的莽撞,也有點像他們的前衛搖滾,無論長途或短程運行,總是懷抱熱情和想像力駛進各種時代語境,這種保留「出錯」的遊戲本質也都說進唱片封面裡了。

▲加拿大搖滾樂團Rush 1968 年在多倫多創立,由Geddy Lee(貝斯、主唱、鍵盤)、Alex Lifeson(吉他)、Neil Peart(鼓、打擊、作詞)組成,作品編曲繁複,歌詞主題偏重科幻與哲學。曲風最初是受藍調啟發的硬搖滾,之後轉為使用大量合成器的前衛搖滾,90年代起音色改由吉他主導。1994年進駐加拿大音樂名人堂(Canadian Music Hall of Fame),2013年進駐搖滾名人堂。

1981年Rush發行第8張錄音室專輯《Moving Pictures》,為了提升廣播電台的播放效果,寫歌時特別考量對廣播較友善的格式,比起從前作品,歌曲結構更緊湊、長度也較短。這些規劃都收穫實質效應,不僅創造銷售佳績,器樂曲〈YYZ〉也入圍葛萊美獎最佳搖滾樂曲演出,該曲名稱以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Toronto Pearson International Airport)的識別代碼命名。

《Moving Pictures》封面由Hugh Syme 操刀,還借來他的親友、鄰居,甚至理髮師的父母一起入鏡,提案時他估計這個作品的製作成本為9,500美元(約27萬台幣)。封面上共有5名穿著紅色連身工作服的人正在合作搬畫,周圍的民眾看到畫中的意境動容落淚,而封底則是影片拍攝團隊的工作畫面。這些刻意安排的劇情都是相互連結的機關,透過視覺玩味「Moving Pictures」的三重意涵,包含:移動畫、被畫感動、電影等。

▲Rush 1981年專輯《Moving Pictures》由Hugh Syme 設計公司操刀。

封面拍攝場景在Rush 的家鄉多倫多,位於皇后公園的安大略省立法大樓正門口。被搬運的畫作最裡頭是Rush 的「星人」(Starman)標誌(背對的赤裸男子舉起雙手遮擋五角星的光芒),這個Logo 過去曾用在1976年專輯《2112》封底;另一幅是美國藝術家Cassius Marcellus Coolidge 20世紀初完成的《狗玩撲克》(Dogs Playing Poker)系列油畫之一《患難之交》( A Friend in Need);畫面最大的則是回望十字架的聖女貞德,她被捆綁在木樁上活活燒死。

那搬畫工作人員都是些什麼樣的人呢?最左邊的Bobby King 是Syme 設計團隊成員,曾協助完成Rush 的《A Farewell to Kings》、《Hemispheres》和《Archives》等專輯設計,他也是星人Logo的原型,和《Hemispheres》封面上的戴帽男子。捧星人畫作的則是多倫多樂團Crowbar 主唱Kelly Jay,1973年曾跟Rush 一起演出。至於在畫作中扮演聖女貞德的人則是攝影師Deborah Sammuels,她的親戚在封面右側的民眾群裡。

▲Rush 樂團的「星人」標誌。

封底影像顯示電影拍攝團隊的工作狀態,事實上他們真的原本就在拍片,後來才決定拿這張影像作為唱片視覺。這個事實在幾年後變成Rush 演唱會上的驚喜,舞台上先是秀出一張靜止的圖像,再突然動起來變成電影的連續鏡頭。

Rush 在〈Vital Signs〉中唱道:「關於功能和形式/每個人都需要從規範中提升/每個人都百感交集」,也都難免偏離基準點,而例證就擺在《Moving Pictures》專輯視覺。影像的詮釋同語言的解讀,也同音樂如何被感受,還有什麼能比難以預料的主觀更有趣呢?

撰文:蔡舒湉

來源:cygnus-x1SPINudiscovermusicmacleans.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