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Bowie涉略領域橫跨音樂,時尚,戲劇和藝術世界五十年,總是為歌迷帶來最新穎而豐富的歌曲。曲風涉足華麗搖滾,藝術搖滾,靈魂,舞曲、龐克和電子,職業生涯中屢創代表作。
▲大衛鮑伊在1973年Aladdin Sane巡迴演唱會穿上山本寬齋設計的連身衣服。
紅白閃電妝容、奇裝異服,印象中的他一身華麗。David Bowie與披頭四、皇后合唱團並列為英國20世紀最重要的搖滾明星,同時也是藝術家、詞曲創作者、演員和製作人,不僅僅音樂上的地位極其重要,David Bowie在藝術、時尚圈也頗富盛譽。
David Bowie的藏家眼光
David Bowie 藝術收藏眾多,辭世後這些珍貴收藏由蘇富比拍賣, 拍賣會『Bowie /Collector』於2016年三次舉行,總共約四百件藝術品,價值超過千萬英鎊(約新台幣4億),同時也展開巡迴展出,讓歌迷們和大眾有機會看見Bowie 作為藝術藏家的獨到眼光。包括英國雕塑家Henry Moore 以及當代標本藝術家達米恩(Damien Hirst)以昆蟲標本拼湊的萬花筒畫作,還有Jean-Michel Basquiat的《Air Power》等大作、享譽全球。
▲ 1974年〈Diamond Dogs〉巡迴演唱會舞台設計的建築靈感德國藝術家 George Grosz 。
David Bowie對於藝術的喜好在音樂上也表露無遺:1969〈Unwashed and Somewhat Slightly Dazed〉在歌詞中提及法國藝術家 Georges Braque;〈Joe the Lion〉則向表演藝術家 Chris Burden 致敬;1974年〈Diamond Dogs〉巡迴演唱會舞台部分靈感是來自德國藝術家 George Grosz。
▲Jean-Michel Basquiat《Air Power》。
更奇幻的是,David Bowie 曾在1996年Jean-Michel Basquiat 傳記電影《Basquiat》中飾演大名鼎鼎的藝術家 Andy Warhol,這契機其來有自,David Bowie過去就有一幅藝術收藏是美國藝術家Jean-Michel Basquiat知名的《Air Power》。David Bowie 曾這樣形容Jean-Michel Basquiat:「我感覺得到他的畫筆觸碰畫布的那一刻,每一次揮灑都快速燃燒──想像力就像剛被潑灑在畫布上時那樣溶化。」Jean-Michel Basquiat從在紐約地鐵上噴漆塗鴉的年輕藝術家,搖身轉向名畫廊Annina Nosei’s Gallery展出,對Andy Warhol更是亦師亦友。
▲David Bowie在傳記電影《Basquiat》中飾演 Andy Warhol。
▲David Bowie收藏的《Air Power》早在拍攝藝術家傳記電影《Basquiat》前就已經購入。
時尚多變,回顧Ziggy Stardust如何成形
而鮑伊的造型百變、雌雄同體,或許該歸功於造型設計師為他打造出來的「搖滾變色龍」形象。1972年大衛鮑伊發行《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專輯,當時造型與日本造型師高橋靖子合作,正巧山本寬齋(Kansai Yamamoto)結束倫敦第一場時尚秀,高橋靖子因緣際會買下所有山本寬齋在倫敦展出的衣服。Ziggy Stardust便成為那結合日本歌舞伎風格、搖滾與戲劇,華麗浮誇又雌雄同體的強烈視覺象徵,伴隨鮑伊那可男可女的形象、奇異卻獨特的瘦削身形而自成一格。
▲1973年專輯《Aladdin Sane》穿著的彩色緊身針織連身衣為山本寬齋作品。
山本寬齋曾述:「某種化學作用發生了,我設計的衣服成為David Bowie的一部分,他的歌,他的音樂。它們成為他傳遞給世界的訊息之一部分。」而至2013年,英國倫敦當代藝術指標V&A博物館還與Gucci合作推出David Bowie的生涯回顧展覽,展覽中就包含那些奇裝異服。
BBC過去曾作《Five Years》系列的紀錄片多部,紀錄著大衛鮑伊此生重要的時刻,明年適逢他逝世5週年,5年後的今日,紀念電影《Stardust》(中文:搖滾變色龍:大衛鮑伊)將於台灣上映,這部片則是著重1971年尚未成名的他,當年只有24歲,信心滿滿踏上美國領土卻一路碰撞的關鍵歲月。電影英文片名的「Stardust」關乎一段故事:他最親近的哥哥因憂鬱症纏身多年,使他一度陷入苦思,並在音樂表演中尋求自我,最終創造了他最知名也是最初的「舞台人格」:Ziggy Stardust,且看鮑伊如何展現自我,又是怎樣的境遇造就David Bowie這奇幻的一生。
《搖滾變色龍:大衛鮑伊》將於12月4日全台上映,由台北双喜電影發行。
文字整理:Nana/樂手巢編輯部
資料來源:ysolife.com、artnet、sothebys、HollywoodReporter、the c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