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音效設計,就不能不提到賦予 【星際大戰】聲音的傳奇音效設計師Ben Burtt,他的作品開啟了全新的聲音宇宙,也徹底顛覆了影像與聲音既往的處理模式,
他曾接受 Time Out Film的訪問,提到自己是如何從「物理」進入聲音設計這個領域,以及對音效設計的看法,內容相當有趣,希望能帶給有志從事聲音工作的人一些啟發。
從物理學家成為音效設計師
現年67歲的Burtt透露,其實在他長大過程中,從沒想過自己會踏進電影產業,畢竟他從小到大都以為自己會成為科學家,大學科系讀的也是物理。但是從小愛看電影的Burtt,才10歲就喜歡拿著爸爸心愛的攝影機拍電影,後來他父親送他一台盤帶式錄音機,啟發了他對錄製聲音的熱情,也開始土法煉鋼幫自己拍的影片配上聲音。當時他發明了一種方式,就是用錄音機錄製成影像配樂帶,再想辦法讓錄音機跟放影機同步播放,只要能讓自製短片精準配上音效、音樂和對話,他就會開心的不得了,也成為他孩提時代最熱愛的興趣。
夢想和現實的結合,加上一點機運
從大學物理系畢業之後,Burtt原本打算繼續進修太空學系。但是心中也難以忘卻對電影的熱情,對他來說,電影和物理是兩項不同的專業,但前者是夢想,後者是現實。
接下來發生了一點小機緣,正當他思索著怎樣把兩個興趣結合轉變成職業時,科幻小說作家Arthur C. Clarke到Burtt的學校參觀,Burtt負責擔任他的一日導覽員,Clarke提到他的小說改拍成電影【2001:太空漫遊】的過程,帶給Burtt很多啟發和希望。於是Burtt決定再重回校園,以自己製作的短片爭取到USC電影系的獎學金;也同時在學校裡的音效部門擔任助教,協助大學部學生們完成電影音效。
剛好【星際大戰】導演George Lucas也是USC校友,所以在電影開拍前,Lucas跑回母校尋找有潛力的學弟協助設計音效。就這樣,Burtt開啟了【星際大戰】系列漫長的29年頭星際旅程。
搜集狂與聲音設計師的關係
音效設計師所使用的聲音素材和資源,有許多部分是從生活週遭搜集而來;而Burtt也從沒有停下持續尋找聲音的習慣。他出國旅行時一定隨身攜帶錄音設備;只要碰上打雷就馬上錄下雷聲;遇上車子爆胎也趕緊錄下輪胎皮拍打路面的聲響。
他也會到動物園錄下動物的聲音,甚至在航空母艦的舺板上錄下引擎和飛機的聲音。Burtt會把曾經錄下的聲音組織歸檔,因為那些聲音素材總有一天會找到適合的登場時機。
像是有一次他在阿拉斯加錄製冰河裂開的聲音。直昇機將他載到非常荒涼的野外,留他獨自一人待在懸崖峭壁上,附近最近的村落大概有50英哩遠;冰河就在距離一英哩不到的位置,冰塊不斷從冰河崩裂掉入海裡,Burtt後來把這些冰塊崩解掉落的聲音,用在【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中太空船降落的音效上。
數位時代的創意挑戰
橫跨類比工作時代及數位時代的Burtt認為,數位化的確有更多優勢。一個人僅需一套完整的電腦裝置,就可以完成錄音、編輯甚至精細的混音處理。他也認為整體工作環境對創作者而言更友善更方便。
只是也少不了負面影響,他認為因為數位的便利性,每個人都能更快速工作,也都可以輕而易舉做出聲響,不需仔細思考設計,就能把聲響素材堆疊成音軌來使用。
Burtt說:「我還是希望每個人都能更謹慎的對待這份工作,仔細的做好規劃,讓處理流程更清楚單純。選擇正確的聲音;堅持一貫的目標;維持工作的紀律。」
想投身音效設計工作?聽聽Ben Burtt的建議
除了Time Out Film 訪談中的經驗分享,Ben Burtt也曾在別的訪談中,給想從事音效設計的新手老手一些經驗談。
「我一直認為,無論你在電影業裡從事什麼工作,最好的準備方法就是廣泛學習各種知識;包括和電影完全無關的學習,像是人文科學的教育、學習怎麼寫字、了解歴史故事,又或者是電子工程學、自然科學之類的。
我是讀一般學科畢業的,從沒想過也沒計劃要踏入電影業,所以在學校時什麼都學,一方面也是因為自己也還沒確定未來的方向。
表演藝術,尤其是電影,其實和所有學科都有關,如果你成為某一種領域的專家,或者擁有某項專業的知識,進而發展出個人獨到的藝術觀點,就能夠將這樣的專業帶入電影工作。
假設你在行的是音效,就能把觀點帶入音效工作上。在學校學習聲音編輯、音效製作或者影像製作是一回事,但絕對不要受限於正規課程。我會向外更廣闊的擷取知識,因為最終你會發現,你身為藝術家的價值,就工作價值而言,取決於你這個人以及你的創意和藝術觀點。」
資訊來源:Time Out Film
延伸閱讀:願原力與你同在!「星際大戰:終極黑膠」經典套組即將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