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記錄】城市遊牧影展-音樂紀錄片幕後的故事(B-Panel:音樂紀錄片座談會):(下)

0
670

2016城市遊牧影展於5月15日舉辦「B-Panel 關於音樂紀錄片的一個討論」座談會,與會者包括德國導演Klaus Maeck、德國DJ與音樂製作人Mark Reeder、德國導演Marco Wilms、台灣導演施合峰、城市遊牧影展策展人Dave oh Yeah、主持人政治、文化與音樂評論家張鐵志。

座談會內容以本屆遊牧影展放映作品《B級片:地下柏林》(B-Movie: Lust & Sound in West-Berlin 1979-1989)為主,由導演與演員介紹80年代柏林音樂人軼事與時代價值觀,此外,三位導演亦各自分享拍攝音樂紀錄片的想法與過程,揭示拍攝音樂紀錄片不只因為喜歡音樂,同時藉由音樂與影像敘事,凸顯影人關心的事件、現象與時代氛圍(以下為講座內容)

via
via

About Punk Spirit

談到未來意識,Klaus導演有感而發80年代和現代人價值觀有極大差異,「80年代的我們並不考慮未來,因為根本沒有未來,這是龐克思維的一部分,我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大家都一直在提未來,當時的我們活在當下,來寫歌吧!來拍片吧!我們不去想商業模式如何賺大錢,或是如何變成藝術專家,我們只想做有趣的事,做些有價值的事,這也是為什麼那時會出現那麼多狂野的藝術創作。為什麼要一直提未來,怎不說說現在呢?」

Mark說道,當時柏林籠罩在冷戰對峙陰影中,東西德隔著柏林圍牆,被蘇維埃軍隊包圍,這種氛圍讓人們對未來不敢懷抱期待,只曉得狂歡作樂。「我們不在乎,沒有未來就是龐克精神。」張鐵志補充,英國龐克搖滾樂團「性手槍」(Sex Pistols)1977年發行的歌曲就叫〈沒有未來〉(No Future)。

#Sex Pistols-No Future

About Celebrity in Berlin

策展人Dave提問,《B級片:地下柏林》電影中出現圍牆倒塌前David Bowie在柏林開演唱會的畫面,此外還有Iggy Pop、Loo Reed等搖滾巨人,導演為什麼將變裝皇后與嗑藥狂潮等主題抽離紀錄片呢?

Klaus導演答覆,因為紀錄片的時間點設定在1979~89的十年期間,當時他們已經離開柏林,但靠著強大的影響力仍促使其他名人陸續來到柏林,例如音樂人Nick Cave、藝術家Keith Haring和名演員TildaSwinton等。

Mark回應,其實Loo Reed從來沒去過柏林,另外,他曾去過David Bowie和Iggy Pop位於柏林的公寓,在抵達David Bowie公寓之前,設想應該是充滿設計感和藝術氣息的住所,沒想到是廉價舊式壁紙和地毯,大家都無法想像David Bowie住在破爛的地方,更沒想到Bowie並未夜夜笙歌,而是長時間在家陪伴妻小或在超市採買日用品。Iggy Pop來自美國洛杉磯,為了逃離古柯鹼誘惑而來到柏林,沒想到柏林從東歐流入藥物,價錢反而更加昂貴。「他的廚房被一千瓶紅蘿蔔汁瓶子淹沒,冰箱還有紅蘿蔔木乃伊,因為嗑了毒品就不會想吃東西,必需補充營養。」

About FactoryRecord

策展人Dave提問,2002年英國電影《24小時狂歡派對》(24 hours party people)以獨立音樂廠牌“FactoryRecord”為主軸,描述1976~1992年在曼徹斯特的流行音樂文化。Mark是FactoryRecord的代理人,談談運作唱片事業過程吧!

Mark表示,他在1940年代認識FactoryRecord的創辦人Tony Wilson,當時Tony在廣播電台工作,時常到Mark工作的唱片行挑選音樂,某天他們同時聽到Joy Division的Live表演,覺得驚為天人,爭相成為Joy Division的經紀人,最後Tony成為經紀人,Mark則成為FactoryRecord的德國代理人,負責推廣Joy Division。

當時德國沒什麼人知道Joy Division這個英國樂團,有次邀請到柏林蠻不錯的場地演出,結果只來了30幾個觀眾,大家看吉他手名字很像德國人,便用德文叫囂樂團打開麥克風,樂團聽不懂德文,便用髒話斥責觀眾講英文,場子瞬間凝重起來。主唱Ian Curtis後來自殺,吉他手兼鍵盤手Bernard Sumner遭受強烈打擊,Mark便鼓勵Bernard到西柏林散散心,創作不同於從前樂團風格的音樂,重新闖出名號。

《24小時狂歡派對》預告片:

德國導演Marco Wilms與台灣導演施合峰在座談會下半場加入討論,導演Marco Wilms過去曾拍攝以埃及「阿拉伯之春」為主題的紀錄片《塗鴉與革命》(Art War),以及全世界最大重金屬音樂季「Wacken Open Air」的紀錄片《Wacken傳奇》(Wacken 3D);來自雲林的施合峰導演關注公共議題,透過影像捕捉消失的年代與人文地景,作品如以高雄梓官區地方獨立搖滾音樂祭「蚵寮漁村小搖滾」為主題的紀錄片《離岸堤》與《蚵子寮漁村紀事》。

About Music in Documentary

音樂是影片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特別是拍攝音樂紀錄片,然而,電影中的音樂版權費卻相當昂貴,版權及預算問題往往影響電影製作。導演們是如何安排影片中的音樂材料呢?

Marco導演表示,自己習慣一邊聽音樂一邊編寫劇本,電影開拍前他會先考量音樂,由音樂率先帶出主軸情緒,例如拍攝Wacken重金屬音樂季時,選用的音樂必需符合Wacken常在泥沙裡打滾的粗獷原始本質。Wacken音樂季每年約有十萬人參加,電影用3D手法呈現,希望看電影也可以親身體驗感官刺激,帶有實驗精神。音樂是電影的重要元素,音樂可以捕捉精確氛圍,呈現生活風格,表現特定時間點,也是情緒催化劑,加強與觀眾的情感連結。

4

▲紀錄片《Wacken傳奇》、《塗鴉與革命》導演Marco Wilms。

《Wacken傳奇》預告片:

Klaus導演表示,音樂不管在紀錄片還是劇情片都是重要因素,由於自己曾擔任音樂顧問,也是音樂發行者,常常有很多導演在影片製作後期才反映他們需要音樂,又因經費不足要求提供免費音樂。不過也有些導演或編劇在規劃電影初期優先考量各場景配樂,這是比較好的做法,有利觀眾融入電影。他觀察一般電影僅分配2~3%預算給音樂,希望至少拿到50%預算,因為音樂可以改變影片。

施合峰導演當天穿著紐約搖滾樂團雷蒙斯(Ramones)T-shirt現身,他打趣地說因為穿黑衣顯瘦。「蚵寮漁村小搖滾」音樂季在紀錄片中偏向敘事背景,導演想凸顯這些門外漢辦音樂季的動機,依照內容調性,決定使用的音樂,在漁村辦音樂季顯而易見是很熱血的事情,記錄熱血,寫下鄉愁。

「蚵寮漁村小搖滾是個小舞台,活動那兩天是最難拍的,因為太多事同時在發生,也太多樂團,只能選自己喜歡的拍,透過導演情緒及觀點盡可能傳達,因望大家看完紀錄片會很期待參加,擴大傳奇效應。」

5

▲紀錄片《離岸堤》與《蚵子寮漁村紀事》導演施合峰。

《離岸堤》紀錄片:

About Timing

張鐵志提問:歷史持續進行中,拍攝紀錄片要如何切入事件與決定結束的時間點?如果有相同題材,會重拍一樣的題目嗎?或是刻畫其他重點?

Marco導演表示,自己常被問到拍完之後還要繼續嗎?有續集嗎?我不懂要怎麼結束還在進行的事,當我表達完每件想說的事,展示當下就代表結束。

施合峰表示,「蚵寮漁村小搖滾」前兩屆純粹為樂團演出,第三屆加入蚵寮國中的同學,讓同學站上小搖滾的舞台表演舞台劇,加強對故鄉的認同感與建立自信。因此就算是兩部相似的題材,著重不只搖滾音樂,還包括在地連結。

About Marketing

策展人Dave提問,當下有很多音樂紀錄片在進行,也有許多樂團想發行紀錄片,因為數位化時代銷售實體唱片並不容易,拍攝紀錄片或許能夠引來更多商機或巡迴演出機會。導演在拍攝音樂紀錄片時,要如何與這種商業考量取得平衡?

Marco導演不認同為行銷而行銷,不想做為宣傳而宣傳的紀錄片,如果是拍攝音樂季,樂團要自己爭取上鏡機會。的確有些曾經紅極一時,後來被遺忘的音樂人因為拍攝紀錄片而重新回到舞台,這種狀況應該從主角的心路歷程出發製作,拍攝角度轉為自傳性,思考如何為音樂階段策展。

Klaus導演表示,製作紀錄片必需講述充滿感情的故事,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嘗試讓音樂紀錄片成為「你」的故事,這種希望創造共鳴的創作心態,絕不同於為宣傳而宣傳。他推崇《尋找甜秘客》(Searching for Sugar Man)是絕佳的音樂紀錄片範例。

Marco導演回應自己也很喜歡《尋找甜秘客》,雖然是部悲劇電影,但是很有建設性,「基本上,當一個藝術家是件悲劇的事,你因為不能擁有正常生活而感到莫名的孤單、無助,因此激發出藝術創造力。」你必需自己去尋找、抓出拍電影的材料,關鍵是製造衝突性

Klaus導演補充,紀錄片另一個重點是辨別真偽與差異,真假難辨能激起疑惑,創造劇情張力,引發觀眾主動思索。

《尋找甜秘客》預告片:

目前施合峰導演著手進行家鄉雲林空氣污染主題紀錄片,希望今年進行巡迴放映,讓更多人了解空污議題。Marco導演更透露最近與立委Freddy林昶佐合作,在台灣開拍紀錄片,讓我們拭目以待!

DSC07235

※Urban Nomad 城市遊牧影展

官網:www.urbannomad.tw

Facebook:Urban Nomad 城市遊牧

 

紀錄整理、攝影:蔡舒湉

協力單位:城市游牧影展

延伸閱讀:音樂紀錄片幕後的故事(B-Panel:音樂紀錄片座談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