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攝影大師張照堂逝世:從電視到電影,觀景窗後的台灣影像創作先鋒

0
3701

攝影藝術雜誌《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VOP)在今天下午透過臉書粉絲專頁代替家屬發布公告,台灣攝影家張照堂已於4月2日晚上11點在台北逝世,享壽81歲。

該則貼文寫道:「非常沉重地代家屬通知大家,敬愛的藝術家張照堂老師於昨夜長眠,享年81歲。張照堂的創作橫跨電影、電視、紀錄片、實驗電影與靜態攝影等視覺藝術,長年投身編輯、策展與教育,對台灣攝影暨影像文化發展的影響巨大。」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表示,「有幸曾為張照堂老師出版《張照堂專號》與《文。張照堂》,深深感謝照堂老師自《攝影之聲》創刊以來所給予的指引、鼓勵與愛護。願親愛的老師安息,在此揮手淚別,送行歲月⋯⋯」

同時,他們也於該則貼文文末引用張照堂曾說過的話:「那些無法化成影像的歲月,那些擦肩而過或已然忘卻的歲月點滴,因為書寫而或顯現微光⋯⋯路的末端有光嗎?不知道,繼續找路就是了。」以此緬懷這位一代大師畢生對於攝影的貢獻。

因哥哥的相機而展開的影像創作旅程

根據《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的介紹,張照堂於1943年生於台北板橋,初中時因為哥哥借他一台相機而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並於高中時期參加攝影社,就此展開投身影像創作的一生。即便在大學時期就讀台大土木工程系,他卻仍心向文學與藝術,更因在當時受到超現實主義、存在主義等思潮影響,開始嘗試更實驗性的攝影創作。

畢業後的張照堂曾短暫從事廣告工作,接著在1968年進入中視擔任攝影記者,期間曾參與過許多電視紀錄專題,其中在1970年代的《新聞集錦》單元中,他以結合鄉土民俗與西方音樂的大膽嘗試,令當時嚴肅的紀錄片形式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

而在《芬芳寶島》系列中,他更為黃春明執導的《大甲媽祖回娘家》等多部影片,記錄下台灣民間傳統習俗。其作品《古厝》與《王船祭典》分別受到金馬及金鐘獎肯定,被譽為「台灣實驗片與紀錄片的經典」,為在地影音紀錄開展新的視野。

投入電影攝影工作,推動首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除了擔任攝影記者外,張照堂也曾透入電影攝影工作,其知名作品包括1973年攝製的《再見中國》、1984年的《殺夫》、《唐朝綺麗男》與《淡水最後列車》,影響了後來的鍾孟宏、杜可風、楊力州、蔡崇隆、黃信堯、吳耀東等電影創作者。

1997年起,張照堂也開始投入教職,擔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媒體中心主任、音像藝術學院院長,並曾於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與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等地兼任教職,培育更多年輕學子投入相關產業。1998年時,他更策劃了首屆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成功讓這類型的影像作品更接近社會大眾。

由於傑出而具貢獻性的成就,張照堂於1999年獲頒「國家文藝獎」、2011年獲頒「行政院文化獎」,為台灣唯一獲得這兩項榮譽肯定的攝影家。近期,他更得到「金馬獎終身成就獎」與「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傑出貢獻獎」肯定。

從作品畫面中,窺見他對影像的深深迷戀

電影導演陳耀圻曾在《聯合報》副刊發表一篇談論張照堂的文章,內容寫道:「不論在過去威權時代,或是今天號稱多元化的社會,似乎終歸是一犬吠形,百犬吠聲,大夥跟著起鬨者較多,然而,張照堂在那個青澀歲月裡就已透過作品宣示:存在於被抑制的現實規範外,生命的面貌是和顏悅色與令人咒詛的厭惡並存,完美經常與殘缺易位,瑣屑小節也不牴觸華麗宏偉的布陳。」

而陳耀圻也進一步說明:「照堂在那個年代的創作是超現實風格的,他作品的持色充滿了神祕色彩,迷狂、情慾之中賦予一種呼喚和啟示。」攝影家何經泰也表示:「張照堂是對現今台灣攝影圈影響最大的老師,我們總在後面學習著他,卻發現無法超越。」從這些旁人的評價與觀察中,可見其對於影像創作的前衛思想,以及他對後輩帶來的啟蒙與影響。

如今,這位當代攝影大師已永遠長眠,而文化部長史哲聞訊後也表示,有鑒於張照堂投身攝影、電視、電影、紀錄片、實驗電影等多元創作領域,為台灣影像藝術開創嶄新境界,文化部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

文字整理:古家萱
文章轉載自:every little d.

🤘當搖滾成為救贖!樂手巢雜誌 Vol.19 特別報導「Green Day」歡迎收藏:
https://lihi.cc/bajYp

「拍攝七十年代的男人」Mick Rock 逝世,捕捉 David Bowie、Lou Reed 的搖滾攝影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