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聽眾還沒聚集以前,我們就開始了】港台兩大音樂祭:海洋音樂祭 X Clockenflap 策展人(一)

0
5115

95a661f6-5d21-41ad-a481-bf09f23ac08f_640#640

▲海洋音樂祭。

你期待著每一年的夏季有海洋和沙灘,可以到某個場域聽音樂,這是生活給你的想像;而你或許期待每次秋天,有些音符與節拍串在一起,生成身體裡的腦內啡然後不會停下來。

如果必須為年終盤點這一年內你作過了什麼,「音樂祭」絕對會在完成事項清單當中,變成你無可抹煞的生命標記之一。

而有一群人,他們沒有辦法輕易勾選年度清單,因為他們在讓你說出「這個慶典很棒」之前,他們有千百項清單要完成、多個層面要溝通,他們正是生成音樂祭的推動者和策劃人。

幕後人員究竟都要作什麼?且聽港、台兩大音樂慶典策展人:海洋音樂祭-武曉蓉(以下稱曉蓉姐)、Clockenflap-Justin Sweeting(以下稱Justin),敘述他們如何把一座城市、一片沙灘堆砌成最美妙的音樂Neverland。

#音樂祭【場地發生】

20160420_Clockenflap_138-EDIT-KELYN[1]

『想做一件不一樣的事,而它的途徑是音樂。』-Justin Sweeting.

於2014年左右陸續停辦的「銀礦灣音樂節」、「呼叫音樂節」因於場地和資源的不足,香港這狹小的商業之城,大型音樂節曾像絢爛花火卻又難以持續,這是無法迴避的問題。

而Clockenflap 的創辦人之一Justin過去十五年在音樂發展上的耕耘,都是以香港為主;大概是因為不是亞洲面孔,你初識他時不會料想Justin其實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選擇在香港還是根源於這是他的家和歸屬。Justin坦言他和其他兩位創辦人是因為喜歡音樂自然聚在一起,並希望可創造一個「尚未真正」發生在香港此處的音樂節。

 “Because those are very very very fun! ”

好玩有趣是他們開始舉辦Clockenflap的初心,而這開創性的「好玩」,倒還給了香港一個痛快的音樂體驗。

「我們真的真的希望可以在香港有這樣的經驗。」

同樣的在台灣,海洋音樂祭也有其與土地相關聯的情感歸屬。去年停辦之時,作為海祭統籌規劃的曉蓉姐曾經詢問樂團們換場地舉辦比賽的意願,得到一致的回應:即使場地換成小巨蛋,也不是海洋音樂祭!對於不少創作者來說,不僅僅只是為了「要有表演舞台」,更獨鍾海祭這些年傳承下來的精神象徵:臨近海洋、衷於原創。

IMG_4339

▲『我不得不承認,海祭對我而言是有感情的。』-武曉蓉。

起始於2000年由角頭音樂張四十三開辦的海洋音樂祭帶出了原創意涵,2009年曉蓉姐開始接手規劃,一轉眼就來到2016。即使是擁有每年會去朝聖的同事:「老實說,最開始時我並不了解這樣的活動,當時的公司以娛樂、綜藝節目為主,音樂人擔心舞台綜藝化,連承辦海洋音樂祭的政府單位人員都不太認同,透過一步一步學習,傾聽音樂人的聲音、並從中與政府部門溝通,不打不相識!後來卻和這些人都成了朋友。」

「音樂人來過這裡,好像代表已經完成了什麼。」

邁入第17個年頭,海洋音樂祭-累積成了創作者夢想中的里程碑。

 

#音樂祭【音樂開始】

同樣是大型音樂活動,在並非像歐美那樣隨時有大場地可以舉行音樂祭的港台兩地來說,要有什麼樣的樂團和創作者在這裡演出,對策劃者來說都像是一場與國際接軌的音樂再興計劃。

海洋音樂祭最重要的便是海洋獨立音樂大賞這個舞台,而比賽非得要經過報名、遴選、評審評分等手續,才能取得於此演出的入場券。這一部分曉蓉姐則是坦言她從不干預比賽、人選等內容,「交給專業評審」評選才是對於原創者最大的尊重。

而國際級舞台,除了必要有海祭一再強調的原創精神,要再從中挑選不同屬性、有著不同國家面貌的演出者,隨後曉蓉姐和團隊才接著從中與政府、唱片公司、或是樂團本身溝通協調。

「他們的歌裡頭有故事。」創作者們的音樂各不相同,都具有極大感情的存在,海祭請過印度、澳洲、瑞典、甚至你不太記得方位的馬達加斯加樂團,帶著自製的當地樂器來到台灣,除了與我們相像的亞洲音樂,海祭更希望可以有不一樣的音樂交流,

「有一次蒙古樂團一唱,嘹亮的音域像把我們帶到大草原,警察局副局長還跑來說能不能跟他們拍張照。」

20160622105832

▲海洋音樂祭。『音樂的感染力就是,我們就算聽不懂,卻能感動我們隨之起舞。』-武曉蓉

相對於此,Clockenflap除了著重讓來到這裡的人持續發現許多香港的在地才華,也有很多國際級的演出者可以到來,為來到這裡的歌迷們激發巨大創意革新。

音樂之外,Clockenflap是個集結電影、展演、食物、藝術的慶典,因此每個選擇都有它獨有的理由,“WE PICK EVERYTHING, ”Justin這樣說。(每個細節我們都挑剔。)就音樂方面而言,選擇演唱者並非是選擇某類型的樂風,而是期望不同風格的演出者『維持一定平衡』(BALANCE):「有一些是我們都知道的知名樂團,有一些是我們對它們知道的不多,但音樂卻是非常美好的(AMAZING),這樣每一年來到這裡的人們都可以有新的發現。」

『並不是簡單的衡量這是不是個好的樂團,最大的挑戰是我們有這麼多的團體和演出者,可以到的時間不一樣,我們應該如何安排他們在哪些舞台和那些時段演出。』

因此Clockenflap音樂節,創造了某些神奇的瞬間,在這個音樂節當中,你可以享用完美的日落和晨喚,配合每個五線譜上的音符。

Clockenflap 2015- Chris Lusher1[1]

延伸閱讀:港台兩大音樂祭:海洋音樂祭X Clockenflap策展人專訪(二)

文字:謝濬如Nana

攝影:許庭維Yeida

海祭學長們強勢回歸:盧廣仲、Matzka、蘇打綠走過海祭竄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