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講座紀錄】歌曲結構分析:Go Chic-DJ Sonia

0
12737
writing-789835_960_720
Photo:Creative Commons,pixabay

延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開設的《流行音樂產業概論》(Introduction to Popular Music Industry)課程,本學期課程由電子音樂為題,邀集電音業界資深DJ、專業製作人擔任講師,從電音史到硬體(合成器)介紹及教學,同時引導學生製作電子音樂、學習編曲要領,並進行成果發表。

本次由財團法人台北市荻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邀請講師Go Chic-DJ Sonia分享歌曲的基本結構分析。(以下為講座內容)

不同風格的歌依其功能不同,結構也會不一樣。例如流行歌與舞曲的前奏不大相同,大部份流行歌前奏很短,讓聽眾感受到音高,容易分辨主歌的位置;舞曲前奏就會十分的長,因為舞曲通常是把兩首歌銜接在一起,用前一首的尾奏接續下一首的前奏,所以需要有轉折的空間。但其實歌曲結構沒有一定的規則,並沒有規定歌曲一定要有前奏或副歌等要素,千萬不要被制式化。

 常見曲式

  • 流行歌曲式:前奏(intro)>主歌(verse)>pre-chorus>副歌(chorus)>間奏(breakdown)>主歌>副歌>橋段(bridge)>副歌>尾奏。

常唱KTV的人,應該都知道流行歌的公式,前奏可以讓人判別音高,讓人容易進入主歌,有時候副歌之前會出現一小段pre-chorus,可以準備副歌所要表達的情緒,再接到下一次主歌前則會有間奏,可在間奏稍作休息,通常也是樂器solo的地方,而橋段有時候會轉key或改變節奏,最後再接回一次副歌並進入尾奏。

mic-1132528_960_720
Photo:Creative Commons,pixabay
  • 舞曲曲式:前奏(intro)>間奏(breakdown1)>main section1>間奏(breakdown2)>main section2>outro。

舞曲前奏因為要與前首歌曲尾奏重疊,前奏時間會較長,但節奏較穩定,一開始是大鼓,後面慢慢堆疊,到了一個狀態後,就會突然來個breakdown讓音樂空掉,給舞者休息;breakdown依曲風不同,長度也會不一樣。再來就到main section,歌曲重點就在這時候出現。我做舞曲的方式通常是從歌曲的精華main section開始做,這部分確定後再去延伸breakdown跟intro、outro,音樂的橋段就會有關聯。

大家可以藉由分析別人曲的結構來練習,讓自己作品完整喔!

資料來源:荻生文化藝術基金會

文字整理:荻生文化藝術基金會、樂手巢編輯部

想要最即時的音樂資訊嗎?快來加入樂手巢LINE@生活圈

【課程講座紀錄】跟著音樂動次動!舞曲創作元素:Go Chic-DJ So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