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 Marley 讓我熱血沸騰!」與 Duane FORREST 一起來場《聽見雷鬼傳奇—巴布.馬利》溯源之旅

0
1731

「打從我有記憶以來,『雷鬼』就一直伴我左右。」

來自加拿大的 Duane FORREST,擁有歌手、作曲家與多媒體藝術家的身分。因父母來自牙買加,令他對自身文化有著深厚的興趣,而影響他最深的即是雷鬼先驅 Bob Marley。「我透過 Bob Marley 重新認識了雷鬼音樂,我踏上了一段瞭解同鄉人故事的旅程——我們如何來到這裡、經歷了哪些事,以及我們如何繼續前行。」「我從我們的故事、牙買加和 Bob Marley 的傳奇學到的一切,都讓我感到熱血沸騰。」然而,他在巡迴演出時,發現觀眾雖然會跟著唱,但對這位傳奇人物、歌曲涵義與雷鬼音樂的影響力了解甚少。有感於此,他製作了《聽見雷鬼傳奇—巴布.馬利》(Bob Marley: How Reggae Changed the World)演出節目,在首首經典雷鬼歌曲的帶領下,與 Duane FORREST 一同踏上溯源之旅。今年8月,Duane FORREST 亦受「衛武營小時光」邀請,將在週三帶領大家逃離難以喘息的現實,隨著律動感十足的音樂竄上身,徜徉在獨特的海島風情。

雷鬼,讓加勒比海上的彈丸之地影響全世界

雖然有著牙買加血統,但 Duane FORREST 因從小在多倫多長大,對自身文化其實相當疏離。不過,家中時常播放雷鬼樂,耳濡目染之下,也開啟他想探索自身根源的契機「常常能在家中聽見,甚至『感受』到貝斯的聲響貫穿整間屋子。直到今天,雷鬼的貝斯聲線還是引領著我的創作,同時也影響了我對旋律和歌詞的表達方式——節奏悠閒,幾乎是有點偏離拍子,這正是我們所喜愛的風格。」此外,Duane 也受爵士、古典音樂影響,並認為「兼容並蓄」定義了自己的創作聲響,「我總是會將不同的風格 mix 在一起,這種方式很吸引我,也超有趣!」


▲ Photo Credit: Ariana Andacamera。

提到雷鬼,人們最直覺聯想到的,可能還有紅、黃、綠的配色,而首個浮現腦海的臉龐,大概就是是將此曲風從牙買加發揚至全世界的 Bob Marley 了。1964年,Bob Marley 組了 Wailing Wailers(後更名為 The Wailers),揉合 Ska、R&B、龐克、搖滾等曲風,以各種本土社會議題為靈感創作,為被剝奪權利、受到壓迫的弱勢族群發聲,他曾說:「我不在乎這個人是誰,我的權利就是我的權利。」長期備受禁錮的人們,也從他的音樂中獲得了解放。此外,因雷鬼樂與拉斯塔法里教(Rastafarianism)有著密切關聯,這個強調與非洲傳統連結、自然神聖性的宗教,也隨著 Bob Marley 知名度的提升而受到國際矚目。雖然 Bob Marley 年僅36歲即過世,但在他短短的音樂生涯中,推出了多張影響深遠的專輯,如:《Exodus》、《Catch a Fire》、《Legend》。Bob Marley 於1970年代成功將雷鬼樂帶入了歐美流行音樂及搖滾樂的領域,更獲譽雷鬼之父、首位第三世界的流行巨星。如 Duane 所說:「我時常旅行,發現沒有一個地方的人不知道牙買加、雷鬼樂、拉斯塔法里教或 Bob Marley,我們這個彈丸之地真的影響了整個世界。」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 對於雷鬼文化中常見紅、黃、綠的含義有著諸多說法,大多的描述為:紅色代表牙買加黑奴於爭取自由的鬥爭中流下的血;黃色象徵黃金,代表著被視為應許之地衣索比亞的富饒;綠色則是牙買加美麗的植被與對根除壓迫的希望。

墜入一首首雷鬼樂,聽見 Bob Marley 的愛與團結

「為了實現一切,我們必須團結在一起。」在被譽為「牙買加 Woodstock」的 One Love 演唱會上,Bob Marley 於演出〈Jammin’〉時,將 Michael Manley 和 Edward Seaga 兩位政治對手帶上臺,並說服他們牽手言和,「我想要傳遞一個訊息,雖然我不擅言詞,但我希望你們能了解我試著傳達的。我只是想向人們展現,我們將要讓事情回到正軌、我們將團結,我們必需團結。」這是雷鬼與牙買加政治史上最重要的時刻之一,儘管沒有終結牙買加的動亂,但確實展示了雷鬼對於政治和文化力量的重要性。或許正是認同這樣和平、愛與團結的理念,Duane 也以〈Jammin’〉為《聽見雷鬼傳奇—巴布.馬利》揭開序幕,並透過〈Could You Be Loved〉、〈Three Little Birds〉、〈No Woman, No Cry〉與〈One Love〉等經典曲目,引領觀眾從雷鬼音樂的起點,一路邁向它成為全球級現象的旅程。為此,Duane 在表演曲序的安排上花了相當大的心思,我們也進一步詢問他如此排序表演歌單的原因,但他只是眨了眨眼,俏皮地說:「真的不能再說了,不然就爆雷了啦~」

Duane 透過《聽見雷鬼傳奇—巴布.馬利》演出,與人們分享透過雷鬼如何風靡全球和影響他的音樂生涯,而從表演歌單即可一窺他的想法,不僅涵蓋了 Bob Marley 的經典作品,其中也包含了對雷鬼音樂影響深遠的其他音樂家:首次讓「雷鬼」一詞以流行音樂示眾的 Toots and the Maytals、知名雷鬼製作人 Lee “Scratch” Perry 的樂團 The Upsetters 與將 Calypso 曲風推至國際的民權運動家 Harry Belafonte 等。整場演出最終仍回到 Bob Marley,以影響他最深的〈Redemption Song〉結束這段撼動人心的雷鬼之旅。「這首歌是我此生最愛。它將我們的故事、我們的歷史、我們的種種考驗和我們的未來,都濃縮在這四分鐘裡。此曲是一件藝術品,是獻給人類的禮物。」〈Redemption Song〉為反暴力、倡導黑人權利的自由之歌,「Emancipate yourselves from mental slavery/None but ourselves can free our minds」歌詞引用牙買加民族主義運動家 Marcus Garvey 1937年的演說:「我們要從精神奴役中解放出來 ,他人也許可以解放我們身體,但只有我們才能解放自己的心靈。」

延伸閱讀:Bob Marley 音樂的幕後推手,雷鬼傳奇人物 Lee “Scratch” Perry 逝世

「當我一落地,就愛上臺灣了!」

受《屋頂上的提琴手》啟發,Duane 早在9年級(約16歲)時,就知道自己的人生將走上藝術之路,「我從來沒有像這樣被藝術感動過。」憶起第一次被藝術觸動的瞬間,Duane 仍然感到雞皮疙瘩:「戲劇有一種發自肺腑的能量,它從舞臺上散發流露出來,觸動你、為你注入滿滿的情感,同時也挑戰著你。當時我就知道,自己未來一定會寫歌、做劇場和分享故事。」2017年,他便以自己的概念專輯《The Climb》延伸推出劇場作品《Climb》,並於隔年「多倫多藝穗節」(Toronto Fringe Festival)大獲好評。而他於2023年製作的《聽見雷鬼傳奇—巴布.馬利》也確實觸動人心,Duane 常常在演出時,看到人們流淚,演出結束後也有人特地留下來,「觀眾告訴我他們有多麼需要這樣的表演,這讓我深受感動,也提醒了我,所正在做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音樂、藝術和美食,是 Duane 認為唯三可以消弭文化隔閡的橋梁,「即使完全不懂歌曲演唱所使用的語言,我依舊深受感動──藝術就是這麼強大,食物亦然。」2019年就曾來臺演出的他,依舊對臺灣念念不忘,「我一踏上這塊土地,就愛上臺北了。這裡的人、建築、食物⋯⋯哦我的天,這裡的食物!」講到一半,Duane 的眼神瞬間被點亮,「臺灣的路邊攤小吃,無庸置疑是我人生中吃過最讚的!不過,」他隨後又補了一句,「臭豆腐我真的是無法,哈哈哈~」Duane 也表達了對此次臺灣行的期待,除了能與戲劇圈的朋友們交流、探索尚未造訪的城市,還將帶新琴 Córdoba Stage 來臺演出!其實他的愛用琴之一是 Godin Guitars 的 Multiac,「我的那把 Multiac 是使用尼龍弦,因為我偏好它那溫暖的聲響以及觸感。」在搭配 Fishman 的吉他音箱後,簡直是「天作之合」。令人惋惜的是,這把能發出天籟之音的吉他,因在炎熱的天氣下曝曬20分鐘,導致琴橋意外斷裂,「就20分鐘。」語氣間,依舊能感受到 Duane 不捨的心情。不過,也讓他有機會能帶新琴來臺演出,「真的超超超超超讚的啦!」他興奮地說:「臺灣對我來說充滿著魔法,我等不及想深入瞭解你們的文化了。」

▲ 影片中,Duane 使用的琴即為 Godin Guitars 的 Multiac。

「我的音樂會永遠流傳。也許這樣說有點傻,但我很清楚這就是事實。」確實如 Bob Marley 所說,在他離世40餘年後,他的音樂與精神依舊深深影響著人們。而 Duane FORREST 也將透過《聽見雷鬼傳奇—巴布.馬利》將這些承載著牙買加歷史的自由、團結、愛與和平之歌,繼續將他的理念傳遞到世界的每個角落。

「Let’s join together and I’ll feel alright」


【衛武營小時光】杜安.佛瑞斯特《聽見雷鬼傳奇—巴布.馬利》

時間|2024年8月28日(三)20:00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表演廳
售票連結|https://npacwwy.tw/t02Pzere

撰文:Yuki Liu 劉韋琪
資料來源: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The New TimesBBCVybez Radio FacebookSURFERBob Marley FacebookEncyclopaedia BritannicaWikipedia-1Wikipedia-2Wikipedia-3
圖片來源:Bob Marley FacebookStefan Schweihofer/Pixabay、Ariana Andacamera

🙏追隨音樂邪典指標,樂手巢雜誌 Vol.20 讓我們向狂熱崇拜:
https://bit.ly/3QWmVfZ

雷鬼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Bob Marley生日成雷鬼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