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 Breath You Take〉是 The Police(警察合唱團)的代表作,最初是由主唱兼貝斯手 Sting(史汀)在半小時內構思出來的,1983年發行時,在美國告示牌排行榜上連續八週蟬聯榜首,也連續一個月占據英國單曲排行榜冠軍寶座,至今在 Spotify 上的播放量逼近20億次!然而,這首歷久彌新的經典歌曲卻一直背負著不良聯想,被部分人士認為是描述「跟蹤狂」,儘管 Sting 否認了這個說法。2025年英國最大的合唱團 Rock Choir 大動作宣布,受歌詞敘事影響,他們將不再演唱〈Every Breath You Take〉。
英國最大的合唱團 Rock Choir 擁有超過31,000名團員,在英國400多個社區都有分團,其創始人 Caroline Redman Lusher 憑在音樂和慈善工作上的貢獻,獲國王查理三世授予 MBE 勳章。日前,她在致全體合唱團成員的一封信中説道:「最親愛的 Rockies ,經過深思熟慮並與部分團隊成員討論後,我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將〈Every Breath You Take〉從表演曲目中刪除。」她解釋,自己從未刪除過任何歌曲,但由於長期演唱的〈Every Breath You Take〉在歌詞上對部分 Rockies 造成影響,同時也擔憂可能引發更多人的負面情緒,因此認為汰換這首歌是個明智之舉。
Every breath you take
And every move you make
Every bond you break
Every step you take
I’ll be watching you
Every single day
And every word you say
Every game you play
Every night you stay
I’ll be watching you
就是這種「我會盯緊你的每一次呼吸、你的一舉一動、你說的每句話、你玩的每一個遊戲、你每晚留宿的地方」的歌詞,讓〈Every Breath You Take〉的主角似乎有「跟蹤騷擾」嫌疑。
註:根據內政部新聞,《跟蹤騷擾防制法》,「跟蹤騷擾」是對特定被害人反覆或持續為違反其意願,且與性或性別有關之8大類行為,如監視、跟蹤、盯哨、守候、威脅、辱罵、歧視、用電子通訊設備干擾、要求約會等,使心生畏怖,足以影響日常生活或社會活動。
跟蹤騷擾行為就是犯罪(告訴乃論),得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併科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如有攜帶凶器或其他危險物品,加重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併科新臺幣50萬元以下罰金;違反保護令者,得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併科新臺幣30萬元以下罰金。
延伸閱讀:Sting 認為樂團是少年幫派勾當,儘管喜歡滾石和 AC/DC,但難以看到老團有進步
但 Sting 當然不這麼想!他表示,〈Every Breath You Take〉作於他個人生涯動盪期,1982年他隱居牙買加,在加勒比海度假時,他住進詹姆斯龐德(James Bond)作者 Ian Fleming 位於北岸的 Goldeneye 莊園。某天半夜醒來,他腦子裡響起一句詞「Every breath you take, every move you make, I’ll be watching you」,然後他坐到鋼琴前,用半小時的時間火速寫完這首曠世佳作。
回到英國後,Sting 在北倫敦的烏托邦錄音室(Utopia Studios)邊唱邊彈奏哈蒙德風琴(Hammond organ),用八軌錄音機錄好 demo。1982年末,他帶著這支母帶到蒙特塞拉特(Montserrat),與 The Police、製作人 Hugh Padgham 一起錄製第五張專輯《Synchronicity》。
當時吉他手 Andy Summers 正和 Robert Fripp(King Crimson 吉他手)合作製作專輯,他嘗試演奏匈牙利作曲家 Béla Bartók 的小提琴二重奏,並創作了一段新的 riff。Sting 建議他將這段 riff 變成自己的東西,Andy Summers 就把那個樂句結合到〈Every Breath You Take〉,創造出絕佳的效果。
〈Every Breath You Take〉於1983年5月20日發行時,立刻受到世人的喜愛,其巨大的成功為《Synchronicity》鋪路,該專輯在全美銷售超過800萬張,並獲得三項葛萊美獎,是 The Police 最暢銷的專輯。但 Sting 對〈Every Breath You Take〉的成績還是有點吃驚,1993年接受《The Independent》採訪時,他說:「曲調本身很普通,是數百首其他歌曲的集合,但歌詞很有趣,聽起來像是一首令人欣慰的情歌,但我沒想到它竟然有險惡的聯想,我想我是想到老大哥(Big Brother,反烏托邦小說《一九八四》中的威權角色)、監視和控制。」
延伸閱讀:反烏托邦經典《一九八四》改編廣播劇,Muse 主唱領軍進 Abbey Road 錄配樂
Sting 在 BBC 紀錄片《Secrets of the Pop Song》(直譯:流行歌曲的祕密)說:「我認為這是我最成功的歌曲,可能比其他任何歌曲都更出名,可是它卻沒有絲毫原創性。它有一個標準的和弦進行,可能是從〈Stand By Me〉截取來的。」他也坦承歌詞比較平鋪直述,沒有另闢蹊徑。「這並不是原創,你可以從押韻詞典(專門用於寫歌詞或詩歌的辭典)中找歌詞,你知道的,就像『make』、『take』、 『fake』、『wake』這類,但它有一些能引起大家反應的東西。這首歌聽起來很浪漫,很有誘惑力,這也是我最初的意圖,但當你聽它的時候,你會發現它背後有一種強迫性,到了痴迷的程度,它就會變得很災難。」
Sting 認為〈Every Breath You Take〉的歌詞敘事是一種雙面刃,他也永遠不會反駁粉絲對這首歌有黑暗含義的看法。「有時候,我會花幾個月的時間創作一首歌,讓它在旋律上、歌詞上都非常技術化,但卻一無所獲。有時候,最簡單的歌曲就是最好的,但做到簡單並不容易。」
被吹牛老爹掃到颱風尾?
1997年,〈Every Breath You Take〉由吹牛老爹 Sean ‘Diddy’ Combs(舊藝名:Puff Daddy)取樣構成〈I’ll Be Missing You〉的主要架構,也創造出白金唱片的佳績。2024年11月,Sean ‘Diddy’ Combs 遭受眾多指控、徹底黑化後,Sting 也被《洛杉磯時報》問及是否受影響?
延伸閱讀:16億也不能交保!吹牛老爹Diddy 捲多起性暴力案
「不會。我的意思是,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和 Diddy 有關),但對我而言,這絲毫不會影響這首歌的品質,這仍然是我的歌。」Sting 說。
文字整理:Lakeisha
資料來源:udiscovermusic、Far Out Magazine、NME、Los Angeles Times
🐕🦺 女孩男孩一起來!樂手巢雜誌 Vol.22 給你滿滿的 Blur
https://lihi.cc/PQ1D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