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演出應用】運用數位技術,將錄音室作品的聲音品質應用在演出!

0
1186

pet

如何將錄音室聲音處理的技術應用到現場的即時演出呢?進入主題前,煩請大家先觀賞底下這段影片,這個樂團他們將一項極為特殊的新技術應用在他們的巡迴演出。

Dweezil Zappa樂團將Waves eMotion LV1應用於他們巡迴演出的訪談記錄:

(更多Waves eMotion LV1介紹請點我

這個樂團的基本成員編制除了樂手,還包括一位前場(FOH: Front of House)工程師,以及一位舞台監聽(Stage Monitoring)工程師,在台灣我們泛稱為技師或音控,這位舞台監聽工程師本身是該樂團的Production Manager(製作經理),大家不妨思考一下,他們這個編制的意義/組織上的功能,並反觀自己樂團裡面,有沒有這兩個職缺?

他們採用Waves eMotion LV1來完成在他們過去傳統技術上,絕對是高難度的任務,但他們確實做到了,成功的把錄音室品質和現場表演結合起來,也就是讓樂手和觀眾所聽到音響效果都能如同錄音室作品一樣,並充分保證歌手以及每位樂手都能在這個品質基礎上得到各自最佳的監聽混音,以達到淋漓盡致的表現。

參與過錄音室作品製作過程的樂手必定理解,從錄音、混音到最終成品完成,現代的音樂製品在製作上,已都是數位化並大量運用電腦上的各種聲音處理工具(外掛/插件/Plug-ins);因為在數位的世界裡,對於聲音的處理存在無限可能,然而,這對現場演出來說,電腦化卻成了工程師最頭痛的問題,因為數位世界裡的運算延遲,一旦明顯出現在現場,將足以導致樂手/歌手無法忍受,甚而被迫中斷演出,因此,錄音室作品的製作和現場演出只好各走各的道,各用各的設備,造成樂團在發完唱片後,幾乎無法在演出的時候做出跟錄音室作品相同的聲音品質(除了那些錄進來之後完全沒做任何混音處理的作品)。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來聽現場表演的觀眾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支持者就越來越少。

善用軟體外掛,把錄音室的設定搬到現場,我們需要把錄音室作品設計成能夠便於日後的演出,如果樂團能夠掌握到這些工具跟技術,那麼,維持自己演出水平的一致性將不再是那麼困難的事。

image001

▲Waves外掛/插件範例:Scheps Parallel Particles

這個時代的樂團,若想如預期的發展、立足市場,則勢必成員裡面要有人能掌握現場聲音處理的技術,能分別針對台上樂手監聽和前場音響,預先進行設計、儲存、編排,在演出準備期間與PA器材出租公司進行前期溝通,在每一次的現場演出過程中達成高效率和高效益。

但技術上如何開始呢?我們不妨從認識外掛軟體開始,譬如最近Waves公司前不久推出的『Scheps Parallel Particles,這套外掛將聲音分為四個頻段來個別處理,感覺很像四段的多頻段壓縮處理器,界面相當容易理解,它利用了四個單字「Sub, Thick, ,Bite, Air」,來表達傳統四個專業用語「低頻、中頻低部、中頻高部、高頻」,透過它的處理能力,我們能在樂手/歌手自己本身包括其使用的器材所具備的聲音特徵上予以進一步強化,讓聽眾更清楚的感受並留下印象。

像這樣的外掛插件有相當多的廠牌跟選擇,不過我強烈建議使用Waves的Plug-ins,並且最好全部選用支援Waves SoundGrid網路協議的Plug-ins,原因是SoundGrid這項技術自樹一格的採用自己的硬體伺服器來做運算,讓外掛完全脫離電腦本身的不確定因素,達到趨近於零的延遲,這對於在Live演出即時掛入插件的幫助非常之大。

更直白的說,如果沒有SoundGrid網路系統及其配套系統的出現,現場演出時在各來源訊號上做Plug-ins處理上將會面臨許多不可預期的風險,難以確保訊號在經過外掛處理後的即時性和穩定性。

image003

▲Waves SoundGrid

SoundGrid已是成熟的技術,它以SoundGrid DSP Server為核心,它能讓存在於SoundGrid網路上的多台電腦和多個SoundGird I/O彼此之間實現聲訊流的即時傳輸及外掛運算,將訊號分流給不同電腦進行不同的後續處理,譬如將主控台A電腦的主輸出傳給做TV廣播的B電腦和同時做網路直播的C電腦,而又同時在D電腦做為多軌錄音以備將來對於這場演出進行資源再利用,或甚至可設計做成譬如讓想學習電Bass演奏的人在日後還能體驗到這場演出的當時Bass手的監聽混音。SoundGrid在應用上具備相當多的可能性,端看用的人如何設計。

願藉本文拋磚引玉,望引起本地樂團更多思考並付諸行動,完善自己樂團的人員編制,也期盼錄音室、音樂製作圈的錄音師、混音師,積極投入到樂團演出的工作,這塊藍海,正等待著你的挺身而出。

文字:G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