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Fender Slab Board與Laminated Board指板的差別

0
6216

Fender在1959年時正式推出玫瑰木(Rosewood)指板的Stratocaster,當時的工法是先將未加工玫瑰木指板貼到楓木(maple)琴頸後,再磨出指板的弧度。此結果為玫瑰木的指板兩側薄而中間厚,當時人稱為“slab board”,此工法由1959年延續至1963/64年。

image001

由於slab board工法玫瑰木的木料多,因此玫瑰木的木頭特性對音色與吉他結構產生相當的影響。音色上相較於整支都是楓木的指板/琴頸溫暖。但是結構上卻不如它穩定。由於玫瑰木本身來自熱帶,木頭特性相較於楓木容易受溫濕度變化的影響;加上楓木部分有塗裝而玫瑰木是無法塗裝,楓木琴頸搭配玫瑰木指板的結構明顯容易有琴頸彎曲的現象(正常的彎曲居多,可調整truss rod恢復)。

Leo Fender為了改善此問題,於1962/63年開始著手設計新的結構與工法,並於1963/1964年推出所謂的“laminated rosewood fingerboard”結構。與slab board工法最大的不同點在於楓木琴頸先磨出上凸的弧度,然後再將玫瑰木指版磨出對應上凸琴頸的下凹弧度後將指板與琴頸貼合。然後再將指板磨出弧度後呈現玫瑰木指板每一點的厚度相等(對應於slab board的指板中間厚兩邊薄),如此laminated board上的玫瑰木木料相較於slab board便少很多,因此琴頸較不受溫溼度變化產生明顯的影響。在音色上,相較於slab board的溫暖,laminated board更趨近於楓木指板的清亮。

image002

Slab board與laminated board指板的差別圖示:

image003

題外話,Fender於1962年開始與CBS洽談併購事宜,一直到1965年正式確定。而1964到1965正是所有權轉換的階段,而產品的設計也有所變更。此一階段稱為“Transitional Period”,Fender的logo也從細字的“spaghetti logo”換為粗字的商標。而Leo Fender本人也在所有權/經營權轉換後擔任Fender的設計開發工程師直到約1968年。

文字:Steve

前一篇文章小野洋子、碧玉三月起紐約MoMA「演出」
下一篇文章Ryan Adams 新單曲〈No Shadow〉請來強尼戴普彈吉他
Steve 老狗
我是個吉他手,而且是個對「Tone」很講究的吉他手。 「Tone」是音色,器材面代表樂手使用的器材所產生出來的音色,技巧面包含樂手對器材的知識,讓他/她可以用現有的器材,調出想要的「Tone」;樂手利用純熟的彈奏技巧,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音色。 「Tone」也是色調,居家裝潢,或是個人搭配,色調的調和與衝突都會創造出效果;「Tone」同時代表情緒,high tone時情緒昂揚,彷彿天底下沒有什麼事情是做不到的;情緒低落時,人會無精打采,情緒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我們應該多了解「Tone」,進而能控制它,而不是為它所左右。 「Tone On Tone」, 它原是一種同色調搭配的方式,但我想要傳達的是,在我有興趣與熟知的領域,透過知識、經驗、與心得的相互分享,提升我們控制或創造我們想要創造出效果的能力,讓我們與身邊的人都能總是情緒高昂,愉快的面對生活、控制生活、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