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知名音樂人黃凱宇(fish.the)的弟弟在其臉書發布了貼文,證實被譽為台灣「電音教授」的哥哥已在2月10日離開人世,而他也於貼文內寫道:「這是一則不幸的消息,fish.the 走了。希望他的朋友們能夠記得,他的某場表演,某段旋律,某個畫面,某句言語。」讓不少樂迷感到不捨。
▲ Photo Credit:Kai Huang。
見證了90年代至今的台灣音樂場景
相較於林強等台灣早期的電子音樂製作人,個性低調的黃凱宇或許沒那麼為普羅大眾所熟知,但早在大學時期,他就曾在樂團「青銅時代」擔任鍵盤手,後來,更在經典搖滾夜店 Roxy 擔任 DJ,並於各式夜間場所提供音樂服務,可說是台灣搖滾樂場景過渡至電子舞曲時代的見證者。
黃凱宇曾在《WONDER》的專訪中表示:「應徵 DJ 時,凌威(Roxy 老闆)問我聽什麼音樂,我就把他在電台常播的歌念了一遍,什麼 The Doors、Rolling Stones、Lou Reed 之類的。那時候放歌沒什麼特別的技術,只要不是一個樂風走太久,以及一首歌不要亂切,把 fade in 和 fade out 做好,唱盤轉到哪可以 play 就播了。」而他也笑道,「那個年代,Pub 很少有 DJ 在放電子音樂,我在 ROXY 偶爾播 Kraftwerk、Depeche Mode 時,就覺得凌威好像不是很高興。」
後來,他和從國外歸來的 DJ Ty 以及林強共同成立了「流体音樂」,並在1999年前後開始購置器材,嘗試自己製作音樂。當時的他們完成了不少令人感到熟悉的廣告配樂及電臺臺呼,像是從小吃到大的青箭口香糖、郵局以及 Asahi 啤酒的廣告配樂。而也是在這個時期,流体音樂為林強製作了一張專輯,只是後來不知道為何沒有順利發表。
▲ Photo Credit:Kai Huang。
創作出《千禧曼波》配樂的電子音樂藏鏡人
2000年左右,侯孝賢導演拍攝了電影《千禧曼波》,找來日本電影配樂家與導演半野喜弘來製作配樂,但在樂曲完成後,卻覺得聽起來似乎哪裡不太對,於是轉而詢問林強有沒有什麼歌曲可用。林強拿出未發表專輯中的歌給侯導,恰巧與舒淇在天橋上的背影畫面相當相配,就此奠定了這部電影的聲音樣貌。
如今,在 Spotify 等音樂串流軟體點開《千禧曼波》的原聲帶頁面,裡頭的〈蛾撲火〉(A Moth Flies To The Fire)與〈聊天〉(A Chat)兩首歌曲,就是由林強和黃凱宇共同創作。只是由於當時侯孝賢的工作室急著要發行電影,沒問清楚版權細節,所以才都先用林強的名義代行。
而黃凱宇也曾回憶他在流体音樂時期,與林強共同工作的狀態,他表示,林強是一個「感覺派」的音樂創作者,而他自己則是「技術派」的信徒。因此在一起創作的時候,常常是由他負責編曲,而林強提供修改與調整的意見,雖然做事的方法不太相同,但確實是相當有趣的合作經驗。
三牲獻藝:只有台灣可以產出的全新樂種
後來,黃凱宇在收容無數台北邊緣音樂人的「地下社會」結識了音速死馬(Sonic Deadhorse)的鄭各均,並與知名音樂製作人柯智豪共同組成融合電子音樂與台灣廟宇元素的跨界團體「三牲獻藝」。他表示,他們三個人的組合其實就像 RGB 三原色,中間那個交集,是數位音樂工作軟體 Ableton。
2015年,首張同名專輯《三牲獻藝》正式發行,其後又陸續推出《中壇元帥》、《家將》、《八仙》等多張作品,並多次入圍了金音與金曲等重要獎項。在製作過程中,三人落實風土採集,四處尋找台灣廟宇文化中常見的聲音,並經由轉化、融合,製作出融合了在地文化靈魂的台灣專屬電子曲風,為既有的聲響找到截然不同的表現方式,也為現今已相當多元的音樂場景,再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今,這位見證台灣當代音樂場景發展、也培育出無數後進的「電音教授」已乘風而去,而我們除了能在如陳珊妮、拷秋勤、拍謝少年、1976等樂團及音樂人的悼文中看見其留下的巨大影響,也能從各式作品中聽見他對聲音可能性的嘗試、將其作為一門藝術探究的思考迴路,以及對電子音樂傾盡一生的愛。
文字整理:古家萱
文章轉載自:every little d.
🤘當搖滾成為救贖!樂手巢雜誌 Vol.19 特別報導「Green Day」歡迎收藏:
https://lihi.cc/baj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