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曲國際論壇》快速成長的配樂需求

0
592

logo_m

有沒有想像過,如果把音樂從所有影像中抽掉,會變成怎樣呢?

隨著多媒體發展,我們步入影像時代,電影、戲劇、動畫和廣告,到近年華語區興起的舞台劇、音樂劇…等實體演出,「配樂」都成為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以「快速成長的配樂需求」為主題,2016金曲國際論壇邀請資深音樂人「黃韻玲」擔任引言人,演講者為音樂製作人「陳建騏」、日本知名作曲家「川井憲次」,用在音樂界多年的經驗,分享配樂製作與近年的市場變化。

13508824_1767089436861530_1789650012201779836_n

【電影配樂經驗分享】

 川井憲次數年來參與上百部電影、動畫等作品,「配樂」對他來說沒有絕對,不同導演有不同作法,每個人想要呈現的意境都不一樣,而他習慣配合場景來做區分。一手包辦《葉問》三部曲配樂的川井,大多使用軟體Digital Performer來製作配樂,舉《葉問3》著名的電梯戰為例,葉問與老婆平緩地走進電梯,卻遇上敵人,打鬥結束後,葉問再牽起老婆的手離開電梯。

自場景能判斷,這段劇情情緒起伏為:平→起→平,有兩段轉折,剛開始用和緩的弦樂為基調,隨著敵人現身,節奏跟著改變加重,一層層堆疊上銅管、BASS低音、和聲,營造對戰時的激昂感,最後回歸起初簡單的弦樂。通常他會預留一、兩個小節,再協接其他音樂,轉換場景氣氛,並且要保持每個聲音的平衡性。

身為川井憲次的粉絲,陳建騏也推薦大家觀賞《攻殼機動隊》,電影巧妙結合日本民俗音樂、電子、搖滾等元素,為電影增添了不少亮點。


【劇場音樂發展】

許多人對陳建騏的印象在流行樂界,其實他是由劇場配樂出身,曾和無數的劇團合作,進而延伸觸角至廣告、電影與流行音樂。

近年音樂劇在台灣跟中國皆有蓬勃發展,主要為兩種輸入管道:引進國外音樂劇(邀演)、購買版權再做中文化,現在甚至無法滿足於國外音樂劇,開始製作原創音樂劇,像是人力飛行劇團推出的幾米音樂劇《向左走 向右走》,八年內共巡迴了66場,雖然不多,但以台灣劇場來說是非常好的成績。

這同時也是台灣劇場配樂與從業人員面臨的困境,台灣尚未有具規模的商業劇場,不能像國外音樂劇一樣有固定據點、完整設備可以演出(如:紐約百老匯),若有固定場地則能讓音樂劇的發展更加成熟。中國各大城市近年開始建構設備完善的劇場,既然劇場建立,勢必要有品質良好的戲劇,陳建騏認為劇團配樂人未來還是有其發展性。

劇場配樂相對來說自由度較高,可以放很多配樂人的想法進去。現在不少歌手會加入劇場演出,或許因為實體唱片的景氣,希望藉由不同媒介的合作增加曝光,是大家樂見的方式。

▼陳建騏與非常林奕華劇團合作戲劇《紅樓夢》,邀請歌手韋禮安演唱主題曲『似曾』並加入舞台劇演出。


【配樂預算與品質】

關於配樂製作費,在一部作品的預算中往往是最終考量,因此常為了節省預算而將公播費作為補償,削減音樂人的製作費用,相對出產的音樂品質自然無法達到最高。陳建騏提出新的合作思維,例如電影初期的製作費可以降低,作為共同投資的方式,若票房起升就可以獲得分紅,如果一開始就談好既定的合約,對創作人來說相對公平,另外有關配樂人在電視廣告、網路廣告的費用分配,同樣是需要再被討論、保障的議題。

台灣人有時未起步就先綁手綁腳,把自己限制在框架內。

陳建騏舉布袋戲電影《奇人密碼》為例,公司相當注重配樂品質,電影的交響樂、混音、動畫全為本土製作,還奪得今年金曲最佳演奏錄音專輯獎,他相信只要有心投入資源,台灣也可以做出良好品質的原創作品。無論是音樂劇場地大小、電影預算高低,最終仍要回歸到音樂的本質,如何製作出優秀的作品讓觀眾買單,才是最關鍵的事。


文字整理:Yeida/樂手巢編輯部

部分資料來源:GMA金曲國際音樂節

金曲國際論壇》1+1ᐳ2 音樂結合品牌帶來的創意與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