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現代廣告之父的 David Ogilvy曾說過一句話:「廣告並不邪惡,除非它廣告的東西是邪惡。」所以當廣告主題是吉他時,你怎能不愛它們呢?
從開始彈吉他以來,我就很熱衷收集樂器雜誌上的剪報跟樂器產品型錄、介紹書籍;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分享一些有的樂器廣告吧!
Bob Perine的難分難捨企劃
60年代是Fender吉他品牌快速成長的黃金時代,當時流行音樂、廣播電台迅速發展,Fender工廠產能也大幅擴充。設計師/攝影師 Bob Perine在 1957-1969年間,為Fender規劃了一系列新潮又有創意的廣告企劃,讓 Fender的品牌形象得到當時年輕人的喜愛;其中最有名的一系列企劃就是 “You Won’t part with yours either” (你也會離不開你的Fender吉他!)
Perine拍攝了一系列衝浪(60年代也是Surf Rock崛起的時代)、跳傘、開飛機、騎越野摩托車等極限運動型照片;也拍了一系列生活型照片:像是在髮廊理頭髮、開車、牛仔來到都市、搭公車等,共通特點都是主角身上背著一把Fender電吉他,以及海報上的一行廣告標語:「你也會跟你的Fender難分難捨!」
Taylor Baby Taylor吉他:拒絕長大的小吉他
記得妹妹剛要買第一把吉他時,想找一把好彈又好帶的吉他;那時候 Taylor吉他剛在1996年推出新系列旅行吉他 “Baby Taylor” 和 “Big Baby”沒多久,主打市場是青少年以及想要有一把輕便好攜帶吉他的玩家。我在吉他雜誌上看到Baby Taylor的廣告,廣告裡寫著:「有些人說它是縮小版的Taylor吉他,但是我們認為它是一把拒絕長大的吉他。」
這個「拒絕長大的吉他」的擬人化視角,實在是有點壞壞惹人愛,總之後來我們就真的買了一把 Baby Taylor啦。
Baby Taylor的另外一個廣告版本是以旅行者的角度,寫著:
- 旅行用牙膏
- 旅行用體香劑
- 旅行小吉他
看來你已經準備好可以出門囉!
Gibson標語/象徵系列
Gibson吉他強調美國手工製造,在1983年曾設計這則平面廣告。
「由美國製造,讓全世界彈奏」
還有一系列類比象徵型的廣告:
以及90年代的“Only a Gibson is Good Enough” (只有Gibson吉他才夠好)以及短暫的 “This is my guitar” (這是我的吉他)企劃。
2000年初也推出了一系列標語型廣告。
藍調吉他之王 B.B. King曾在歌曲Lucille(他擁有的Gibson吉他暱稱)中唱道「你可以說,是Lucille帶給我名氣。」2003年這支廣告大概也有部分是向這故事致敬。
「彈奏Gibson吉他能帶給你名氣跟金錢嗎?看你怎麼定義名氣跟金錢。」
吉他英雄的芬蘭語怎麼說?
但是不得不說,賣樂器跟賣球鞋最快的方式,還是把吉他英雄跟明星球員搬出來;90年代Nuno Bettencourt帥到可以讓鏡頭爆裂的時候,只要他背著Washburn 吉他出來,N系列就大熱銷;在眾多名人背書(背吉他)型的廣告裡,除了明星魅力之外,也是會有一些有趣的廣告。
像是芬蘭黑死金屬樂團 Children of Bodom的主唱/主奏吉他手 Alexi Laiho,以穿透的黑死唱腔跟紮實速彈刷扣功力著稱,他所代言的DR弦,就刊過一則讓人會心一笑的廣告:「你要怎麼用芬蘭語說『吉他英雄?』答案:Alexi Laiho」
跟比基尼女郎說掰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4月初,吉他雜誌界悄悄宣布了一個決定,他們決定取消近30年來以比基尼女郎拍攝年度產品圖鑒的傳統。出版商說:「我們希望顧及並多接觸女性讀者。我們跟其他吉他媒體一樣,可以做得更好。一直以來這種呈現方式有點像是男孩俱樂部的概念。我們決定在今年開始漸漸做出改變。」
根據Music Trades 產業雜誌數據顯示,這十年來吉他銷量大致呈現下滑,短期內也難有復甦跡象;但是這些有創意的廣告還是會讓人記憶猶新,讓人記起那年寒假卯起來打工存錢想買的那把吉他啊!
【延伸閱讀】:嗨!1940年代GIBSON吉他的女製琴師們!
文章:Hyp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