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第一次聽到Oasis的《(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專輯時,應該是準備高中聯考的那個夏天。
那時候最喜歡的是專輯裡的最後一首歌:〈Champagne Supernova〉。
每當歌曲一開頭,滿是泡沫的海水湧上沙灘又退去的聲響從耳機裡傳來,心情就會跟著漸漸安靜下來,眼前那些 X 來 Y 去的方程式跟遙遠的文史地理,好像也慢慢的沉澱在紙張上;找到它們該安身立命的所在。
然後時間就這麼前進快轉了十幾年。直到今年初規劃著倫敦旅行時,打算走訪一些跟音樂有關的地點,做功課時想起曾在網路上看過有人很有創意的利用 Google 街景合成了很多經典專輯封面;就這麼找著找著,那年夏天的 What’s the Story 又出現在眼前。
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
當初 Oasis 和封面設計師 Brian Cannon 選定位於 SOHO 區的 Berwick 街取景,是因為那裡是許多唱片公司、獨立廠牌和唱片行林立的知名唱片街;但是經過了20年,許多街景都已經改變。
呼!於是先在網路上收集了大概資料後,開始以專輯封面出現的幾棟建築樣貌在 Google 街景上交叉比對:
- 遠方左邊的圓屋頂
- 遠方右邊的建築
- 路燈的位置
- 近景左邊的建築配色跟窗戶形狀
- 近景右邊的建築配色
最後終於找到了專輯封面拍攝的位址:80 Berwick St, Soho, London, UK
實際走上 Berwick 街的那天傍晚,原本兩側林立的唱片行和獨立廠牌已所剩不多, 被牙醫診所、果汁店、咖啡店、小餐館和裝修公司取代;在這條行人稀稀落落陽光難以灑落進來的街道上,二十年前綻放了綠洲最美麗的的晨光榮耀。
天色漸暗回到落腳的短期公寓裡,一邊重新聽著專輯,一邊端詳著 CD 封面;那年夏天的錄音帶卡匣早就不知道收在哪個箱子裡了。就在那時候,才突然發現到⋯⋯呃。我忘了有封面就有封底耶⋯⋯哈。真的是 What’s the Story… 我搞了什麼飛機啊!
幸好同行友人立刻突破盲點說:「按照封面封底翻轉過來的邏輯⋯⋯應該就只是同一個地點,相機轉身取景而已。」哈哈。靈光乍現的一刻,我又忍不住 Google 街景比對了一下:咦!真的耶!
所以隔天出門又特別繞過去 Berwick 街,把封底也帶回來了。噗⋯⋯
Berwick Street 兩三事
▲ 在80年代,Berwick Street 是黑膠唱片收集迷們的天堂,人們給它取了個可愛的暱稱叫「黑膠唱片的金磚道」,至今仍有不少重要的獨立唱片行像是 Reckless Records 位在那一帶。
▲ Ian Brown 在他2001年的 〈F.E.A.R.〉 MV裡,慵懶的在下著細雨的 Berwick 街區倒著騎腳踏車。
▲1 960年代,住在 Berwick 街上有一位名叫 Raye du Val 的鼓手,創下了連續打鼓馬拉松的記錄—他持續打鼓100小時1分鐘15秒!雖然這個紀錄在保持了十年後又被打破了。(究竟是怎麼辦到的⋯⋯也不用上廁所嗎⋯⋯)
▲ 1964年,17歲的 David Bowie ,跟著他當時的樂團 Dave Jones and The King Bees 在附近的 live house 演出。
▲ 時間再快轉到 David Bowie 初試啼聲的兩百年前:1764年;當時年僅八歲的莫札特跟著家人短暫旅居倫敦,並常常在臨街極負盛名的 Hickford’s Room 演出,同時也在那段旅居歲月寫下了他的第一部交響曲!
好的,所以下次造訪倫敦時,不妨也到 Berwick Street 走走,看看那些美麗的晨光榮耀!
地址資訊:80 Berwick St, Soho, London, UK
【關於作者】
海棻(Hyphen,讀音類似:嗨!粉!) 熱愛音樂的文字創作者及音樂人,除了寫文章、創作音樂、擔任樂手和執行腦袋裡一堆怪點子之外,也翻譯多本書籍、為許多獨立音樂人錄音、混音;並在草莓救星樂團擔任貝斯手跟講企劃(氣話)的人。
延伸閱讀:GOOGLE帶你到披頭四的ABBEY ROAD錄音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