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製人聲 Vocal 一直都是音樂製作很重要的一環,許多流行音樂製作人及混音師也喜歡戲稱 Vocal Track為 “the Money Channel” ,意味著好的 Vocal 負擔著一首歌的成敗。
注意人聲是否 overloaded
沒有人不喜歡 Distortion 的效果,各種類比器材的不同 Saturation 程度也被視為是有個性的染色;只是在錄製人聲的時候,除非是刻意在錄音時就想錄製失真 Vocal 效果,否則即使現在有 iZotope RX 等修復軟體,超載的人聲還是像超載的人生一樣難以修補。
製作人 Ben Lindell (合作藝人有50 Cent, MGMT, Chromeo.) 提到了幾種發生在不同階段的常見錄音失真狀況:
- 鐵肺歌手可能會讓麥克風的震膜產生失真
- 在麥克風前級推太多 Gain,會讓訊號過度染色
- 壓縮器或是 Limiter 沒有設定正確也會增加失真
- 進到Converter (類比數位轉換器)的訊號過大,也會增加 Clipping。
如何避免錄製 Vocal 失真?
如果在正式錄音前就發現有 Vocal 失真的狀況, Lindell 建議最快的解決方式是往訊號流源頭追溯發生Distortion的階段,以他自己常用的錄音訊號流來說通常是:
麥克風–麥克風前級–壓縮器–Converter–DAW
- 如果訊號過大讓 Converter產生失真,他就將壓縮器的 Output Level 降低
- 如果聽起來還是失真,那可能進到 Compressor 的訊號就已經失真,它通常會暫時關掉 Compressor 確認,或是將 compressor 的上一階段訊號流,也就是麥克風前級的 Gain 調小。
- 如果還是聽到失真,那有可能麥克風本身就已經過載了,那就啟用麥克風上的 Pad 功能,或是直接換一支可以承受更大音壓的麥克風。
如果Vocal已經 distorted…
如果錄製出來的 Vocal 已經失真,那就端看失真狀況是否與整首歌 production 是否能搭配,有時候些微的失真能夠增加Vocal的個性;但是如果過度失真的 Vocal,要把它修復成乾淨的 Vocal 就像是要把熟飯回復成生米一樣,是不可能的。
Lindell 分享了他處理失真 Vocal的做法:
- 重錄:如果說失真的狀況無法接受,那也就只能請歌手再錄製一次。
2.增加更多的 Distortion 效果。 Distortion 是非常大膽直接的音色效果,可以戲劇性的改變 Vocal的感覺,當重錄不是選項時, Lindell 通常會選擇直接加更多 Distortion 效果,讓它變成刻意設定的 production 音色選擇。
- 用 EQ Filter: 在高頻跟低頻上 Filter 掉一些頻率可以修飾掉最刺耳的失真頻段。
除了注意人聲是否失真之外,著有 “Music Producer’s Handbook” “The Mixing Engineer’s Handbook” 等暢銷音樂製作書籍的 Bobby Owsinski 也列出了錄製人聲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 歌手耳機裡的監聽音量是否合適?
如果說背景音樂太大聲,歌手為了要聽到自己,唱歌可能會過度用力或是音調偏高;但是如果音樂太小聲,歌手可能又會唱的太保守;在錄音時要與歌手確認合適的音量比例,也可選擇性的把一些音軌調小甚至 Mute掉。 - 歌手的 Vocal 是否要送一些空間 Reverb 或是 Delay 在他的監聽Mix裡?適度的空間效果可以幫助歌手唱得更自然,但是過多空間效果容易讓歌手失去判斷。
- 環境是否舒適?有些歌手喜歡很明亮的照明,有些則是在昏暗的燈光裡比較自在,盡可能營造舒服的錄音環境,幫助歌手進入歌曲中。
- 控制室裡的 Talkback 麥克風是否有開啟呢?在錄製不同 Takes 之間的空檔中,若耳機傳來的是無止境的沈默或是斷斷續續的空白,常會讓歌手感到焦慮。
除此之外,很多時候當錄了完美的 Take 後,再回放時才發現 Click 串音也錄進去了,那真的會是驚悚的瞬間,所以也要記得檢查麥克風是否也會錄到耳機裡傳出的聲音?如果耳機聆聽音量很大,或是歌手聲音相對小,或是錄製編曲較安靜的歌,很可能會讓音樂或是節拍器的 Click 竄出耳機,被靈敏的錄音室麥克風捕捉下來,也會造成 Editing 跟混音時的困擾。在錄音時發現串音問題可以調整耳機裡的監聽音量、背景音樂或是Click的音量,或是考慮換封閉性更強的耳機 (但是耳機如果太緊,有些歌手也會不太習慣,也可能會影響音準跟表現)
參考資料:Puremix、Bobby Owsinski
文字:Hyp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