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創作人10】專訪|二手唱片開始的音樂記憶──爵士歌者詹小櫟

0
550

啟蒙音樂元件:被打洞的唱片們

詹小櫟最早學小提琴,卻愛上唱歌,後來轉而尋找老師學習美聲唱法,出身台灣的歌手齊秦、蘇芮、辛曉琪、羅大佑都是她接觸音樂的源頭、她現在還是喜歡跟著迷的歌曲。她跟外來音樂的相遇卻是來自路邊攤一張一張打了洞的CD:「當年去北京的時候,曾在雅寶路的地攤上找到打過洞的二手CD(被海關扣下丟棄、無法販售的進口商品),但還可以聽,便帶了很多回家,當時網路不發達,沒那麼多機會找到更多海外音樂,所以那是我最早受音樂感染的時期,後來才知道那就是爵士樂。」

IMG_1228

從音樂感受情感

那些唱片成了她久遠以來的音樂回憶,而因為啟蒙自學習小提琴,詹小櫟對音色和旋律都敏感,如果真要選擇,她覺得不可或缺的音樂物件則是樂譜,因為練團和演出之前都需要練習,能夠跟樂團好好溝通、上台前準備給樂團、核對或練習,都是功夫。

IMG_0632

對於現代音樂接觸漸加深、加以專業的古典美聲唱法,舞台後的練習,詹小櫟於《中國好聲音》中,是周杰倫的學員,漸被知悉,也一路堅持自己喜歡的爵士樂。

詹小櫟應該算是安靜的歌手,訪談時淡淡談論,看得見眼中的心意,所以面對提問也靜靜聽。她聽各種音樂,音樂裡也帶著一股詩意,可能像她欣賞的加拿大女歌手Shirley Horn(雪莉•霍恩)的歌,總在講故事,每首歌都是詩。

而她初步打進台灣市場的首張專輯《爵覺》也是故事,放入人們不願談的、以環境問題為歌名的〈霾〉,而她所指的不是眼見的霾,音樂更輕巧歡快,取用來自南美洲古巴BOLENO的節奏型態,事實上歌曲寫的是生活於環境當下的壓力,所帶來的「心霾」,這曲風和直入心底的情緒反差,也正好是北京歌迷中最受歡迎的歌曲。「因為我在北京生活,天氣是熱門話題,我又生活在這環境下,但我要說的其實是人們壓力或心情上的霾,期待一種啟發,可以找到調和的方式。」

詹小櫟習慣反復哼唱,隨手記憶旋律,然後創作時思索生命中的遇見,編排成心儀的詩句。她也告訴我們KKBOX上成績極佳的歌曲、台灣歌迷最喜歡的〈不眠〉,實際上靈感來自2013年的四川雅安地震,「我一直在想,災難帶給人們的痛苦跟哀傷我相信這痛苦是我沒辦法想像的。」透過廣大的場景描述自然與人之間的深刻影響,除了祈福以外,也期望能和自然共處。

IMG_1018

這是成篇她用音樂寫下的體貼心意。

 

文字:謝濬如Nana

攝影:許庭維Yeida

部分圖片來源:Sony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