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灘地浪人(The Muddy Basin Ramblers)憑藉與「洋蔥設計」合作的專輯裝幀——2013年《寶島賣藥秀 Formosa Medicine Show》的藥包概念、2018年《擒虎記 Hold That Tiger》的金紙意象、2024年《壺罐樂隊百萬富翁 Jug Band Millionaire》的樂譜書主題,三次入圍葛萊美最佳唱片包裝設計獎。洋蔥設計共同創辦人黃家賢(Andrew Wong)笑著說,自己都是入圍後才知道原來樂團有報名葛萊美,也為「同一個樂團有三張唱片入圍葛萊美」開心不已。
洋蔥設計的作風總是重概念、勤考究,視覺呈現精緻扎實、不拘一格,一身硬功夫的熱情設計師卻常保謙虛,Andrew 操持粵語腔說:「我覺得這種好運不可能再有了!我告訴自己千萬不要期待,不然壓力就太大了,可能做第四張時就變得很患得患失,擔心會不會入圍或者是得獎什麼的,讓為音樂做設計這種享受反而變成一種壓力。」
▲ 泥灘地浪人第五張專輯《壺罐樂隊百萬富翁 Jug Band Millionaire》於2024年發行,由洋蔥設計黃家賢 Andrew Wong、葉昶利 Julie Yeh 共同操刀專輯裝幀,並第三度入圍葛萊美最佳唱片包裝設計獎。
Jug band 文化,克難卻自得其樂
2003年創立的泥灘地浪人是台灣極罕見且穩定創作的 Jug band,主要由扎根台灣的英美籍音樂愛好者組成。Jug band 亦即壺罐樂隊、即興罈罐樂隊、克難樂團,源自1920、1930年代美國南方的非裔族群,樂音除了演奏口琴、卡祖笛、曼陀林等傳統樂器,同時就地取材,運用陶罐、洗衣盆、洗衣板、拖把、湯匙等生活日用品自製樂器,共創獨樹一格的不插電鄉村、藍調及爵士音樂。
泥灘地浪人嚮往這種老派的美式音樂文化,因此也繼承自己 DIY 動手做樂器的精神,演奏早期藍調、搖擺爵士、藍草和弦樂隊提琴音樂,並融入多元族群文化,如台灣原住民、廟宇、那卡西、客家民謠、琵琶、沖繩三弦等元素,迄今共發行五張專輯。
懷舊老靈魂,吉他手出身的設計人
洋蔥設計早期以科技公司商業案居多,近年來以專輯裝幀、音樂祭視覺、第58屆金鐘獎主視覺、生活風格雜誌等藝文類設計引起關注,也為文化圈注入一股新鮮的活力。洋蔥設計能切中主題核心、激起文藝青年的共鳴,一方面是重視提取概念,另一方面也和 Andrew 熱愛音樂、具吉他手背景有關。
「因為我自己本身就是以前有玩音樂嘛,聽音樂很多年的,所以我就對音樂的東西特別有興趣。」Andrew 青年時期熱愛英搖(Britpop)、油漬搖滾(Grunge)和 Tom Waits、Stevie ray Vaughan、Led Zeppelin、Deep Purple 等搖滾樂手/團,在美國和台灣都有組過樂團。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約十年前,他在擔任巴西瓦里吉他手期間結識泥灘地浪人團長 David(陳思銘)。David 父母是台灣人,在 Ohio 長大,那次以藍調吉他手身分支援巴西瓦里在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的演出,也種下雙方合作的契機。
「我很喜歡維多利亞風和 Art Deco(裝飾藝術),但是來台灣後沒有機會玩這種東西(前些年台灣風行極簡設計,懷舊美學唯有昭和風格比較有發展)。泥灘地浪人全部都是做1920、1930年代的音樂,也很少人玩這時期的音樂,跟我喜歡的東西很搭,所以我就送 David 一本我們自己做的懷舊風年曆,雙方一拍即合!」
▲ Andrew(右)於香港出生,25歲赴美國休士頓大學主修平面設計與字體設計,曾在美國、香港從事設計工作,1999年與合夥人王慧娟共同創辦洋蔥設計,曾任巴西瓦里吉他手。
原汁原味,考究復刻同時代樂譜書
由於《壺罐樂隊百萬富翁》以翻唱、改編經典作品為特色,所以 Andrew 與另一位設計師葉昶利 Julie Yeh 提出1930年代的 sheet music(樂譜書)概念來呼應「重新詮釋」之專輯本質。延續裝飾元素豐富、版面飽滿的懷舊風情,《壺罐樂隊百萬富翁》以33頁正方形樂譜書形式呈現,內容涵蓋歌曲、樂譜、自製樂器說明書、廣告與歷史軼聞,字體和插圖具古樸的裝飾藝術感,參考素材主要來自美國圖書館的線上資源。
為了讓觀者一眼就能 get 到哏,兩位設計師大量考究樂譜書,深度研究後,他們發現樂譜書普遍具備手繪封面、人物剪影、月亮、棕櫚樹、草地、光影等效果,更體悟這些元素不只是為了「好看」而已,事實上還有更實際的設計考量,好比畫剪影會比畫人像更快速簡單,留白的區塊直接加月亮馬上就能營造出浪漫氛圍,因此他們在填補封面空白時也發揮巧思,畫了一道「任意門」讓 David 穿越時空。
▲ 泥灘地浪人《壺罐樂隊百萬富翁》專輯裝幀以20世紀早期樂譜書為設計概念,封面漢字參考魏碑體,以手繪風呈現。
滿版設計在《壺罐樂隊百萬富翁》不只是一種美感追求,更反映出樂譜書的「廣告」效益。David 與 Andrew 分享他的觀察,樂譜書的本質是一種價格低廉、用途廣泛的印刷品,其內頁常見大量促銷廣告,以直白且吸睛的廣告文案推銷出版商的其他產品。洋蔥設計於是挪用圖文風格,創作一系列虛實交錯的廣告,包括泥灘地浪人的專輯列表、自製樂器方法、印刷廠與洋蔥設計的公司聯絡資訊等,將留白的版面全部填滿,還原20世紀早期的商業化極繁美學,並賦予濃濃的探索趣味。
▲ 內頁廣告虛實交錯,穿插設計師精心埋藏的笑哏。
值得一提的是文字設計與排版,主修字體設計的 Andrew 指出,20世紀早期的印刷字富有裝飾性,這是因為當時印刷術還不夠發達,手繪文字常模仿西方古典的裝飾性手法,如添加陰影、框線以製造立體感。團隊在規劃中文字體時,特別下苦心尋找契合英文字體的風格,最後在民初、昭和時期的外來商品包裝和唐人街文化找到靈感,內頁中文選用浙江民間書刻字體,封底採取中英文合併的排法,營造出很豐富、飽滿的版面結構。
▲ 封底以中英文合排製造滿版效果。
當許多台灣設計師基於追求乾淨的極簡風,偏好用英文字做設計,或是仿照成外文字形構、將中文刻意縮小,Andrew 坦承他在設計專輯時也遇到漢字排版不易的問題,因此他花費大量時間心力研究各種漢字排版方法,絕不輕言退縮。
「我覺得做設計要誠實了!既然我們是為華文世界做設計,就要老老實實地面對問題。我有一次碰到一位新加坡的 designer,英文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而他是華人,他就跟我講:『唉呦~很羨慕你們台灣設計師耶,因為你們有中文,還有英文,排起來很豐富!』所以對不同文化的人來講,或許版面兼有中英文、直排和橫排,會更有趣噢!」
其他有趣的細節安排還有延續早期不完美的印刷技術特質,雙色印刷並通過不同油墨比例創造多層次色階;邊緣細節採用裁切刀模製造斑駁破裂效果;樂團合照則運用 Photoshop 的 AI 將方塊座椅改成橡木桶;光碟包裝則模擬老牌吉他琴弦袋風格,用有100多年歷史的活版印刷機模擬凸版印刷圓盤機效果。
▲ 團照用 AI 將方塊座椅置換成橡木桶。
▲ 光碟包裝模擬吉他弦包裝袋。
設計無悔,不惜時間成本做研究
回溯《壺罐樂隊百萬富翁》的設計點滴,Andrew 表示團隊花費最久的時間研究與消化歷史,建議設計人建立蒐集素材的習慣,不然等到要動工時才開始找資料就來不及了!
「我可能是台灣玩最多,也最熟悉懷舊風的設計師,因為我由衷喜歡懷舊設計,也長期蒐集老物,像是去泰國洽圖洽(Chatuchak)週末市集尋寶、買各種舊書和老報紙,甚至是不同樣式的金紙。」他忽然長嘆一口氣,感嘆玩復古、懷舊風真的很耗費時間心力、不符成本,「概念很確定,但是要『怎麼做』我覺得真是困難!要怎麼放、放多少資訊,是非常燒腦又複雜的過程。」
不過 Andrew 馬上又提振士氣、回歸理想地說,能燃燒熱情做設計,就是一種自我滿足的過程,「所以我們玩得很開心,就做自己很爽的!」
▲ Andrew 不知是不是愛開玩笑,設計師個人照也提供了一張剪影風的背光照,這吉他手的架勢還不賴吧!
撰文:蔡舒湉 Lala
資料協力:洋蔥設計
🐕🦺女孩男孩一起來!樂手巢雜誌 Vol.22 給你滿滿的 Blur
https://lihi.cc/PQ1D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