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組獨立樂團以詩入歌,草莓救星 x 緩緩Huan Huan x OVDS x 庵心自在所跨界共譜「聽見零雨」

0
67

以詩作入歌,或許在中西方文化都不是一件罕見的創作形式,但是「目宿媒體」卻讓台灣的現代詩突破了文本的界線,讓詩人的詩作成為企劃主角、透過音樂改編進入更多人的場域。

「聽見零雨」便是以台灣當代重要詩人「零雨」的作品作為企劃主軸,除了找來金曲獎歌手羅思容主創並改編〈女兒〉組詩,發行實體專輯《女兒的九十九種藍》外,更邀來風格各異的四組獨立樂團草莓救星、緩緩Huan Huan、OVDS、庵心自在所,改編零雨不同主題的作品,帶給讀者與樂迷截然不同的聽覺感受。

〈頭城——悼F〉:謝謝旅途愉快——草莓救星的溫暖祝福

最先釋出的單曲〈頭城——悼F〉,由帶有電子合成器音色的民謠樂團「草莓救星」詮釋,這首將「離別」比喻為一段火車旅程的詩作。

沿著東北角的海岸線,火車伴隨初夏的落日緩緩前行;途中的蟬鳴與浪潮、龜山島淺淺的呼吸、列車長輕聲的一句「謝謝」,詩中細膩的畫面與聲響,共同烘托出一種溫暖、平靜、迷幻,卻又沉重的氛圍。這讓主唱腊筆聯想到了宮澤賢治的《銀河鐵道之夜》,好似一趟通往另一個世界的旅程,「對我們來說,這首詩是一列共同搭乘的火車,雖然每個人心中浮現的風景與情感不盡相同,但都在同一條軌道上前行,帶著懷念與祝福。」

而因為詩的結構如同火車般直線推進,隨著列車穿越隧道、風景轉換,心情也跟著起伏,草莓救星試圖在音樂中營造出像詩裡寫的「薄霧剛被洗掉」般,有種迷霧朦朧卻漸漸清朗的感覺,所以編曲時,團員們也不斷思考如何捕捉這些場景的切換。

「詩詞的結構和歌詞不一樣,它沒有副歌或重複的段落,就像火車一直往前行。所以我們在編曲時,嘗試各種和弦進行與轉折,一小節一小節去思考怎麼推進。」吉他手 ARNY、和吉他兼貝斯手海棻選用了不同音色,讓聲場更顯寬廣;鼓手滾滾設計的節奏,有些刻意模仿鐵軌聲響,甚至加上 reverse 的反向播放效果,營造出「穿越隧道、瞬間被黑暗吞噬」的感覺。

延伸閱讀:去黑暗地帶觸碰新存在,翻拍邪典《Suspiria》讓 Thom Yorke 第一次點頭做配樂

情緒與聲響堆疊至最高點後,樂器卻緩緩退去,以平原式的舒展收尾。隨著不斷重複的歌詞「謝謝,旅途愉快」,原本凝重的氛圍逐漸轉化為明亮與祝福。這樣的處理,與原詩「悼念」的基調有所不同——歌曲最終走向釋然與溫柔的放下。

「因為剪票之後,我們的旅程仍在繼續,身邊還有重要的人同行。所以在創作這首歌時,也自然投射到自己對已離開親友的思念與祝福。除了懷念,我們更希望他們的旅程是自由而美好的。」草莓救星將詩句融入自身的人生經驗,以音樂給出了獨特的詮釋。

〈缺口——寄W〉:在那裡閃閃發光——緩緩Huan Huan 以炸開的電吉他表達對溝通的渴望

第二首釋出的單曲〈缺口——寄W〉,邀來具後搖特色的獨立樂團「緩緩Huan Huan」合作,探討語言的限制與溝通的難題。

與草莓救星的〈頭城——悼F〉相似,歌曲末段同樣重複了詩句中的一個段落「在那裡閃閃發光」,是因為主唱 Coco 認為:「這一句文字非常具有畫面感,這個『閃閃發光』可以是任何事物,也象徵著溝通的渴望與光明的一面。」

而器樂的編排,則在吉他手包子與貝斯手石頭巧妙地設計下,以強烈的電吉他聲響,宛如洪水猛獸般,營造出與前半段截然不同的激昂情緒,「因為言語與溝通的限制,常常帶來無力感,而這份無力若長久累積,或許會爆發成一股極為強烈的狂暴,就像是用盡全身力氣,拚命向著溝通與表達的渴望攀爬。」

回想最初收到詩作時,緩緩Huan Huan 並未刻意思考要如何將自身風格融入,而是先根據詩的氣息譜出旋律,再進一步構思編曲。對於包子來說,這首詩彷彿讓人置身於末日的荒廢機械城市;鼓手一珍則聯想到冷色調、充滿未來感的科幻電影;Coco 則看見深海裡的大鯨魚悠游於頭頂。

即使每個人的畫面不同,但當 Coco 交出兩個不同版本的作曲時,所有團員的感官自然而然地認定:這首詩的氣質與意境,最契合現在的風格,「於是,在編曲時,我們特意放大了演奏的層次、速度與情緒落差,營造出一幕又一幕富有劇場張力的畫面。」對團員們來說,是一段充滿挑戰、卻同時極具趣味的創作旅程。

〈特技家族〉:特技動作背後的隱喻——OVDS 延伸出跨越世代的觀感共鳴

以特技動作隱喻群體框架限制的系列組詩〈特技家族〉,找來由主唱孝君、主唱 Kalis、吉他手小亨、鼓手 S.D 小恐龍、合成器手兼團長 KITrust 組成的台灣電子搖滾樂團「OVDS」,以饒舌與電子樂風演繹。

〈特技家族〉一共分為九節,詩句以各種特技動作營造畫面張力,在初次看到詩作時,OVDS 的團員們有著截然不同的畫面感,孝君腦海中浮現出電影《全面啟動》裡,夢境中環境變化的動態場面;而喜歡蝙蝠俠的 Kalis 則想到「飛天格雷森家族」,也就是其中角色羅賓所屬的特技團。

兩人在瞠目於生動文字的同時,也不由得反思特技動作與器材所隱含的意義,「像是第九節裡的『繩子』,可以是想抓住的依靠,也可以是自己附加的束縛;棍子是代表威權,抑或是市井小民安身立命的支點?」

在創作〈特技家族〉時,OVDS 剛好完成第三張專輯《給孤獨園》,對於零雨在詩作中的情感描繪、視角轉換與解構方式相當共感,「尤其是詩裡也有嗅到『孤獨』與『微光』這兩個 OVDS 沒有離開過的內核。」

也因此,相對於從零開始的創作,OVDS 認為,這次的創作僅僅是透過自身的經驗和審美去建構一個具體的聲音空間,把詩句一片一片地放進去後,經過幾次解構、重建的過程,設計出作品最後的全貌,「如何將詩作本身的意念,延伸出詩作本自具足的生命力,讓矛盾與苦難在不同的時代下,都能動盪出足跨越種種觀感的共鳴,這才會是完成這首任務的最大成就。」


▲ 〈特技家族〉將於9月26日上架串流,並同步公開 MV。

〈槿花〉:所謂的成功?——庵心自在所以閩南語賦予新的文化背景

以詼諧筆觸描繪了社會對「成功」的過度追逐的〈槿花〉,則邀請到全閩南語創作的藍調雷鬼樂團「庵心自在所」參與。主唱兼吉他手賴Q、鼓手 Robert、吉他手俊安、貝斯手至雋等四人,也不意外地把這首中文詩作,改寫成一首閩南語歌曲。

團員們回憶起初次讀到作品時,「眼前出現了一棟頹廢的建築大樓,黃昏的夕陽灑落在一位穿戴禮帽的正裝紳士,正穿越場景走在人生的道路上。」華麗的衣裳與周遭景象似乎格格不入,但正因這份突兀,反而凸顯了世俗對成功所付出的辛勞與代價,也讓人不禁思考:這樣的成功,究竟是否值得?

〈槿花〉原本以中文書寫,對一向以閩南語創作的庵心自在所來說,並沒有因為如此就預先設定明確的方向。「從動機的發想,到作品完成,其實一直在調整,我們沒有預設這朵槿花該長成什麼模樣。」樂團成員坦言,在改編過程中並未遇到太多困難,反而意外發現,「閩南語似乎賦予了這首詩另一種文化背景。」


▲ 〈槿花〉將於10月9日上架串流,並同步公開 MV。

四首詩作、四首歌曲,以詩與音樂的結合連結新舊世代

音樂與文學作品往往映照著當代的社會與文化。目宿媒體透過邀集四組音樂人,重新演繹零雨在二、三十年前創作的詩作,讓不同世代的聽眾再度被同樣的文字觸動,並從新的角度去思考與感受社會及價值觀的變遷,在時空交會之間開啟全新的共鳴。

撰文:祐子
圖片來源:目宿媒體

🫧「Smells Like… Spirit」樂手巢雜誌 VOL.23 探索自己的靈魂氣味
https://lihi.cc/8eDWP

收藏 Lana Del Rey 的神祕:《薇奧菈在草地嬉戲》寄愛與生命於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