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 35》金曲客語新星彭柏邑X林沛蕎,自己的路自己開,勤練底氣比天生才氣更重要!

0
566

一身水藍色的露肚靚裝,林沛蕎(Lulu Lin)的氣場就像採訪當下的芒種節氣,說起話來有盛夏的豪放明亮,唱起歌來一陣風雲一陣雨,是懂得營造氛圍懾人心魂的好手。彭柏邑(Boiii P)披上霧黑鬆垮的潮牌,蓬蓬的瀏海覆蓋少年氣的單眼皮,每次發言都伴隨扎實的分析,語速不疾不徐,令人眼睛一亮再亮。同樣入圍第35屆金曲獎客語獎項,她是第一次出專輯就殺進殿堂,他是拿過三次門票的老將,兩人臉上的新人靦腆都只有淡淡一抹,因為都已練功十幾年,展現的底氣絕對不比線上藝人弱。在各類型音樂兜兜轉轉之後,他們各自從母語文化端出新作,不求聽者語言共通,只願觸動直覺性的感動。


▲ 林沛蕎(左)憑首張客語專輯《Chill 幻》入圍第35屆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彭柏邑(右)憑《客耀》入圍最佳客語專輯獎。

自己的路自己開

林沛蕎累積12年駐唱經驗,也征戰過無數音樂比賽, 舞台臨場反應和歌唱技巧直逼爐火純青,但談起最難忘的演出經驗,客家千金卻把畫面拉到某個烈日炎炎的音樂節,野台下不見任何觀眾,唯有一片綠油油的西瓜田。「我的歌唱老師說,一個好歌手就算現場音響再爛,我們也要盡可能控制自己,維持一定的歌唱水準,不要被器材等外在因素影響。老師講的沒錯,我不能因為環境惡劣就唱不好,就算沒觀眾也能當作是練歌,沒什麼不好。」

她出身正宗音樂世家,爸爸是鍵盤手,媽媽官靈芝是金曲客語歌后,叔叔是台灣知名薩克斯風手蕭東山,爺爺是黑貓歌舞團成員,外公是歌仔戲團長,外婆是歌仔戲演員,家族三代都浸泡在音樂藝術中,影響她從幼稚園就熱愛唱歌,以音樂為志。

有唱功,但林沛蕎從不自我抬舉,也不想在訪談時攀附官靈芝的名氣,儘管媽媽是她的出道作《Chill 幻》的共同製作人(與電音製作人 DJ大衛)。她淡淡地說:「媽媽沒給我壓力,也沒阻止我進演藝圈,她支持我是因為她年輕時也走過這段路。外婆是保守的客家人,怕女孩子當歌手很辛苦,但後來外婆還是讓我媽放手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我媽很開明,也想要用一樣的想法支持我。」22歲時,她在母親友人的引介下獨自赴美國酒吧駐唱三個月,當時有老外告訴她:「沒想到華人可以把英文歌唱成這樣。」能獲得母語觀眾的認同,林沛蕎的實力可想而知。


▲ 林沛蕎2023年推出首張客語專輯《Chill 幻》,集結凃惠源、金木義則、電音製作人 DJ大衛、官靈芝、曾雅君、范曉萱等資深音樂人跨刀合作。

林沛蕎細數在專輯幫她跨刀的黃金陣容,講完「我的偶像小魔女范曉萱」,她忽然跳起來大呼:「還有他!還有我身旁這位新生代的優秀音樂人彭柏邑先生!」(彭柏邑臉紅尷尬地低語:聲音小一點⋯⋯)他們在第一屆全球客家流行音樂大賽相遇,林沛蕎認為彭柏邑的電音客家曲相當獨特又潮派,在此之前她也在串流聽過他的歌,「他曲編得很好,周遭的音樂人親友也推薦他。」

彭柏邑為林沛蕎編的〈光彩〉是一首獻給 LGBTQIA+ 社群的歌,畫面想像一個孩子躲在陰暗的角落,接著在歌曲最高潮的橋段大放異彩。彭柏邑說,這是一首有點 EDM 的歌,「她寫好、唱好後,就把 demo 給我自由發揮。」編曲只改了一版就定案,「她很喜歡有大 reverb 的東西,而且盡量不要用現實中聽得到的樂器,比如說我們的 tom-tom 不是用真的爵士鼓,每個音色都設計一個撞擊物的聲音。而且她的 vocal 很好聽,本身就具備各種技巧,所以不需要多做修飾,可以直接丟進 sample(取樣)機裡做出一個專屬於林沛蕎的樂器。」 

彭柏邑的 sample 手法在他的第三張客語專輯《客耀》中也有精彩的表現,他大量蒐集客語民謠作為編曲元素,「比如說我按一個 DO,就會演奏一段民謠,再思考可以怎麼樣切分,變成一段一般樂器無法演奏的旋律。」 

1995年生的他如今已為自己掙得詞曲創作者、編曲師、後製混音師、音樂製作人(嘻哈廠牌「逆流音樂」)等身分,他不拘一格的曲風與豐富的經驗深受自己的勤奮和意志力影響。一開始是被媽媽逼著練古典鋼琴,但練得索然無味,直到買來流行樂譜,才在周杰倫的作品中點燃對流行音樂的興趣,開始自彈自唱。「我會去買周杰倫的五線譜幫助我理解流行音樂的和弦架構,他的設計很有趣,有蠻多轉調、升 key,像〈黑色幽默〉就是在主歌進到副歌的時候換了一個 key,尾奏又做大量的轉調,歌曲的弦樂還會有一個副旋律。他把人聲也當作樂器的一部分,這對我後續的編曲之路有很大的幫助,唱腔可能也有點影響我。」


▲ 繼2021年《塹》、2022年《客氣》後,彭柏邑再憑2023年的《客耀》第三次入圍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獎。

不過彭柏邑卻對自己的唱功感到扼腕,惋惜三次入圍金曲都沒有最佳歌手獎項,他下定決心要好好找練唱老師。他坦然地說:「我的表演欲很強,但因為歌唱實力比較不好,以前在學校多半都是當 keyboard手,但是熱音社的電吉他一刷下去,別人都聽不到我彈什麼,我在舞台上很像是演默劇的,所以我18歲時就去考街頭藝人,在新竹東門圓環附近或是內灣觀光景點自彈自唱,民謠、五月天、陶喆的歌都有唱。」在街頭翻唱一陣子後,他也想唱自己的創作,MAC 電腦從此成為他的創作戰友。

要說真正讓彭柏邑進階的力量,其實是「分析與推敲」,他從 ONE OK ROCK 和聯合公園(Linkin Park)的作品認識搖滾樂的配置,Nu Metal 也啟發他只要充分 mix 不同元素,就可以在各種曲風中脫穎而出。「聯合公園讓我覺得很酷就是,有搖滾,又有饒舌。台灣現在流行808鼓點,常結合嘻哈跟 R&B,邊繞舌邊唱。或是 K-pop 會在短短的三分鐘內將雷鬼、搖滾、R&B 等曲風全部融合在一首歌裡面,像 BLACKPINK 的〈Shut Down〉把李斯特的鋼琴曲〈鐘〉當 riff 玩三拍的圓舞曲,但是做 TRAP 的編制。我聽一聽會去分析他們的編曲怎麼做,然後用 Logic Pro X 做 remake,仿制我喜歡的歌曲,從中建立基本的編曲認知。」

他總是積極為自己爭取舞台,好比在觀看2020年女團選秀節目《菱格世代DD52》後對舞曲產生興趣,毛遂自薦加入《原子少年》擔任音樂製作人,並音樂指導《未來少女》女團「幽靈水晶」。彭柏邑定義:「偶像就是賣一個大家沒有辦法實現的夢想(笑),美麗的臉蛋、美好的歌聲和舞蹈、完美的人設跟人品。大家愛看的是素人變成偶像的過程,空降的完全體反而不會那麼吸引大眾。」他最想合作的對象則是熊仔,欽佩熊仔也並非天生好歌嗓,但是「能用他的智商把專輯做得很吸引人,有技術性,又有流量。」

而像林沛蕎這樣有唱功的女子,她最欣賞 Adele、Lady GaGa 等西洋 diva,她會在聽歌過程分析歌手的技巧,並找歌唱老師持續精進歌唱的想法和技巧。好比她的 R&B 抒情曲〈對愛失望〉,整首歌音域大、主歌 key 偏低,所以講究鋪陳故事感,演唱時要注重口氣的表現。

「身為一名歌手,我覺得只要讓人家覺得好聽、有走心,就是一個很厲害的歌手了。」

複合多元養分開闢新天空

同為客家人,林沛蕎在中壢出生,彭柏邑出身竹東,雖然都不太嫻熟母語,但都用創作客家音樂為母體文化開創新面貌。林沛蕎贏過2020客家流行音樂大賽最佳改編獎,她的改編心法是締造全然的耳目一新。而彭柏邑每次要做專輯就會回老家走一圈尋找題材,像是寫出人才外流的社會現象,或是把大家耳熟能詳的〈桃花開〉、〈天公落水〉客語民謠改編成抓耳的複合式民謠。他對創新抱持半糖主義,好讓老一輩和新生代,或是不同流派的聽眾都有切入欣賞的角度,並在實驗後發現,客家民謠有很多轉音很有 R&B 的味道,很適合從詞和聲音的畫面感延伸出編曲架構。

「改編一定要保留原曲的 riff,再看你可以在這個 riff 下玩什麼。和弦和鼓組是改編的兩大元素,有時候換和弦就會換情緒,換鼓組就會換律動感。」

當有酸民評論 autotune 開太多、學周董咬字不清,或是暗批抄襲,彭柏邑勇於面對批評,他誠懇地說:「說抄襲很致命,我會去看他到底是說哪一首歌,因為有時候可能是撞 sample,或是剛好定到一樣的 key 跟速度,給別人的聽感就會很像同一首歌。」

他保持累積創作和投稿的習慣,「我心裡一直覺得我可以做得比別人好,驅使我一直累積 demo,然後一直不要臉地把 demo 丟出去、丟出去、丟出去,不斷地說我可以改很多次,我不需要花很多錢,極力爭取想要的機會。」他最近新的里程碑是參與孫盛希〈TMT〉的詞曲共創並負責編曲,也成功做出電影配樂氛圍。

每一次演出前架設器材,現場都是沒有觀眾的,但一旦開唱,就是見真章的時候,他們說會繼續努力唱下去,在吸引觀眾之前,先吸引那個對音樂人生無悔的自己。


▲ 林沛蕎在得知入圍金曲之前已計畫籌備第二張專輯,並熱情邀約彭柏邑共演。

撰文:蔡舒湉 Lakeisha
攝影:猫形影像製作 Neko Production
場地提供:北流卡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