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可.傑克森的危險之旅》拆解重新定義流行音樂界限的專輯,踏上 King of Pop 的陰鬱旅程

0
35

「《危險之旅》跟瑪丹娜(Madonna)、惠妮.休斯頓(Whitney Houston)、瑪麗亞.凱莉(Mariah Carey)等流行歌手的作品大不相同。它的視角更具威脅性,也更為廣闊……跟普遍認知恰好相反的是,1991 年底,超脫合唱團就像麥可.傑克森一樣『流行』──而麥可.傑克森也跟超脫合唱團一樣『另類』⋯⋯如果說《危險之旅》算是流行專輯,那麼它等於重新定義了流行音樂的界限。」──Joseph Vogel(美國作家、樂評家)

流行之王 Michael Jackson(麥可傑克森)於1991年推出第八張專輯《危險之旅》(Dangerous),收錄〈Black or White〉、〈Heal the World〉、〈In the Closet〉等歌曲,他在這張專輯中深入挖掘了許多黑人音樂的可能性,大眾卻往往被關於他外貌與性向的傳言吸引,導致對這張專輯音樂的關注失焦,從而忽略了其中所隱含關於黑人音樂、性愛與種種反思等深層議題。

著有《聆聽齊柏林飛船:音樂中的儀式、差異性與身體》(暫譯)的大學音樂系副教授 Susan Fast 寫下《麥可.傑克森的危險之旅:從種族議題、性別意識到音樂成就,拆解流行音樂之王的經典專輯》一書,深度剖析《危險之旅》這張專輯,並以文化、性別等多重面相重新審視 Michael Jackson 這張被遠遠低估的傑作。

金屬樂中的強力情歌總是因為過度感性備受批評;在1980年代,這種情歌是將金屬樂帶進主流的重要角色,被許多人稱為「商業渴望的頌歌」,某些厭女的歌迷和樂評人或許感受更糟,認為這類歌曲的目標是「家庭主婦和女兒的Top 40排行榜」,「沖淡」了音樂的嚴肅性與力量。這些情歌匯集了一些被認為互不相通的元素:除了緩慢的節奏、抒情的旋律、親密感,以及美國學者大衛.梅澤(David Metzer)所謂以「愛與失落」(這兩個主題都來自傳統情歌)營造出的意境──從音樂層面來說,這些特徵通常被視為較女性化──卻以粗獷的人聲、搖滾與金屬樂的強力和弦,以及精湛的吉他獨奏來搭配,通常聚焦於大男人氣概、權力、世界的建立和控制,而非浪漫主義。強力情歌是為了頌揚浪漫的愛:例如女人向男人吐露心聲﹝外國人合唱團(Foreigner)的〈我想要知道愛是什麼〉(I Want to Know What Love Is)﹞,例如女人能帶給「外面世界」的男人一種穩定踏實的感覺〔槍與玫瑰(Guns N’ Roses) 的〈甜美的孩子〉(Sweet Child O’ Mine)、克魯小丑樂團(Mötley Crüe)的〈甜蜜的家〉(Home Sweet Home)〕,例如承認妳(女人)是對的,而我(男人)錯了,所以我感到很抱歉〔毒藥合唱團(Poison)的〈每朵玫瑰都帶刺〉(Every Rose Has Its Thorn)、白蛇合唱團(Whitesnake)的〈這是愛嗎〉(Is This Love)〕。由於處理方式不同,歌曲要不是甜膩過頭,要不就是驚人地有效,製造出一種能「讓聽眾完全融入的能量」。

傑克森在金屬強力情歌〈屈服於我〉中, 對音樂語言和情緒強度的控制達到了不可思議的效果,將情緒界線推至極限。不過,他的目標是嘲弄這種音樂類型的傳統,在他深刻的幻滅中對那些過度煽情的感受表示輕蔑。〈屈服於我〉歌詞裡的女人很殘忍;她無法提供慰藉,不代表「家」,無法帶來奇妙浪漫的愛情,也無法馴服他的大男人氣概或滿足其渴望。他似乎沒有犯錯,也不感到後悔(這個元素在同類歌曲中肯定會引起女性共鳴)。雖然心痛,卻不感傷;雖然渴望,但他想要的是性而非戀情。悲傷與憤怒讓他強烈地抨擊──但強力情歌不應該是這樣。

⋯⋯

史萊許是演奏這首歌的絕佳人選,原因在於他的吉他彈奏風格偏向奔放地表現情緒(這是一種讚美),而非強調乾淨俐落的技巧。由於強而有力的傳統和弦進行,替主歌與副歌提供了穩固的基礎,也使得這股音樂上的情緒變得濃而不散。即使大約在歌曲結束前的一分十五秒停止演奏和弦,背景也還是有一陣穩定的持續音(主音E),使不斷前進的感覺消失,讓我們能夠全心感受織體的複雜性及戲劇性。這首歌呈現的奔放情感(尤其是激情的結尾)無疑具有哥德式(gothic)風格。

《危險之旅》共收錄了十四首非常長的歌曲,當喇叭播放出傑克森這張嘔心瀝血的作品時,許多人卻是越聽越感到迷惑不解:突兀的碎玻璃聲音開場、長達一分鐘的冗長前奏、歌曲中穿插的童音、帶一點「東方味」的旋律、傑克森本人時而急促時而哽咽的唱腔⋯⋯雖然這張專輯仍在當年拿下美國《告示牌》(Billboard)排行榜的冠軍,但仍因其非主流的音樂形式而備受批評。

沃格爾指出,在傑克森死後,如萊特之類的幾位樂評人,似乎都對《危險之旅》採取的新方向頗有共鳴,《滾石》編輯強恩.多蘭(Jon Dolan)甚至更進一步地以超脫合唱團(Nirvana)的《從不介意》(Nevermind)相比, 畢竟《從不介意》可是搶下了《危險之旅》在《告示牌》(Billboard)排行榜的冠軍,還開啟了油漬搖滾(grunge)的時代:「大家都沒注意到,傑克森的恐懼、憂鬱以及如受傷孩子般對於善惡的感受,其實與寇特.柯本(Kurt Cobain)有許多共通之處 。」

雖然意義深刻,但這張專輯與《他的歷史》(HIStory)、《血染舞池》(Blood on the Dance Floor)、《萬夫莫敵》(Invincible)前三張唱片相比,顯得乏人問津,而這些寓意深遠的音樂之所以遭到抹煞,或許源於傑克森個人的醜聞與專業失誤,以及阿蒙德.懷特在對《他的歷史》的樂評中所言:「媒體傳達了白人中產階級分子的抱怨,他們說『閉嘴並好好娛樂我們』。」沃格爾則針對最後這幾張專輯提出一個重點,認為「傑克森扮演了一個沒那麼主流的『角色』⋯⋯這位超級巨星現在想替邊緣人說話,站在受傷或遺忘的人們那一邊」。傑克森開始在音樂中更冒險、更肆無忌憚地表達政治立場,對成人的性慾更感興趣,似乎也更不在乎商業上的聲量地位。

延伸閱讀:「這角色非他莫屬!」Michael Jackson 侄子出演《Michael》傳記電影,重現流行天王傳奇風采!

但是,如果我們把《危險之旅》視為一張概念專輯,一切就會合理許多。從這張唱片對於成年人的描繪,我們可以看出傑克森正努力面對一些沉重的負擔──政治、愛、慾望、誘惑、背叛、譴責,以及或許最重要的種族問題──這種方式在他先前的音樂之中前所未見,帶給我們一個更著重現實、也更陰鬱的世界。

黑人的夢想跟烏托邦無關──怎麼可能有關?──美國學者伊莉莎白.秦(Elizabeth Chin)

傑克森常說,他想透過藝術提供人們一種「逃離」或「紓解」的方式。他在自傳《Moonwalk 月球漫步》(Moonwalk)中以這句話作結:「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事莫過於使人們開心,讓他們從困擾和憂慮中得到宣洩,幫助他們減輕負擔。」甚至在《未來的未來》影片最後,他也強調了這個觀點(而我認為這應該是他最後的公開發言)。「這是一場偉大的冒險,」他對樂手、舞者與工作人員說。「沒什麼好緊張的。他們只想要有美妙的體驗,他們想要逃避現實,我們要帶他們到從未去過的地方,我們要讓他們看見前所未見的才華。所以就全力以卦吧。」他對自身藝術的這種說法,簡直讓搖滾樂評大衛.馬許氣瘋了(某些人可能也是,但反應沒有這麼激烈):馬許在1985年出版的書中一次又一次抨擊傑克森將自己的藝術描述成「逃避現實」,認為這種形容很輕率,也代表傑克森將作品視為空洞的娛樂,是易於被遺忘的商品化消遣,而非嚴肅的藝術。對那些致力於思考世界及其問題的人(尤其是左派分子)來說,這種逃避的觀念就是政治變革的眼中釘。具有「政治意涵」的藝術應該要讓我們更深入議題;應該要挑戰我們的思維,應該要難以親近、使我們坐立不安。

⋯⋯

戴爾認為,這種娛樂的概念就像是逃避至烏托邦主義(utopianism):「另一種選擇、希望、願望──這些都是烏托邦的事物,都令我們認為會漸入佳境。」他指出,這「回應了社會『衰退與不足』引發的實際需求」。而且他提出了一項重點:有太多商業娛樂都是出自社會邊緣人之手──亦即少數族裔和性少數,他們透過藝術參與形塑了娛樂中的烏托邦衝動。麥可.傑克森是否解釋過他將藝術當成「逃避現實」的概念、或是涉及我之前提到的一些議題?是的。不過就跟許多藝術家一樣,他偏好透過作品發聲;他將心力投注於製作音樂,而非發表意見。他顯然認為說明與解釋會弱化作品的效果、消除神祕感,並降低逃避的可能性。

「傑克森所有的創作都具有關鍵性的轉變,法斯特則是有力地指出《危險之旅》是他最具破壞性的作品之一。她在本書深入研究了傑克森作品中很少被討論的面向。」《紐約時報》樂評人如此評價。《麥可.傑克森的危險之旅:從種族議題、性別意識到音樂成就,拆解流行音樂之王的經典專輯》帶領讀者一窺 Michael Jackson 成熟的蛻變之作,這張關於愛、慾望、接納與背叛的傳奇專輯,令人困惑卻又難以自拔──一如本書,一旦拿起就捨不得放下,隨書還附贈 Michael Jackson 典藏明信片,值得樂迷收藏。

《麥可.傑克森的危險之旅:從種族議題、性別意識到音樂成就,拆解流行音樂之王的經典專輯》(Michael Jackson’s Dangerous)

作者:Susan Fast
譯者:彭臨桂
出版社:潮浪出版
購書連結:誠品


⭐ 抽獎 ⭐
樂手巢現在就送你《麥可.傑克森的危險之旅》
按讚樂手巢 Facebook 粉專,留言標記一位朋友並寫下你想獲得此書的原因
▷ 抽獎連結:https://reurl.cc/p94E7Q
▷ 活動獎項:將抽出《麥可.傑克森的危險之旅》2本
▷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5年1月30日 20:00
▷ 公告日期:2025年1月30日 20:10(公告於本篇貼文

注意事項:
1. 樂手巢保留活動中止修改暫停提前結束之權利
2. 獲獎者請於2025年2月2日前私訊樂手巢 Facebook 回覆個人真實姓名、電話,樂手巢將聯繫後續事宜

文字整理:Yuki/樂手巢編輯部
資料來源:潮浪出版
圖片來源:潮浪出版、Michael Jackson Spotify

🐕‍🦺女孩男孩一起來!樂手巢雜誌 Vol.22 給你滿滿的 Blur
https://lihi.cc/PQ1DJ

【歌曲犯罪檔案02】〈Smooth Criminal〉- Michael Jackson 一直問的「安妮,妳還好嗎」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