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曼波》配樂: 林強與 fish.the 引領台灣電子樂新浪潮,也承載千禧世代的躁動

0
2425

「那年她與豪豪分手了,豪豪就是有辦法找到她,求她回來。」《千禧曼波》的開場舒淇隨著鏡頭搖擺,邊訴說著她的感情狀態,曼妙身材搭配朦朧霓虹與不間斷的電音節奏,是許多影迷心中20世紀末最好的電影風景。《千禧曼波》鏡頭下展現出千禧時代年輕男女的迷惘與生活樣貌,在配樂層面,是台灣電影第一次採用大量的電子樂,可說是讓當時較保守的台灣開始對電子樂改觀的先驅,這也捧紅配樂師林強、fish.the,數次因《千禧曼波》躍上國際舞台,甚至影響台灣電子樂的發展。


▲ 圖片來源:Paradis Films。

電影裡描述年輕愛玩的 Vicky(舒淇飾)於2011年回憶十年前的故事,她在世紀末的台北用五十萬燃燒愛情,與小豪(段鈞豪飾)拍拖也互相折磨,直到認識捷哥(高捷飾)讓她有新的體悟,捷哥的成熟穩重帶來前所未見的安全感,於是 Vicky 想離開小豪、逃離台灣、躲到有捷哥的世界。


▲ 圖片來源:Paradis Films 。

《千禧曼波》於台灣2001年上映,由榮獲金馬獎終身成就獎的侯孝賢(以下簡稱:侯導)執導。電影榮獲第54屆坎城影展的最佳技術大獎、第38屆金馬獎的最佳電影原創音樂獎,最佳電影歌曲〈飛上天〉則是受到提名,雖然電影及配樂受到國內外獎項認可,但礙於當年台灣未正式發行原聲帶,現在市面上所看到的《千禧曼波》電影原聲帶是由國外「進口」來台灣。《千禧曼波》配樂以 Ambient 環境電子樂為主,一聲又一聲的重低音節拍落下,千禧世代的年輕男女搖曳著姿態、舉手狂歡,將自身的迷惘暫時寄託在舞曲裡,雖然感覺熱情洋溢,但實質是既夢幻又孤獨,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的台灣將電子舞曲與反社會劃上等號,因此在當時可說是實驗性相當高的配樂。


▲ 圖片來源:Paradis Films 。

《千禧曼波》的配樂由林強與 fish.the(黃凱宇)聯手打造,兩人在1999年與眾多音樂人合著《電子舞曲聖經》,隨後組成流体音樂工作室,一起做電影及廣告配樂、電臺臺呼、當 DJ。製作配樂的過程中,侯導曾對林強說:「不要知道劇本、也不要觀看影像裡的內容、更不要管裡面的音,我只告訴你情境,就儘管做你真正想要的。」被賦予高自由度的創作,使林強更能將配樂與自己的風格結合,轉化成前衛的電子樂。此外,若仔細看《千禧曼波》原聲帶的版權頁,可能會疑惑為什麼沒看見 fish.the 的名字,原來是當初侯導急著要讓電影在歐洲發行,來不及問清楚版權的事,所以配樂都先用林強的名義發行。


▲ 侯孝賢導演在片場的花絮照,圖片來源:Paradis Films 。

林強在影視圈擁有多重身分,像是歌手、演員、詞曲作家、電影配樂製作人,對他來說電影配樂在多數的狀況下就像服務業,必須淡化自己的價值觀,達到導演想要的情境。林強在1990年以〈向前走〉一曲成名,他使用搖滾樂編曲,打破台語歌曲悲情曲風的框架,被視為「新臺語歌運動」的代表作品之一。林強時常在採訪中感謝侯導的提攜,因為第一次當演員和第一部電影配樂作品都是在侯導的《少年吔,安啦!》,爾後林強成為侯導的御用配樂師展開多次合作,像是《南國再見,南國》、《最好的時光》、《刺客聶隱娘》等。


▲ 圖片來源:台北電影節 Facebook。

fish.the 本名為黃凱宇,被譽作電音教授,參與過大量配樂、DJ 表演,大學時期在樂團青銅時代擔任鍵盤手,也在有文藝青年烏托邦之稱的 Roxy 夜店擔任 DJ,製作完《千禧曼波》配樂後,創作風格更趨近於實驗性,2014年與柯智豪、鄭各均合組樂團三牲獻藝且入圍金曲獎,才再次走入樂迷的視線裡。

林強與 fish.the 雖然是益師益友的組合,但兩人做音樂的方式卻是截然不同:林強偏向感覺、 fish.the 偏向技術,所以合作形式經常是 fish.the 先編一段,林強決定好不好、音色要不要、探討有沒有 groove,但很少提出參考範本甚至是明確方向,使技術派的 fish.the 常要花很多時間去釐清。但 fish.the 相當感激林強,因為這些做音樂的方法與態度對他的影響甚遠,至今仍存在於 fish.the 的創作裡。


▲ 圖片來源:fish.the Facebook。

上述已提及《千禧曼波》的製作過程及配樂師的背景,那配樂有哪些?又是怎麼與劇情做結合呢?我們挑選三首配樂〈單純的人〉、〈Why Does My Heart Feel So Bad?〉、〈飛上天〉來為大家做解析。


▲ 圖片來源:三三製作有限公司。

〈單純的人〉

〈單純的人〉有力道又帶點神祕色彩的電音節奏為電影拉開序幕,搭上鍾成虎的電吉他,以及早餐店採集到的對話,現在聽起來仍相當前衛。此外,本曲也用在 Vicky 與捷哥相處的場景,象徵 Vicky 當下的狀態是鬆弛的才能當單純的人,反之與小豪交往時是種消耗,需要花費很多力氣去猜忌和懷疑。


▲ 圖片來源:Paradis Films。

〈單純的人〉是《千禧曼波》最著名的配樂,也是讓侯導找林強來做配樂的關鍵,起初侯導想找日本配樂家半野喜弘來製作配樂,但卻一直覺得不太對,於是詢問林強有什麼歌可以用,林強便拿出當時尚未發行的〈單純的人〉,發現音樂跟開場的搭配後彷彿天作之合,便決定邀請林強製作《千禧曼波》的配樂。

林強在某次的講座裡提及這段過往,他補充〈單純的人〉就是在表達「單純的生命狀態,就是一種人生的美好。」他寫歌詞時經常去忠義行天宮把〈單純的人〉打開來聽,某次發現早餐店快要打烊裡面的店員正在嬉笑著,他覺得很可愛又恰好身上帶著錄音機,就把這些聲音錄起來。約2000年時想與魔岩唱片合作便拿出〈單純的人〉,可惜的是當時市場受歡迎的是搖滾樂而被拒絕,但林強不想隨波逐流,想堅持做自己喜歡的電子樂,所幸後來〈單純的人〉受到侯導的青睞,讓這首歌產生特別的意義。

〈單純的人〉因《千禧曼波》大放異彩,先是 2005年被坎城影展邀請發表新作,他將故宮贊助的數位內容與台灣藝術家的影像做結合,讓各國藝評耳目一新;同年,法國知名的電影及音樂製作發行公司 mk2 Films 為林強發行的專輯《驚蟄》也在坎城影展首演;2017年巴黎時裝秀,精品品牌 Chloé 選擇〈單純的人〉為發表新作的配樂, 迷幻電子聲響與模特兒步伐,兩者無懈可擊的結合,難以想像歌曲已發表十六年;2020年林強發行合輯《單純的人》,邀請五組音樂人以新旋律和哲學思維詮釋〈單純的人〉,專輯裡雖然未收錄原版〈單純的人〉,但以新作〈念〉和〈單純的人〉及同為《千禧曼波》配樂的〈飛上天〉結合,為樂迷帶來全新感官體驗,原來歌曲的樣貌能如此百變。


▲ 圖片來源:Paradis Films。

〈Why Does My Heart Feel So Bad?〉

場景轉到在夜店時,〈Why Does My Heart Feel So Bad?〉重重的節拍緩緩落下,隨後小豪為 Vicky 爭風吃醋,當情緒高漲動手打人時,電音節奏開始加快、節拍的力道也愈重,襯托現場緊張的氣氛,Vicky 認為小豪的舉動很幼稚又不成熟,這也讓她對這段感情開始不耐。

〈Why Does My Heart Feel So Bad?〉由滾石所代理,歌曲出自美國電子樂家 Moby, 1992 年寫出初版,但 Moby 對歌曲不太滿意,於是在 1999 年將歌曲重新編寫成抒情版本,且更加浪漫悲傷,結果在歐美地區引起轟動,像是1999年在德國 GfK 娛樂榜單排行榜第3名、英國官方榜單公司獨立音樂排行榜第3名,之後 Moby 又將〈Why Does My Heart Feel So Bad?〉用所擅長的電音舞曲,演繹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飛上天〉

電影結尾停格在日本夕張大雪紛飛的景色,相較於讓人感覺躁動的台北繁華燈光,侯導鏡頭下的日本顯得靜謐,這也襯托出 Vicky 內心的平靜,即使與小豪分手也沒有和捷哥在一起,但她已看透世間,所有苦樂都成為過往雲煙,於是採用林強〈飛上天〉,當你用力感受生命中的百種姿態,反而會變得更灑脫和輕盈,且輕到足以飛上天。

「你有看過秋天的落葉嗎?一片片鋪滿地,只要盯住一片落葉,就會發現它的光影變化甚至是不同姿態,也會發現落葉的生命意義。」這是侯導告訴林強《千禧曼波》的劇情重點,隨後林強與 fish.the  將落葉幻化成 Vicky 的生命姿態,用時而呢喃時而狂妄的電子樂宣洩千禧世代的躁動,也讓電子樂乘著浪潮前行,衝破台灣人的想像。

撰文:Nicole
資料來源:WikipediaTaiwan Beats台灣金馬影展NewtalkBlow吹音樂Wonder加點音樂誌

🙏追隨音樂邪典指標,樂手巢雜誌 Vol.20 讓我們向狂熱崇拜:
https://bit.ly/3QWmVfZ

fish.the 與世長辭:創作《千禧曼波》配樂、見證90年代台灣音樂場景的「電音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