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手巢幕後通行證》總監罩子要很亮!演唱會音樂總監-呂聖斐

0
5841

演唱會中的「音樂總監」聽來威風八面,但沒有兩把刷子,的確也撐不起總監這身份。這並非「神化」,而是要勝任音樂總監一職,除了對音樂要有全面性的理解與掌握,人際間的溝通協調、組織中的管理掌控等,音樂總監都必須得站在不一樣的位置去思考關於音樂內外大小事。

提及呂聖斐,不少樂手曾直接以厲害的恩師稱呼;談紀錄,呂聖斐曾為《海角七號》配樂,並榮獲2008年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而回到樂手身份,呂聖斐本身也是2010年成立的融合爵士樂團-無限融合(Timeless Fusion Party)的召集人與成員。

呂聖斐過去從山葉電子琴開始,而後接觸到電子合成器,後來又因為電腦音樂(Midi)而展開了創作之路。當年創作的Demo 輾轉被唱片製作人聽到而有了唱片編曲的機會,從此踏入音樂行業,彼時正是1996-2000年唱片黃金期。1999年參與了莫文蔚在台灣第一場演唱會,接觸更多現場演出;2000年後,消費型態改變,演唱會成了主流,他也慢慢從樂手一路走到樂團領班、音樂總監。

從樂手到音樂總監

「單純當個樂手,只能顧到自己的樂器,但我一直對自己想合作的樂手、想改編的曲風有想像,想全面實現自己想法的慾望促使我慢慢往這條路走。我第一次成為樂團領班(Band Leader)就是梁靜茹的演唱會,那次經驗後,就能更宏觀地看待演唱會中的音樂表現,也有了更多領班與總監的機會。」

音樂總監的責任之一是要讓找來的樂手發揮他的能力,也引導歌手發揮到最好。因此身為總監,要先了解不同樂手的特性。至於音樂的基本就是拍子、音符、音色,樂手除了要端出夠好夠有創意的音樂內容,自信也很重要,要勇於在人山人海的場面上表現自己,這點也是亞洲樂手稍弱的地方。呂聖斐提出一個有趣的比喻:「現場演出像是武場,而錄音室如同文場。武場像以前的聯考,一試定終『場』。不管表現好或不好,機會只有一次,樂手要能有臨場反應能力。」

呂聖斐也為樂手們點出努力方向:「在市場上,每個樂手都要形塑屬於自己的特性。」把每一件工作做好,培養出自己的風格;不要貪心接了很多工作,每場演出水準卻參差不齊,這樣反倒會有反效果。

當音樂總監,罩子要很亮

演唱會編制上,樂團領班/音樂總監的角色有時有些模糊,但都牽涉到要與不同部門開會協作,此時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溝通」。同時還要兼顧樂手間的「感情問題」與歌手的「心理狀態」,「當與歌手沒有良好互動,或是樂手間感情默契不佳時,通常音樂的呈現也不會太好。曾經有歌手怎麼唱都無法進入狀況,最後直接離場,後來才發現原來是監聽系統出了問題,造成誤會,把狀況排除後,就順利進行下去了。」演唱會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其實也會反映在音樂成果上呢!

「當音樂總監,罩子要很亮。」呂聖斐提到的關鍵詞是「宏觀」,不論是人際上或是音樂上,站在音樂總監的角度,都必須宏觀看待,這或許也是當音樂總監的必備特質。

別設限,把音樂聽進去

對音樂要宏觀,就必需先累積對音樂的敏感度與品味。呂聖斐認為現在要學音樂絕對不缺資源,網路影片就很多,但重點是有沒有把音樂聽進去。不論處在哪個位置,不能只留意單一樂器表現,包括整體音樂的曲線、流動與氛圍等-聽覺焦點要放在不同樂器,再去理解各個樂器間如何合作。建議別只聽自己在行或偏好的音樂種類,聽得夠廣,與他人溝通時才能找到頻率,以仔細專業的態度去拆解你聽到音樂,以開放的心胸去了解不同音樂,不要畫地自限。

同時,呂聖斐在忙碌之餘,也非常留意新生代音樂人才的培育。「希望產業再多點流動,讓更多年輕人可以進來」,呂聖斐認為大家都專注於製造下一個新星,對於培養幕後專業人才卻相對忽略。其實一場演出,連音響角度都必須經過專業計算;明星,也要有許多人協助支撐,才能站在頂端。想進入音樂產業的人,並非一定要會樂器,但一定要找出自己的專精、找到適合的角色,不要自己先設下了框架。

職業樂手Session Player 的現況

「Session Player 這個角色應該要是多功能的,不管是蔡依林、李玟還是周杰倫的演唱會,身為Session Player,都要可以彈。」「在日本可能只要跟著一個藝人/樂團就足以生活;台灣也是類似生態,但已經出現了斷層現象:現在能到一定地位的藝人比較少,也影響到樂手的生存。」龐大繁雜的資訊量,也壓縮了好東西能被發現的機會,有才華的人一不小心就被淹沒。老師建議大家有機會就出國看看,開開眼界,例如中國因為市場大、機會多,有預算,分工也就更細,對專業人士也尊重。

回到最簡單的問題:老師最喜歡自己哪一個身份呢?「我還是最喜歡自己的樂團,跟著自己的樂團去巡迴表演,發表自己的創作、演奏。」,這直率純粹的答案,真心熱愛音樂的人,應該都心有戚戚焉吧!

撰文:Aggy Cheng
攝影: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