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小知識|曾被當成調解幫派鬥爭的方式:看似緊張卻充滿愛的「霹靂舞」文化

0
274

巴黎奧運已正式落幕,而史上首次正式的霹靂舞(Breakdance/Breaking)項目賽程於本屆奧運展開。參與該項賽事的選手共計33人,而中華隊也於今年取得一張門票,由台灣舞者孫振代表出賽。

什麼是霹靂舞?
起源於1970年代紐約的霹靂舞是一種街頭舞蹈風格,也是嘻哈文化的四大元素之一。其參與者多被稱為「B-boy」或者「B-girl」,該名詞一開始是用來指稱在 DJ Kool Herc 的派對上於音樂歇段(break)中表演的舞者,而他們所跳的舞步也因此被他人稱作「breaking」。

過去,霹靂舞的動作大致可以分為四種類別,包括以站立姿勢做出的搖滾步(Toprock)、以手支撐身體展現腳步的排腿(Footwork)、以上半身作為支撐的大地板(Power moves),以及在動作中保持不動的定格(Freezes)。

如今,隨著越來越多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加入該項運動,霹靂舞的動作類型也較以往來得更為多元,像是近年有許多舞者開始在舞步中加入翻滾(Flip)的動作,或是將體操、武術、卡波耶拉等動作融入。

霹靂舞比賽如何決定勝負?
如同其他的嘻哈舞蹈比賽,「battle」一直是breaking中重要的交流形式,常見的比賽方式包括一對一、團體對決、Seven to Smoke 等。而本次巴黎奧運中的所有比賽皆採一對一對抗賽制,並以男女分組的循環賽方式進行。

在分組循環賽中,每位選手都會跟組內的其他三位選手進行一對一 battle,並綜合選手贏得的回合數、評審票數與種子排名順序,來決定八強賽的出線名單。進入八強後,比賽則改採淘汰賽方式進行,讓選手們展開三回合的兩兩對抗,並由贏得多數回合者晉級。

不同於體操或是水上芭蕾由參賽者自選曲目應戰,霹靂舞比賽的音樂將由 DJ 隨機播放,並由評審就參賽者於現場呈現出的「音樂性」(musicality)、「原創性」(originality)、「舞蹈詞彙量」(vocabulary,意指動作的多樣性)、「技巧性」(technique)和「執行力」(execution)五個指標來評分。

調解幫派間鬥爭的方式
如果你曾在現場看過任何一場霹靂舞比賽,大概會對那有著高難度技巧的動作,以及一觸即發的緊張氣氛留下深刻印象。

但作為嘻哈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breaking 社群向來主張著團結、投入、愛與和平的精神,與奧運以運動賽事團結五大洲的核心訴求頗為類似。事實上,在1970年代的紐約,這種舞蹈競賽還被當成一種調解幫派間鬥爭的方式。

由於高失業率與貧困的經濟狀況,1960年代的紐約布朗克斯區,經常發生因爭奪地盤而起的幫派械鬥情形,直到一名叫做 Black Benjie 的 Ghetto Brothers 成員因出面勸架而被殺害,致使各幫派領導人決定簽下名為「Hoe Avenue peace treaty」的和平協議,以紀念這位主張和平的兄弟,並終止長久以來的惡鬥亂象。在此之後,人們開始以跳舞、塗鴉等方式取代過往的刀械惡鬥,並形成了新的街頭文化。

如今,霹靂舞比賽雖仍有著高度緊張的氣氛、為團體榮譽而戰的精神、甚至能看到一定程度的挑釁動作(具有高度的攻擊性與針對性),但在比賽過程中仍以「禁止觸碰到對手身體」為原則。而在賽後,我們也能看見選手們相互擊掌、碰拳甚至擁抱的畫面,可說是相當具有運動家精神的一項活動。

文字整理:古家萱
文章轉載自:every little d.

🙏追隨音樂邪典指標,樂手巢雜誌 Vol.20 讓我們向狂熱崇拜:
https://bit.ly/3QWmVfZ

巴黎奧運》閉幕式阿湯哥跳傘預告2028洛杉磯奧運,L.A. 藝人 RHCP、Billie Eilish、Snoop Dogg 共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