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默的鋼琴播放心底之聲:揭開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

0
5552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自5月1日至8月29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由日本東京森美術館館長片岡真實(Mami Kataoka)策劃,為國際知名藝術家塩田千春(Chiharu Shiota)創作生涯至今最大型且全面性的展覽。包含數件大型裝置,另有雕塑、行為藝術錄像、攝影、素描以及舞台設計及其相關圖稿等。在她25年來藝術生涯100多件觸動人心的創作中,探討生死、存在、不安與恐懼,也細細體會來自塩田千春記憶裡,具體而沈默的聲音。

成長於大阪府岸和田市,現居柏林,塩田千春的作品以具現無形的回憶、焦慮、幻夢、寂靜而著稱,她探詢普世問題如身分認同、界線、與存在等,觸動觀者深層的情感。本次來台展開亞洲巡迴第一站,塩田千春親自長時間參與布展,以最為人所知的無數細線纏繞空間或物件的大型裝置為節點,融入北美館的冷調自然光。她說抵達台灣時,對台灣的入境表格印象深刻,因為性別欄上除了男、女之外,還有一欄叫做「其他」,就如同藝術創作沒有既定的規則與想法,讓她覺得能在這自在的社會巡迴展出,感到非常開心。

藝術生涯:從平面推向立體的重生

展覽伊始呈現塩田千春一路走來的創作生涯,透過紀錄照片及影片,追溯她如何橫跨繪畫、行為與裝置藝術,進而發展成多方位的創作者。她12歲時就立志成為一名藝術家,而後於京都精華大學美術學院主修油畫期間,發現作畫不足以富足自己藝術的心靈,於是暫時放下畫筆、摸索並找尋自己。期間至澳洲作交換生時,塩田千春以一場三度空間的夢為靈感,首次用身體投入行為表演《成為畫》(Becoming Painting, 1994),用畫布裹住身體並淋上紅色的瓷漆,自講究技巧的窠臼中獲得解放;而行為藝術/裝置作品《從DNA到DNA》(From DNA to DNA, 1994)則是她首度用線嘗試跳脫二維空間的創作,成為她蛻變重生的轉捩點。

▲《成為畫》(Becoming Painting, 1994)。


▲《從DNA到DNA》(From DNA to DNA, 1994)。

而後受到波蘭纖維藝術家Magdalena Abakanowicz啟發,塩田千春在1996前往歐洲發展,並先後師從行為藝術先驅Magdalena Abakanowicz以及德國藝術家Rebecca Horn,進一步嘗試身體表演的多種表現形式,在行為藝術表演《嘗試,回家》(Try and Go Home, 1997)中,她赤身爬上斜坡面掘出的洞穴, 滾落再爬上去,同時懷想遠方的故鄉,將無法回家的困境與自身不確定的存在,投射到作品中。


▲《嘗試,回家》(Try and Go Home, 1997)。

無聲的鋼琴,播放視覺樂音

「有些事物深深沉入我的心底,有些則無論多麼努力嘗試,也難以物質或語言的形式捕捉其樣貌。但它們卻是沒有形體的存在,一如靈魂。越想著它們,它們的聲音就越從心底消失,其存在也越發清晰而確實。」塩田千春最著名的作品《靜默中》(In Silence, 2002/2021)來自於她九歲時,家裡隔壁發生一場大火,翌日看到棄置現場的焦黑鋼琴,發覺其靜默的美更勝以往,於是便以千絲萬縷的黑線串起寂靜卻清晰的記憶與感受。

她的藝術實踐始終與其自身生命經驗緊密扣合,捕捉身體感知與心理狀態的隱微牽動,以其細膩感性的體察遊走於創作媒材的邊界,也因此《靜默中》作品每次在不同場館展出,都有著不同的糾纏與溫度,而再不能發出聲音的鋼琴象徵沈默,卻也成為視覺化的聲音,與一旁椅子和黑線燃燒殆盡,在心底發出哀鳴。

▲歷年在各地展出的《靜默中》,配合場館環境而有不同韻味。

鋼琴帶給塩田千春的啟發似乎刻骨銘心,她2018年受邀到英國約克郡雕塑公園中的教堂舉辦個展作品《Beyond Time》,鋼琴的形影只有黑色骨架組成,透明的樣子就像輕飄的靈魂,大量白色絲線如網紗,讓上千張樂譜由鋼琴骨架上噴發,以視覺追溯此地過往的樂音,呼應教堂建於18世紀中葉的悠久歷史。

癌症復發,牽動身體與靈魂

2017年,塩田千春要進行森美術館展出時,得知了癌症復發的消息,讓此次展品和生命有著密不可分的連結,更加關注靈魂與身體、生與死的命題。最新創作《外在化的身體》(Out of My Body, 2019/2021)以紅色網狀牛皮連結攤放的手腳青銅鑄模,藉此與身體對話,表達身心碎裂的束縛感。

錄像作品《關於靈魂》(About the Soul, 2019)中,塩田千春詢問一群德國學童:「靈魂是什麼?靈魂在哪裡?是什麼顏色?動物是否有靈魂?人死後靈魂是否會消逝?」等問題,則召喚聽者思索存在的奧義。

把纏繞的網放上歌劇舞台

除了視覺藝術創作,塩田千春亦跨界表演藝術,陸續為九部歌劇和戲劇表演擔任舞台設計。有別於先前她在森美術館的展出,本次北美館的策展將她的舞台美術作品放在最後,分別以紀錄片、模型和手稿呈現其空間藝術與舞台設計間的關聯。

對塩田千春來說,舞台空間與展示作品的美術館是截然不同的語境框架,她特別重視表演者與舞台上裝置彼此的積極關係,如2011年在布魯塞爾皇家鑄幣局劇院推出歌劇《松風》首演,是由編舞家Sasha Waltz與日本當代首屈一指的作曲家細川俊夫合作的劇場作品,而塩田千春用黑網在舞台上築起一件跨距達14米、高度10米的巨型裝置,舞者們在網上或橫或縱地交錯攀爬,讓舞台設計匯聚了導演、表演者、編舞家的多重觀點,搭配鬼魅的歌劇音樂,為創作注入更多可能性。

此展覽可說是塩田千春長期藝術生涯所探索命題「不在中的存在」(presence in absence)之縮影,她不斷使那些不具物理存在,卻在在引動生命的事物和能量無所遁形,展覽副標「顫動的靈魂」即直指塩田千春這難以言喻卻洶湧的感受。她的作品與本質、普世概念的深刻連結,及其引發共鳴的特性,提供一股探問這個世界的重要力量,伴隨我們在生命旅程中找到自己的解答。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巡迴展
展覽期間:2021年5月1日至8月29日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一樓1A~1B(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展覽資訊:https://www.tfam.museum/

文字整理:Anita/樂手巢編輯部
資料來源:Chiharu ShiotacolossalAlcantara、臺北市立美術館Taipei Fine Arts Museum(攝影 林冠名)

?樂手巢雜誌Vol. 11傳奇鼓手Ringo Starr獨家特訪,全台雜誌索取:mag.ysolif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