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在台北Korner 聽過數次Tzusing(子訢)放歌,總是被他直接了當的霸氣開場所吸引,情緒隨著他的音樂峰迴路轉,一回神已經放完。
我將柏林這個音樂之都作為我火車遊歐洲的終點站來歡慶旅程的圓滿,正巧遇上前衛音樂廠牌PAN在電子派對大殿Berghain為旗下合作發行的音樂人們舉辦的派對,Tzusing也名列其中,讓我有機會目睹這位熟悉的亞洲音樂人如何在巨大的場子裡展現自己。
Tzusing是誰?他是音樂製作人也是DJ,如果要說Tzusing的音樂,那要從他的複雜的成長背景聊起。出生於馬來西亞,然後又曾居新加坡、中國、台灣,再到美國就讀大學,在如此多元的環境中長大並接受著文化衝擊,Tzusing開始對自我定位與意識提出質疑—那麼我是誰、什麼才是屬於我的文化?而這種立場錯置於板塊間所造成的不定狀態也成為他後來製作音樂或放歌時一再表達的感受。
Tzusing回憶自己從小總是盯著MTV台聽音樂的景況,直言自己是很被西洋與亞洲流行音樂所影響的,而在台中唸國中則是他開始接觸到電子音樂的時期。
「我當時有機會就泡在音樂行裡找音樂,後來我認識了一個前輩,他介紹我什麼叫地下電子樂,告訴我一些海外派對的事,那些音樂在當時的台中是找不到的,以前的資源真的很少,我剛開始試著作音樂的時候需要借器材,那時候網路根本沒有教學影片可以看,只能自己一點一點摸索,從什麼都不會練習到作出聲音。」
搬去上海後他開始在傳奇的夜店Shelter(現在改為All)放歌,也在因緣際會下接觸到紐約電音廠牌LIES並發行專輯。第一次聽他的作品應該是三年前,那就是他為LIES做的Podcast,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開頭—「大家好,我名叫子訢,我來自第三世界。」後面隨之而來的是饒舌和工業電子,很明確感受到他對於自身背景矛盾的傳達,有一些複雜也有一些憤怒,但也因此而格外精彩。
這幾年Tzusing來回於上海與台北,在兩地的地下電子音樂界深入參與,也從他的製作中越來越聽到代表了不同地方的聲音媒材。這大概是在2017年的專輯《東方不敗》中最明顯的申明,這張專輯沒有英文名稱,其中仿嗩吶的聲響、侵略意味的重節拍中帶著中式的旋律,又或者像是一連串在深夜的網咖裡線上打戰的機關槍聲,令人感受到Tzusing的亞洲風格的逐漸成形,《東方不敗》確實也獲得了廣大迴響,讓Tzusing的身影穿梭在世界各地的電子音樂派對上,近期更二度為指標性派對音樂播放平台Boiler Room放歌。
「如果你跟大家都在做同樣的事情,那人家為什麼要看你?一定是要找到自己的樣子,你才會被看見。」我們聊著他音樂的演進,Tzusing如是說。
以找尋自身的定位為創作與放歌的核心,Tzusing對周遭事物極度敏銳並有自己的見解,也因為經歷不同的環境洗禮而有多元的思維,不被形式所拘束,到現在更演化出了一種還無法被定義的新風格。在Berghain聽他放歌,已經跳脫於從前放電音派對的鋪成方式,他不一定放那些讓你跳舞的音樂,而是用不同曲風與聲響穿插給人驚喜,拆解與敘述的力道就是像他一開口便要你知道他是誰,彷彿是帶著千萬大軍般攻陷整個場所。
「我知道大家可能還期待我放以前那樣的感覺,但我用屬於我現在的方式表現。有些地方發現後把我的演出取消了,因為怕不適合他們的群眾。但關了一扇窗的同時我也開啟了其他扇門,其他接受這樣新形式的地方開始找我。」
儘管創新總隨之伴來爭議,但對Tzusing來說那不會是阻力而是動力。他的確已經打破了許多人對電子音樂和派對的想像力,就算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也不可否定這段堆疊與更新到現在已是彰顯眉目,但最終的目的地是哪裡呢?
Tzusing回答:「我的目標是作出完全屬於亞洲的特色,成為亞洲聲音的指標。」
明年一月,Tzusing即將於Pan廠牌發行新的單曲,你一定要聽聽這正在茁壯成熟的亞洲文化的聲音。
撰文:Sophie
https://svmorning.com/as-writer-tzu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