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樂裡最浪漫的事,多得是你不知道的事:《臺灣流行音樂備忘錄》紀錄片系列

0
100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也許這句話你對誰說都曖昧,不幸找不到人說的話更尷尬,但你永遠可以把這句話跟你成長過程中聽的歌放在一起──好歌不會變心。流行音樂從不曾過時,它陪著我們走過青春,走過壯年,在你慢慢變老的時候聽,更如好酒般越陳越香。同一首歌在你人生中不同時刻聆聽都會聽出不同的況味,這不就是一件最浪漫的事嗎?但那些好歌中的細微末節,經典歌曲背後的故事,你瞭解嗎?

從民國一百年就開始啟動的「資深音樂人口述歷史影音紀錄」拍攝計畫,是臺灣第一次由官方主導的流行音樂史儲存計畫,每年採訪十數位流行音樂產業資深從業人士,以口述歷史的訪問形式與第一人稱的角度,回顧過去臺灣流行樂壇的時空與產業樣貌;當然更重要地,是為這些在樂壇奮鬥一輩子的音樂人,記錄他們最珍貴的生命故事。

迄今「資深音樂人口述歷史影音紀錄」已累積採集超過兩千小時的口述歷史,參與的有歌手、創作人、樂手、製作人及經營者、樂壇推動者等將近300組業內人士,其中不乏已經離世者如林秋離、靜婷、江明學、黃曉寧、鄭日清、金祖齡、「番王」王吉宣、蔡一紅、美黛、莊奴、陳揚、林文隆以及近期過世的陳彼得、林沖等人生前留影。

沒有過去就沒有現在與未來,我們或許未能參與這些人當年紅極一時的黃金年代,但透過這些資深音樂人鉅細靡遺的生涯回顧,後代的樂迷或者流行音樂研究者絕對可以一片一片地將臺灣樂壇發展的前因後果銜接起來。這些資料可在各大國家圖書館中借閱,亦可在「臺灣流行音樂資料庫」官網上瀏覽精華版本。而現在,你在 YouTube 上也能看到了。

2022年起,「資深音樂人口述歷史影音紀錄」這些內容豐富卻少有人知的珍貴資料開始進一步的整理與活化,製作成更精煉、也更方便在 YouTube 觀賞的《臺灣流行音樂備忘錄》紀錄片系列,將縱向時空的個人故事集結成橫向切片,以設定主題的方式把相關受訪者的口述歷史串聯在一起,從不同的視角重新詮釋臺灣流行音樂的發展故事,至今已分別由侯季然、陳清萱兩位導演拍攝了三部系列影片。《臺灣流行音樂備忘錄ep.1 新台語歌繼續向前走》敘述自解嚴以後出現所謂「新臺語歌」興起的演變脈絡,並如何影響新一代臺語流行音樂的創作者。

延伸閱讀:《臺灣流行音樂備忘錄ep.3 唱自己的歌》在這個時代,講民歌到底還有甚麼意義?

從黑名單工作室的《抓狂歌》起頭,林強的臺語專輯《向前走》、陳明章《下午的一齣戲》陸續帶起了當時臺灣社會氛圍中隱含的本土意識,再加上唱片公司刻意反向操作 Livehouse 文化讓伍佰成功躍上主流;這些音樂當初掀起了什麼?掀開了什麼?又如何影響當今如滅火器、美秀集團、拍謝少年的臺語歌曲創作?這是《新台語歌繼續向前走》想要整理出的觀點。

延伸閱讀:GMA31》金曲入圍者的啟蒙曲:南臺灣龐克樂團滅火器
延伸閱讀:拜請美秀集團,電電電電電電《電火王》專輯就是自製樂器!
延伸閱讀:「若講著音樂,我啥物攏毋驚」拍謝少年復刻不羈的青春,《噪音公寓》放肆吵鬧催落去

《ep.2 百萬銷售水很深》則是重點介紹臺灣流行音樂史上百萬銷售專輯出現時的現象,以及幕後每個環節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包括陳淑樺因為一首〈夢醒時分〉讓《跟你說 聽你說》成為臺灣流行音樂史上第一張破百萬銷售專輯,唱片行當時還得用麻布袋裝現金(一天可裝新臺幣300萬!),可見專輯的暢銷程度,甚至開始讓臺灣樂迷為了珍藏正版而摒棄盜版卡帶。緊接著,江蕙《酒後的心聲》、張學友《吻別》、張惠妹《姐妹》,甚至西洋電影原聲帶《鐵達尼號》接連熱賣破百萬,創下了世界紀錄,還連帶促進了印刷廠、包裝廠的興盛光景。

但為何說百萬銷售水很深?有多深?而為何2000年代再也無法誕生出百萬專輯?這個紀錄片中每一位受訪者的發言,或許可以將這些深水中的答案浮出水面。有意思的是,大家不妨注意《ep.2百萬銷售水很深》片中創作人李宗盛說的話。儘管現在大家都知道李宗盛打造過眾多「都會女子」,但這支紀錄片裡,李宗盛竟首次公開坦承,不論是陳淑樺、林憶蓮或莫文蔚,這些「都會女子」們其實都是他的「演員」,透過她們的歌聲傳達出當時都會女性的樣貌,這些女歌手私底下的個性未必如是,是李宗盛打造這樣的氛圍,要求她們這樣唱的。看到此,你腦中會不會有一點夢想破滅的感覺呢?

至於另一部《ep.3 唱自己的歌》,用13年的時間彙整,將校園民歌50年的歌聲精釀成半小時的觀點梳理。姚厚笙、洪小喬、吳楚楚、楊弦、蘇來、葉佳修、李宗盛、鄭怡、趙樹海等校園民歌手第一人稱的回憶固然珍貴,但特別安排「李建復 vs. 楊肅浩」、「黃韻玲 vs. 鄭宜農」、「李壽全 vs. 黃堂軒(淺堤Shallow Levée 鼓手)」以及「陶曉清 vs. 老王樂隊」,兩代對談臺灣年輕人的音樂創作,則又是一種思潮與觀念的激盪。

特別一提的是,《唱自己的歌》紀錄片特別遠赴北京採訪前新加坡海蝶音樂負責人許環良。身為「新謠」運動的第一線健將,許環良以新加坡人的角度觀察臺灣校園民歌,在新加坡點燃「新謠」之火,將當年新加坡學子前仆後繼發表創作的盛況娓娓道來,這是非常珍貴的口述史料。

《ep.1新台語歌繼續向前走》、《ep.2百萬銷售水很深》、《ep.3唱自己的歌》三部主題影片在臺北市文化局 YouTube 頻道上架公映後,點擊率跟討論度都十分不俗,代表的確有人願意在混亂的音樂時代中停下來駐足聆聽、尋根或者與採訪者互相共鳴。

由於片中使用眾多的音樂都需經過授權,紀錄片也會因為授權到期而下架並不會永久存留在 YouTube 頻道上,還沒看過的朋友請把握機會盡快觀賞、多多分享,現在動動手指觀賞還有機會參與投票跟贏取好禮,絕對比那些叫你「點網站賺大錢」的詐騙集團要誠懇高尚的多。

聽這些人說自己的歌,看他們唱自己的歌。那些流行音樂裡最浪漫的事,多得是你不知道的事。你不知道沒關係,讓《臺灣流行音樂備忘錄》紀錄片系列為你備忘。

【《臺灣流行音樂備忘錄》ep.1~3】
《ep.1 新台語歌繼續向前走》:https://youtu.be/rpipoIK1jus?si=RXPNLx_Ewf2gw3fE
《ep.2 百萬銷售水很深》:https://youtu.be/kojfEzXEF6Q?si=zPR0A9928AiNmckX
《ep.3 唱自己的歌》:https://youtu.be/7bcgJxtgR-k?si=TmQmQ6MbF9CrjELO

其他相關活動:
1. 9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觀賞此三部紀錄片並且加入「流行音樂備忘錄」官方 Line 帳號可參加「投好片看好展」投票活動,投票者可參加抽獎,有機會獲北流「唱我們的歌流行音樂故事展」門票及多項好禮。
2. 9月1日至9月30日在臺北市六間合作餐酒咖啡館也將會陳設「流行音樂備忘錄」故事箱,等待新一代的樂迷現場挖寶。

撰文:DJ 小風(電臺節目主持人)
文字整理:Yuki/樂手巢編輯部
資料提供:典選音樂

🫧「Smells Like… Spirit」樂手巢雜誌 VOL.23 探索自己的靈魂氣味
https://lihi.cc/8eDWP

高凌風曾翻唱 New Order、David Bowie?!盤點青蛙王子令人意想不到的翻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