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眾多搖滾樂迷來說談到青少年自我探索的電影會想到哪部呢?應該有不少人會聯想到《壁花男孩》,在片中的選樂極為精彩,引用 David Bowie、The Smiths、Dexys Midnight Runners、The Samples 等等的經典樂團名曲,讓不少喜愛西洋搖滾樂的觀影者看了又驚又喜,彷彿穿越時空跟著主角們生活在80、90年代,一起用卡帶聽音樂、參加狂歡派對、觀賞《洛基恐怖秀》、大聲歌頌那個時代的美好。
▲ 圖片來源: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Facebook。
《壁花男孩》的劇情是以靦腆高中生 Charlie 的視角,闡述青春期少年既苦澀又酸甜的煩惱,他總是默默觀察身邊的人,除了課堂不敢主動發言外,就連參加舞會也都是緊靠著牆壁。如此內向的他,直到遇見活潑且音樂品味相似的 Patrick、Sam ,在這對兄妹身上找到歸屬感,並一起經歷全新的友誼、初戀、找尋自我認同,在狂歡派對裡交換彼此的祕密,聆聽著屬於他們的音樂,劇情裡的歡笑與淚水都是正值青春年華的最佳證明。
▲ 圖片來源: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Facebook。
《壁花男孩》是根據 Stephen Chbosky 的同名小說所改編,電影的編劇、導演也都是由 Stephen Chbosky 負責。劇情裡為了強調故事背景年代和主角群對音樂的品味,費盡心思選用多首具代表性的80、90年代歌曲注入 Charlie 的青春日記,讓情節更能觸動觀影者的共鳴。其實這些歌曲都源自於 Stephen Chbosky 的私房歌單,除此之外,他還邀請擅長透過原聲帶將獨立搖滾音樂引入主流市場的影視圈知名音樂總監 Alexandra Patsavas,希望聯手打造出影迷與樂迷在成長過程中的最佳人生原聲帶。
▲ 藍色衣服為 Stephen Chbosky 在拍攝與演員群討論畫面。(圖片來源: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Facebook)
配樂就像是電影的靈魂,藉由配樂將情緒層層堆疊賦予更強而有力的生命,在《壁花男孩》裡就能夠印證。而今天就要和大家介紹在電影裡最具代表性的兩首歌,分別為 David Bowie〈Heroes〉、The Smiths〈Asleep〉。
▲ 圖片來源: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Facebook。
Charlie 與 Sam、Patrick 相遇後一起開車出遊,經過隧道時 Sam 一聽見車上播放的音樂,眼神瞬間發亮興奮地問這首歌是什麼,隨即打開天窗閉上眼睛且敞開雙臂,彷彿是在擁抱未知的青春也向全世界宣告:「無論未來會遇到多艱難的挑戰都會努力戰勝它,堅信著只有自己才能成為自己的英雄」。
▲ 圖片來源: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Facebook、Stephen Chbosky Twitter。
其實在書籍原著中,此處的歌曲是 Fleetwood Mac〈Landslide〉,但電影裡改為 David Bowie〈Heroes〉,是因為 Stephen Chbosky 認為後者更讓人眼睛為之一亮、更能精準地傳遞故事精神,所以才進行配樂上的更動。確實相較於對青春在溫柔喃喃自語的〈Landslide〉,〈Heroes〉更強化了電影的畫面情緒張力,讓人感受到在青春裡面對挑戰的無所畏懼精神。
David Bowie 是搖滾史上的經典人物之一,音樂作品銷量超過一億四千萬張,入駐搖滾名人堂,曾化身為雌雄同體歌手 Ziggy Stardust 與世人見面,華麗前衛的打扮讓許多人印象深刻,對至今的搖滾樂仍有顯著的影響力,甚至也影響了日本視覺系歌手的誕生。
▲ 圖片來源:V&A MUSEUM、David Bowie Facebook。
〈Heroes〉是 David Bowie 在柏林居住時寫的歌,有次撞見已是有婦之夫的唱片製作人 Tony Visconti 與女友在柏林圍牆附近親吻,得知 Tony Visconti 不顧任何阻攔與世俗眼光仍用情至深,讓他有感而發產下〈Heroes〉這首歌。前奏以輕電子和金屬聲響為歌曲拉開序幕,其中一部分的錘擊聲是 Visconti 拿著煙灰缸敲打出來。
歌詞內容描述一對為自由而越過圍牆由東柏林逃亡到西柏林的戀人,相信只要把握當下,就能讓幸福的記憶永恆存於腦海。具有遐想空間的歌詞,將議題延伸至相愛、想掙脫世俗框架的人們,像是:同性戀、婚外情,又或者是對於未來的茫然;而對柏林人來說,〈Heroes〉則是鼓舞了他們對自由的想望,還成為東德與西德的「地下國歌」,甚至對十幾年後推倒柏林圍牆產生催化作用。2016年 David Bowie 過世當天,德國外交部發推特感謝他協助推倒柏林圍牆:「再見了 David Bowie,你現在也成了英雄,謝謝你幫助扳倒柏林圍牆。」
▲ 圖片來源:David Bowie Facebook。
在沒有 CD Player、MP3 的年代,想分享音樂給重要的人只能透過錄製卡帶的方式,《壁花男孩》裡 Charlie 姐姐的男友最喜歡錄製卡帶傳遞情意,只是 Charlie 姐姐對音樂無感,所以把卡帶都拿給 Charlie。有回他躺在床上,聽著卡帶裡傳來姐姐男友的叮嚀「卡帶不只 A 面還有 B 面要記得聽完」——而 B 面第一首正是 The Smiths〈Asleep〉。再一次響起 The Smiths〈Asleep〉時,是 Charlie 在舞會上得知 Sam 的男友是音樂品味差、又不在乎 Sam 感受的人,Charlie 為此感到心碎地詢問:「為什麼我和我愛的人都選擇了不在乎我們的人?」英文老師回答:「因為我們只會接受,我們自認為應得的愛。」Charlie 知道他自己或許不是 Sam 的主打歌,但願意當 B 面第一首至始至終地守護 Sam。
▲ 圖片來源: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Facebook。
The Smiths 被譽為英國獨立音樂浪潮以來最重要的另類獨立樂團,他們選擇與當時興盛的電子樂背道而馳,重新將吉他為主要核心的音樂帶回英國主流。歌曲創作主題圍繞在青春期的徬徨、成人世界的絕望與社會的不滿,讓 The Smiths 的音樂散發自溺又不羈的氣質,再加上吉他手 Johnny Marr 精湛吉他技術、主唱 Morrissey 柔情似水的歌聲,成功接住英國青年們的焦躁與不安。
▲ 圖片來源:The Smiths Facebook。
〈Asleep〉被認為是 The Smiths 最壓抑的歌曲之一,不過儘管這首歌被眾多樂迷喜愛,The Smiths 只有在公開場合表演過一次。沒有華麗的辭藻或絢麗的編曲,以最直白的方式表達負荷不了的悲傷,歌詞是由主唱 Morrissey 所填寫:「想逃離這個世界/就這樣沉睡吧/再也不要醒來」。
〈Asleep〉與〈Rubber Ring〉同天進行音樂錄製,且在最初發行的12 英吋單曲黑膠唱片中,兩首歌連接在一起,〈Rubber Ring〉結尾的人聲巧妙融入〈Asleep〉 開頭的呼嘯風聲。在〈Asleep〉歌曲結尾則是置入用音樂盒播放的蘇格蘭詩歌〈Auld Lang Syne〉為歌曲留下綿延的寂寞感。
Morrissey 創作〈Asleep〉的故事有多種解讀,像是:透露想自殺的渴望、被無法控制的情緒困擾、為了紀念離去的摯友……等等,無論透過哪種說法,我們都可以獲得相同的結論,就是那時的 Morrissey 並不快樂且孤獨,他殷切盼望能從生活中得到解脫 。
▲ 圖片來源:Morrissey Official Facebook。
看完《壁花男孩》裡最具代表性的兩首歌曲的介紹,是否也喚醒你對於青春期的記憶呢?若想再次重溫青春期或是穿越時空來場復古派對,歡迎走入以80、90年代搖滾樂交織而成的青少年成長日記。
撰文:Nicole
參考資料:every little d.、香港01、豆瓣、Wiki、知乎、博客來、Vanity Fair、Louder、Far Out、Song Meaning And Facts、Fandom
樂手巢雜誌Vol.15獨家專訪Suede麂皮合唱團,10月5日重磅出刊
https://ysolife.com/yso-mag-vol-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