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歌劇魅影》於2004年12月首映,相隔20年將於今年夏天再次躍上大銀幕!本片改編自 Andrew Lloyd Webber(安德魯洛伊韋伯)的同名音樂劇,並由 Andrew Lloyd Webber 親自身兼監製及編劇,找來以《蝙蝠俠》系列電影聞名的導演 Joel Schumacher(喬伊舒馬克)執導,集結一票能唱能演的豪華卡司傑瑞德巴特勒 (Gerard Butler)、艾美羅森(Emmy Rossum)、派翠克威爾森(Patrick Wilson)攜手演繹這段淒美悲壯的經典故事。
延伸閱讀:音樂、時尚兼具,Elton John 將參與創作《穿著Prada的惡魔》音樂劇
近年在《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全面攻佔》系列、《古墓奇兵:風起雲湧》、《貝武夫:勇士傳奇》等作中以「硬漢」形象深植人心的傑瑞德巴特勒,回憶起當年飾演靈魂人物「魅影」的心路歷程,坦言自己雖然在當演員之前曾擔任搖滾樂團主唱,但從來沒有歌劇或音樂劇演唱的經驗,因此試鏡時非常緊張,「我深受魅影的內心世界所吸引,本能地感受到他的痛苦和掙扎,音樂的力量也深深打動了我。起初,我對唱歌和表演感到困惑,但最終,音樂幫助了我,我認為這是一次奇妙的經歷。」
今年適逢電影《歌劇魅影》問世20週年,在被問到是否有意再拍音樂劇時,傑瑞德巴特勒表示,「我很想再拍一部,但我得先把我的嗓音找回來,我對《歌劇魅影》心存感激,這部電影對我人生具有重大意義,我很幸運得到魅影的角色,我很榮幸可以參與演出,我對我的演出相當自豪。」
當年導演 Joel Schumacher 看了傑瑞德巴特勒在《神鬼大反撲》當中的演出,因而相中了他。當時 Joel Schumacher 甚至不知道傑瑞德巴特勒會唱歌,只是單純地被他所散發的暗黑陰鬱氣質吸引。然而,電影問世前這個選角遭受許多質疑,很多人認為傑瑞德巴特勒的歌聲太過單薄,難以詮釋魅影的深厚唱功,但監製兼原作者 Andrew Lloyd Webber 卻持相反意見,他認為「魅影應該是個有點粗獷、有點危險,是一位非典型的歌手」,而傑瑞德巴特勒無疑地相當符合這個標準。
對於自己飾演的這版魅影,傑瑞德巴特勒分析,「我認為這部電影賦予了魅影很真實的人性,讓觀眾更能理解他的悲慘遭遇對他整個人格的影響。他的渴望、孤獨、沮喪、執著、激情、悲傷⋯⋯所有這些都在電影中清晰地展現出來。」
在絢爛、華麗的19世紀巴黎歌劇院,一連串詭譎離奇的事件接連發生,眾人認為這一切都是住在歌劇院地底下、戴著面具的神祕怪人「魅影」所為。「魅影」發掘了歌舞團女郎 Christine Daaé 的音樂天賦,Christine Daaé 則視他為「音樂天使」,在他的指導下,一舉登上首席女伶的地位。她在成名之後,雖然受到青梅竹馬、年輕貴族 Raoul de Chagny 子爵的愛慕,卻也深受神祕而孤獨的「魅影」所吸引。直到有一天,她意外揭開了「魅影」面具下的驚人祕密⋯⋯
▲ 20年前上映海報(圖片來源:Scion Films Phantom Production Partnership)
《歌劇魅影 20週年經典重映》將於8月1日正式在台上映!超值預售套票於博客來售票網、天馬行空表單、光點華山電影館、真善美劇院熱賣中,購買單人套票即可獲得「A3 原文紀念海報」壹張,數量有限,售完為止。
文字整理:Pita/樂手巢編輯部
資料來源:天馬行空 skydig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