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慾望般低語的貝斯竄入內心,性感的嘆息聲隨之襲來,立刻攫住所有感官。融合迷幻色彩的鍵盤與層層魅惑的和聲,〈Time Of The Season〉像一劑讓人忘記時間、一不小心就上癮的藥物,注定要奪走聽者的心。正如 Kyme Radio 的 DJ Dick Stott 所說,「光聽不到16個小節,我就知道它一定會紅。」
究竟是誰創作了這樣令人著迷的音樂?連 Queen 吉他手 Brain May、Foo Fighters 主唱 Dave Grohl、Post Malone、Harry Styles 等巨星亦為此團傾倒──他們就是 The Zombies(殭屍合唱團)。
▲ 由左至右分別為:貝斯手 Chris White、鍵盤手 Rod Argent、吉他手 Paul Atkinson、主唱 Colin Blunstone 與鼓手 Hugh Grundy。
1961年,來自英國聖奧爾本斯的五個小夥子:鍵盤手 Rod Argent、吉他手 Paul Atkinson、鼓手 Hugh Grundy、主唱 Colin Blunstone、貝斯手 Paul Arnold(後由 Chris White 接替)共組 The Zombies,是繼 The Beatles(披頭四)後首支登上美國排行榜冠軍的英國樂團。但這樣的成功,並沒有為他們開啟順遂的音樂之路,反而絆絆踉蹌⋯⋯紀錄片《殭屍合唱團:夢想未完》(Hung Up on a Dream: The Zombies Documentary)完整記錄了這段旅程:從初識、組團、爆紅,到被經紀人剝削、解散,最終獲世人肯定。導演 Robert Schwartzman 邀請到仍在世的四位團員親口訴說他們的青春、夢想、曾經的失落與那從未熄滅的希望。本片在 SXSW 首映時,獲觀眾起立鼓掌數分鐘——那份穿越時代的共鳴,不言而喻。
為什麼想加入樂團?「可以追女生和喝酒!」
許多人可能會好奇,為什麼叫 The Zombies?畢竟與樂團形象和音樂風格,似乎沒什麼太大關聯。最初的團名其實是「The Mustangs」(野馬),不過他們僅用短短幾週就放棄,因為同名樂團實在太多了。某天 Paul Atkinson 靈光一現提議「The Zombies」,Rod Argent 立刻就愛上這個名字,但 Colin Blunstone 卻恨死它了──因為他原本希望可以擁有像是「Rocking Thunderballs」(搖滾霹靂彈)這種很炫砲的團名。「其實我當時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殭屍?」他小聲地說:「老實說,我到現在還是不搞太清楚。」
如果沒有 Rod Argent 的表哥 Jim Rodford,The Zombies 或許不會誕生。11歲那年,Rod 第一次聽見表哥播放 Elvis Presley(貓王)的〈Hound Dog〉,「我的整個世界都被震憾了。最讓我父母驚恐的是,我什麼事都不想做,只想聽著那股強烈的咆哮聲。」也正是這場衝擊,讓他決心組團。雖然找來的團員們確實都喜歡音樂,但 Colin Blunstone 和 Hugh Grundy 當初決定加入的關鍵因素之一,竟然是「追女生」!Colin 當時還身兼橄欖球員,因此相當猶豫,「但我很喜歡這個想法,因為可以吸引女孩和暢飲啤酒。對於一個青少年來說,是個非常值得投資的職業。」
以披頭四為目標,寫出冠軍單曲〈She’s Not There〉
The Zombies 的首個轉捩點,是參加為期10天的樂團比賽《Heartbeat》。當時他們年僅15、16歲,初出茅廬便與100支樂團競爭。因此團員們並沒有抱太大期望,壓根沒想到竟能奪下冠軍,也因此升起「玩音樂或許真的能成為職業」的想法。其中,Paul Atkinson 的家人特別反對,Chris White 透露:「沒有人認同他拚了命的努力。」但 Paul 是鐵了心要走這條路,他曾在訪問中說:「我想我們心裡仍然保有上大學的想法,但它已經不再是那麼重要。」女兒 Lucy Atkinson 笑著說:「在那個年代,我父親應該算是個叛逆小子,他所做的事情需要極大的勇氣。」她說,父親並不想當樂團的核心人物,也不是那種炫技型的吉他手,「他不做80分鐘的 solo 或類似的事。」Rod Argent 也深有感觸地說:「他是一位擁有獨特風格的吉他手,在樂團裡真正留下自己的印記。」
奪得冠軍後,The Zombies 很快就被 Decca Records 簽下, Rod Argent 滿懷野心,「想邁向成功的想法非常鮮活,那時你只有年輕的天真和自負,就這麼一次。那是一種極其強大的力量。心想,我也能寫出不輸 The Beatles 的作品。」受藍調歌手 John Lee Hooker〈No One Told Me〉啟發,他寫下讓樂團一舉爆紅的〈She’s Not There〉,George Harrison 更曾在節目當評審時給予好評,「和弦進行得相當不錯,這首會大受歡迎。」
延伸閱讀:心疼 George Harrison 活在約翰藍儂和保羅麥卡尼的陰影下,Donovan 私授寫歌密技
4萬張票完售,一晚竟賺不到10英鎊!?
1964年,他們首次赴美巡演,與眾多偶像共同演出,包含:Ben E. King、The Shirelles、Patti LaBelle and the Bluebelles 等。儘管巡演日程繁忙,那段日子也有不少值得收藏的回憶,像是 Hugh Grundy 與 The Shangri-Las 的意外合作。在 The Shangri-Las 名曲〈Leader of the Pack〉中有段機車發動聲,而當年取樣技術尚不成熟,「所以能重現的唯一方法就是直接搬一輛摩托車上舞臺,沒有人能剛好在正確時機發動它。」Hugh Grundy 聳了聳肩,「而我成功了,於是我得到了這份工作。每晚當她們上臺演出時,我都要在關鍵時刻發動摩托車。」
「我們一出道立即有了一首熱門歌曲,你要知道一切就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了。」人生並不總是一帆風順,命運即在 The Zombies 的菲律賓巡演後發生扭轉。能容納4萬人的場館,10天場場爆滿,照理來說,應該賺得盆滿缽滿,但扣除工作人員薪資、經紀人20%的管理傭金和10%代理傭金後,團員每晚竟只獲10英鎊。「如果門票那麼貴,那收入究竟流向哪裡?」Colin Blunstone 的語調仍帶有些惋惜與難過,「合約很少是出於善意擬定的,我們與經紀人的關係最後徹底決裂,他占了我們很多便宜,而且在早期他根本不關心我們的形象或發展方向,他唯一在乎的,就是不停地剝削我們,這種事發生在我們身上真的很倒楣,但也同樣發生在60年代許多其他樂團身上。」
▲ 菲律賓巡演令 The Zombies 印象深刻,連出門買個牙膏、牙刷,都需要被身上帶著搶的軍人護送。
這場被經紀人嚴重剝削的經歷,也讓他們下定決心自己製作專輯。《Odessey and Oracle》這張專輯的排練幾乎都在 Rod Argent 父母家進行,「後來我才知道,隔壁鄰居是輪班工作的夜班工人,雖然他從來沒有抱怨過,但他後來酗酒成性,我想可能跟我們當時的排練有關。」Rod 開玩笑地說。錄音地點則選在著名的 Abbey Road 錄音室,正好碰上 The Beatles 剛錄完《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空氣中彷彿還有殘留著方才留下的音樂餘溫,Rod 使用了天團剛用過的美樂特朗(Mellotron),但那裡控管相當嚴格,Colin Blunstone 分享,「我們人還在唱,他們就直接把琴搬走了,但 Abbey Road 就是這樣。」
雖然專輯順利完成,但幾首單曲推出後反響平平,再加上多數團員面臨經紀壓力,還未等專輯正式問世,樂團便宣告解散。Colin Blunstone 感嘆:「我知道我們的狀況不太理想,但是我仍然覺得我們還是有未來。」Hugh Grundy 也附和:「我真心希望我們能走下去,或許我們可以挺過這個難關。」如同那張有著玄幻迷離名稱的《Odessey and Oracle》,The Zombies 的音樂之旅也從顛簸,漸漸走向如專輯封面般的繽紛世界。
終獲遲來的肯定,卻還被一群「假殭屍」冒充
在幾乎沒宣傳的情況下,〈Time Of The Season〉悄然竄紅。像是命運遲來的補償,這首歌躍上眾多電臺,並登上告示牌百大單曲榜第三名、《Cashbox》雜誌排行榜第一名。一夕之間,他們的名字再次炙熱──卻也是在他們已經離開舞臺之後。樂迷的渴望,竟讓一個個「假殭屍」誕生,冒充他們四處演出,其中甚至包含 ZZ Top 成員 Dusty Hill 與 Frank Beard。對此,Chris White 無奈地說:「當時我們也不能怎樣,因為我們已經解散了,根據美國法律,你不能對此提告。」
2019年,The Zombies 終於能親身感受屬於自己的肯定。在 The Zombies 成名曲〈She’s Not There〉登上美國排行冠軍的50年,他們在搖滾名人堂的舞臺上再聚首──遺憾的是,吉他手 Paul Atkinson 已於2004年病逝,無法親自見證這一刻。在後臺受訪時,突然有位粉絲蹦出來,表達對他們的愛慕之情,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 Brian May。「花了50年的時間,我們終於被世界認可。」Chris White 感動地說:「在70多歲的時候,才真正明白自己20幾歲時的成功,這種感覺真的棒極了。」
「我從不認為自己是個搖滾明星,直到現在依然如此,我只是個很幸運的人,能夠成為一支偉大樂團的一分子,並見證了它的第二次崛起,從一顆小小的橡樹,成長為一棵大樹。」Hugh Gundy 的話語中滿是謙虛之情。儘管 The Zombies 的命運多舛,但 Colin Blunstone 坦言,他並不會想改變任何事情;Chris White 也感性地說:「歸根結柢都是運氣,讓我們五個人相知相遇,我們相處融洽,一路相伴至今,依然還是朋友,這才是真正的成功。」
也許,現在正是屬於 The Zombies 最美好的季節。It’s the time of the season for The Zombies.
《殭屍合唱團:夢想未完》(Hung Up on a Dream: The Zombies Documentary)
上映日期:2025年5月16日(起)
片長:116分鐘
上映場次:https://reurl.cc/1KpDom
撰文:Yuki Liu 劉韋琪
圖片來源:仲業文創、The Zombies Facebook
特別感謝:仲業文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