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手巢校園講座紀錄】做音樂的理性與感性,以及自信-黃中岳

0
417

由樂手巢主辦的全新校園巡迴講座:幹什麼做音樂:我的音樂製作之道,於今年十月正式展開,邀請到各個音樂領域的資深樂人進入校園,希望帶給有志從事音樂產業的同學更多啟發。10 月 17 日校園講座邀請到編曲大師「黃中岳」,以他30多年的相關工作經驗,分享他的音樂製作之道。(以下為講座內容記錄)

▲黃中岳

【認定音樂是自己想做的事,全力以赴】

「音樂是我所有天分裡面最好的,所以我拿出最好的來和別人競爭。」

從17-18歲左右,黃中岳就決定要以音樂為志業,即便沒有任何古典音樂的背景,仍以自修的方式完成了對自己的期許。他認為除了努力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自信,以及了解自己,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與企圖心,千萬不要因為競爭環境而畫地自限。

【音樂是什麼?音樂怎麼做?】

黃中岳強調,想做好音樂,除了感性的浪漫創作,更需要的理性的邏輯思考,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黃中岳,音樂是一種工具,用來溝通情感與思緒,就如同文字、圖像一般;而釐清音樂的定義之後,該怎麼做音樂呢?作音樂可以區分為創作製作兩個部分,創作是情感思緒平衡後的核心,是藝術家的本能,希望將心裡的想法表達出來並得到共鳴,而製作則是將這個核心以專業的方式呈現,且需要非常多的專業知識;如果在創作的過程中,沒有作此番邏輯性的建構,那各個面向便不算周全。

【創作的核心】

當用理性的方式辯證出為什麼想做音樂之後,接下來要了解的是創作的核心,它來自於情感面的衝擊、激盪,並使創作者產生想要說的慾望,在經過理性面的思考、整理與去蕪存菁,最終成為個人風格化的具體展現。

【理性與感性的平衡】

「音樂要從感性出發,用理性節制。」

一個好的創作一定是從情感面出發,本著藝術家的思緒及本能,幫那些說不出故事的人,說出他們心裡面想說出的那些故事,這也是創作者時時刻刻都該常駐於心的責任;台灣有很多好的創作人才,但大多數只想服務自己,把自己想說的話,用自己的方式不加思考地說出來,當不被接受的時候,就遷怒閱聽人,責怪市場接受度,但客觀來說這是不對的,在運用天賦創作的同時需要很多的理性和節制;將專業的器樂技能建立在個人深厚的生命、生活基礎上是非常重要的。

【大環境的狀態】

每個創作都代表了一種理想、態度,也可能影響接觸到的每個人,有可能百世流芳,亦可能曲高和寡,但以上的前提是,音樂被傳播出去,大部分能夠被發展被聽到的音樂,都是透過了某些公司系統的放大,而公司的背後是資本家,資本家是以數字、利潤作思考,對他們來說,賣釘子與賣音樂是沒有差別的,音樂甚至難以控制良率,所以會使用亂槍打鳥的方式,只為找出消費者市場,因為消費者是無法被教育的,卻可以被觀察、分析。

隨著科技、社會水準的快速發展,網路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販售型態,而對音樂產業來說,除了販售方式的劇變,作品同質化更是影響音樂市場與品質限縮的加害人,商品同質化又來自於資本家的商業政策;即便現在出現一些數位平台媒介,似乎讓每個人的創作都能被聽到,實際上背後的模式與政策卻依舊是一樣的。

【嚮往音樂工作者該有的思維】

和很多工作一樣,除了藝術創造的部分,音樂製作同時也身兼了商業、工業兩個不同的定位,而當作音樂變成工作,音樂就變成產品、商品了;無論是身邊玩音樂的朋友,或是自詡為音樂人,大多數人的普遍認知都是「音樂人很窮」,針對這一觀點,黃中岳給年輕朋友的建議是,應該去思考「作音樂怎樣可以養活自己?」,而不是「作音樂能不能養活自己?」,從對的出發點,才能引導出正確的方向。

【時代的轉變、音樂市場的趨勢】

現在行銷音樂的模式不同以往,除了音樂商品的販售,主要要推銷的是「人」本身,音樂只是這中間的工具,並不是說音樂只是沒有靈魂的某種包裝方式,只是這確實是這個時代的趨勢,如果說有什麼是跨時代通用的思考邏輯,其實還是「理性」「思考」,絕對能夠幫助你更快確立你的目標。

文字整理、紀錄:臺灣師範大學、勃特/樂手巢編輯部

攝影:臺灣師範大學、Jo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