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音樂幕後多重身分,也主導 Green!Eyes 與 Moonteg 樂團,老王(王昱辰)在獨立音樂圈像是無所不在,掃過落日飛車、傷心欲絕、Leo王、鄭宜農等傑出專輯,都能在製作陣容名單看到他身影。
老王從錄音工程開始,對聲響出了名的嚴格,扎實講究的技術源自小時候在加拿大首次進錄音室開眼界,回台灣後於類比與數位錄音的時代交界中實習,也跟隨宋文勝老師精進古典樂錄音。而倫敦形同他的第二個家,十幾年間往返也得到英國第一線的製作和錄音技術。
這條路並非老王特意規劃,「錄音只是一個工具,我是想做音樂所以才會去學錄音。」因為自己玩樂團要錄作品而買了許多器材設備,他也開始為朋友錄音,一方面能加減填補花費,便將當初的住處改造成錄音工作室,從最初的 Rooftop Audio 開始替樂團朋友進行音樂製作,到2018年又建了更大的 MoriSound Studio 追求理想的聲音。
「在這個時代,全方位是未來。」
不過錄音工程不只是錄音,必須兼顧製作的美感和技術,由於早期獨立樂團的預算不多,老王逐漸拓展至全方位製作,統包編曲、錄音、混音到後製等項目。而全方位則已成為時代趨勢,能有足夠的彈性去應對各種狀態的音樂人,「如果樂團裡本身有製作能力很強的人,製作人和錄音師的角色就是完成音樂人的 vision。但如果樂團只會寫歌,卻不知要如何呈現完整,那就需要厲害的製作人把編曲都調整到位,然後去蕪存菁。」
隨著台灣獨立音樂的進步,製作人的建議要給得更深入,決策也從形而上去追求,老王說製作人就像橋樑,要將創作人的想像接軌到實際預算和操作面,並把握好完成度,甚至做到超越原本的理想。而作為一位有玩樂團的製作人,也讓他在和樂團合作時較能借位思考,「要看到每個人的特質,讓每個人能適得其所,作品又可以好聽,才是比較成功的製作。」
錄音、製作都講求美學的脈絡
在音樂工作上,老王首先在意音樂的「語彙」,製作方面要先找到作品的意義,知道背後的邏輯和想表達的價值,再思考要如何表達和執行。錄音工程則也同樣講求美學的脈絡和緣由,就算樂風混搭融合都要考量其中理由,「創作再奇怪也都有其道理,會有它背後的邏輯還有他想表達的價值,這比 Sound 本身還重要。」就像電影裡的致敬小彩蛋,懂的人就會理解,而作音樂也能用錄音的方式向時代或文化致敬。
他也遇過和自己一樣講究的音樂人,「Leo王就是比我還難搞,他的要求很高、很特別,會讓你想辦法挑戰自己。林宥嘉也是很有自己堅持的音樂人。」但這「難搞」對老王來說絕對不是負面,因為他們的敏銳能成就好的音樂。
回頭看當初啟發並改變自己的關鍵,老王說 Beck 的音樂讓他大開眼界,尤其1994年發行的專輯《Mellow Gold》引領他去聽另類、非主流音樂,至今仍影響著自己的音樂製作工作及創作,「Beck喜歡融合樂種,喜歡做 sample 和 lo-fi。回想起來,我在做的事情也不過就是那一張專輯的綜合,因為 Beck 真的很厲害。」
智商和情商很重要
老王透露,自己過去曾有好幾年對工作和生活使不上力,直到今年做了腦掃描檢查後發現是思覺神經失調,才透過治療找回活力。所以今年是重要的一年,他想逐漸走回創作人身分,也訓練了新的錄音師和製作人,希望能培養新血承接製作案。
不過他也直言在錄音室工作「智商和情商很重要」,因為事情很多、壓力很大,建議後輩要有自知之明,且一定要聽音樂、愛音樂,研究音樂的脈絡和知識,「為什麼你會喜歡這樣的音樂?他是用什麼做的?緣由是什麼?是學誰、又影響到誰?要去挖掘這些知識。」
近20年的職涯,人生經歷讓老王擁有多種文化血液,他將自我認同歸類為「新的台灣人」,認為這是種使命感:「我想讓台灣的音樂變得很豐富,可以有更多文化因素存在。」而他對音樂的堅持與講究就像一場美學教育,對待每份經手的歌曲或專輯視如己出,讓大家在不同作品中聽見他的印記。
撰文:鄭佩欣 Anita
攝影:whosdandan
場地:MoriSound Studio
本文收錄於樂手巢雜誌Vol.12「樂手巢幕後通行證」單元。全台索取地點:https://mag.ysolif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