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邊,小學生唱遊〈童年〉。出走時,叛逆浪子在〈鹿港小鎮〉留下殘影,跳上〈火車〉,鐵軌聲碾壓著夢睡睡醒醒,只憾恨那台 SUZUKI RG500 永遠追不到〈天若有情〉,〈是否〉念念不忘的白月光也終究沒能破鏡重圓,因為啊,他還有大環境的觀察和大時代的追求,金三角風雲變色,有誰能幫〈亞細亞的孤兒〉煮頓熱飯?中正大廟埕幾次改朝換代,依舊需要一劑〈大家免著驚〉,就連〈地球母親〉也被繁華世界搞到精神錯亂,〈明天會更好〉難道只是安慰劑嗎?
以歌詞為槍彈、旋律為玫瑰,羅大佑猶如音樂圈的李白,半世紀來譜出滾滾紅塵天外天,步入七旬,硬骨的他挺直腰桿子繼續突刺前進。令人不解的是,2024年9月 Legacy TERA 開幕首演上,他整晚握拳吶喊:「我是羅大佑!我是羅大佑!我是羅大佑!」這世上多少人都用他的歌給生命下註解,已經留名青史、無法磨滅了,難道還需要提醒嗎?
三個月後,羅大佑在首登衛武營、開唱2025「港都」新年音樂會前夕給出答案,音樂教父送《樂手巢》一封美麗的生涯回顧信,可敬的前輩說:「創作者要隨時保持危機意識。創作之路始終是找尋自我的道路,要追根究柢、挑戰不懈,一步一步去接近、去證明,自己的想法到底能走到多遠,而我的那份熱愛從未改變。」
▲ 羅大佑認為真正的音樂家都必須具備使命感,「對一件事有使命感,它激發你專注更崇高的追求。」
七十歲苦練蕭邦,像是一場自我療癒
只要羅大佑的手上有吉他,誰都無法阻止他掃射意志,但老大哥坐到鋼琴前的樣子溫柔好多,很像終於做好菜的媽媽在圍裙上抹抹手,準備抱起孩子好好說個故事。兩年前,他給自己新買了一架三角鋼琴(平台式鋼琴),樂器對他而言並非工具,而是交心、通靈的對象。琴房裡的大塊頭紳士每天陪他苦練古典樂,當手指在黑白鍵之間跳躍、逗留,某種穿越時空的心有靈犀彷彿也接通了。
他對蕭邦的領悟力來到了「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新境界,羅大佑有感而發:「年輕時練不起來,太難了,現在不太一樣,甚至練琴的過程給我與以往不同的、很深刻的成就感,像是一場自我療癒。」他解析,蕭邦的音符能精準且無瑕,始於音樂家對「真理」的追求、對完美的堅持,所以能創作出最真摯、最深刻的作品,一代又一代地傳遞情感,深深觸動演奏者和聽眾。
「累積年歲和情感體驗後,我發現自己能夠更好地掌握和表達這些作品的深意。古典音樂的力量是真實而永恆的,好的藝術會留下來,超越生死和時代。」
音樂是家鄉,是進化挑戰,也是歸屬
羅大佑出身高雄,父親在鹽埕建國四路搭蓋「東海醫院」,並擔任院長。「當醫生壓力很大也很忙碌,音樂是他唯一的興趣,紓壓方式就是買各種新奇的樂器擺在家,直立式鋼琴、風箱式電風琴、雙層鍵盤電子琴、雙軌錄音機,在當時都是最新潮的器材。」父親對醫學和音樂的狂熱也傳承給三個孩子,羅大佑和兄姐都習醫、從小學鋼琴,不一樣的是,他脫下了白袍,將命運轉接至音樂軌道,用創作與表演不輟持續活出自己的想望。
六歲開始學琴,國高中升學壓力大,羅大佑用鑽研電吉他和其他樂器調節身心,並專注聆聽最新出爐的歐美音樂,進而組建自己的樂隊,在華語音樂圈打出大片江山。50年後,串流時代音樂分眾鮮明,藝人形象包裝、演出的類型與場館都越來越多元,看著社群媒體帶來容貌、流量、創作進度等各種沈重壓力,羅大佑也發現高科技造成強烈的人際疏離,種種有形無形的冷漠與敵意,導致自我認同過程價值觀混亂。
而他自比是數位時代的「倖存者」,當人們已經不太容易從音樂找到感動,創作老將提醒:「音樂不是為了迎合市場或流量,或是複製貼上,而是為了表達內心真實的情感,讓每個音符、每段旋律都充滿意義。這也賦予了音樂人一種使命感,用聲音去表達各式各樣的愛、和平與人類共同的情感需求。真正的音樂應該從人性和情感出發,並以誠實的態度創作,這樣才能讓音樂具有永恆的價值。」
▲ 羅大佑的思想與歌詞相輔相成,強烈的敘事性歷久彌新,並關注大趨勢,讓詞義和聲音感和諧並進。
溯源成長,衛武營首唱《港都》新年音樂會
2023年,愛人同志被愛河水載回,發行融合高雄歷史與地景的〈愛河人間〉,2025年元旦亦將首登衛武營開唱,舉辦「港都」新年音樂會。羅大佑說,疫情三年,時局紛亂,他放慢步調、沉澱思緒,在從心所欲的年歲憶起高雄也曾有個「家」。「我對音樂萌芽與爆發好奇心、苦練樂器彈奏的基本功,就是從高雄開始的。」他在追溯自己創作根源過程,形塑「港都」新年音樂會的雛形,劃分「序曲、港都組曲(一) 、世界的音樂、鄉愁情懷、電影故事、港都組曲(二)、Mission Possible」七個樂章,融合東西方樂器,演繹自我的蛻變。
「衛武營音樂廳是台灣首屈一指的國際級展演殿堂,觀眾席與舞台設計精緻,創造出最佳聲響效果,能完美傳達人、音樂與環境的同頻共振。我們很高興能跟衛武營合作,呈現交匯不同文化後的細微情感變化與張力起伏。」談及鎮館之寶——全亞洲最大的管風琴,羅大佑有感,管風琴的音色飽滿多樣,與廳內迴響結合後,能神聖恢宏,亦能優雅深邃,因此「港都」新年音樂會選擇用管風琴開啟序幕,精微地凝聚全場心神。
如果你以為羅大佑只是一味懷舊,那就太不了解他的叛逆了。「港都」演出團隊浩浩湯湯,號召16位演奏家,個個跨界資歷豐富,有爵士四重奏「玩弦四度」洗鍊的融合樂風,流行搖滾則以電聲樂器組(Band Sound)為基底,交融民族、實驗、流行的打擊藝術家,東方聲響有揚琴、笙、長笛等傳統國樂的專業演奏家,合作多年的和聲組也再次攜手鋪墊撼動靈魂的人聲層次。
羅大佑預告眾多精彩的經典變奏實驗,〈船歌〉以世界音樂的概念改編,玩弦四度注入印度音樂的樂句元素,和聲組則添加原住民的胸腔共鳴發聲,為傳統東方色彩的民謠翻新獨特的自由風情。既熟悉又新奇的變化還包括將〈之乎者也〉改編成雷鬼版,〈戀曲1980〉、〈光陰的故事〉等代表作則安排全場大合唱,「請各位閒暇之餘可以練練歌~」此外,他也將重新詮釋台灣國寳級作曲家鄧雨賢的作品,以及多首家喻戶曉的台灣經典民謠、台語流行歌,讓跨越時空、記錄時代背景的重要文化資產,在新時代繼續流傳。
創作如雕塑,反覆打磨出「活生生」的作品
身為不老 Rocker、長青 Songwriter,羅大佑認為「保持身心靈的健康」和「不斷反覆打磨」都非常重要!他強調,創作是一個「雕塑細節」的過程,多思考和詮釋文字、旋律與歌唱,多累積自己對音樂的審美,都有助作品達到高度的貼合。「經過這種重要的訓練後,詞和曲會兼具靈活性和深度,不管經過多少時間,這份精心雕塑的重量感,都能與時代連結共鳴。」
作歌也不僅是一種製作流程,羅大佑更凸顯其中的生命力,他主張創作的出發點都要圍繞著「人」,而不斷地來回修飾,是為了讓作品變得有機且「活生生」,讓它彷彿自然而然地生長與成熟。「每一首歌後面都應該有故事,否則你不會去寫這首歌。這個故事對你的影響夠不夠強烈,決定了寫歌人的心意;寫歌的心意夠不夠強烈,又決定了這首歌足不足以成為經典。」
羅大佑定義,音樂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的靈魂共振,而這種「溝通」,也是「港都」新年音樂會的目標,團隊將帶來跨界融合的樂風及表演形式,希望透過現場音樂的感動,讓同在一廳的人們,藉一首首經典歌曲重逢一場場生命故事,並在喚醒珍貴的青春情懷之際,重新咀嚼和音樂、人我的關係,讓彼此從相知的共感出發,新啟希冀的明日。
流水落花春去也,羅大佑的天上人間盡在台上與台下、幕前與幕後。
【樂手圖鑑】羅大佑篇
- 愛用器材解密
平台式鋼琴:Shigeru Kawai SK-6
音樂人寫歌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和環境、和樂器、和創作的狀態與心意共振。這幾年常練琴(古典樂),就為家中琴房買了一台三角鋼琴(平台式鋼琴)。
電吉他:Gibson ES-335
長久使用這把琴了,這個吉他型號的線條和人體曲線很貼合,習慣使用也因為這把是半空心,彈奏時跟自己的身體特別有共振。
木吉他:Martin Guitar D-41
這是一把歷史很悠久的經典吉他,Elvis Presely(貓王)等音樂名人都有使用過,我有蒐集幾把此型號的其他版本,這個版本還可以插電,很方便,表現起來也有不同的風味。
【羅大佑自評】
羅大佑不僅僅是一位音樂家、藝術家,或許可能也是一位思想家。
他的作品承載著時代的聲音,成為華語世界跨越世代的共同記憶。他透過詞曲的創作,將對世界、社會與環境的敏銳觀察與情感注入其中,讓音樂成為表達思想與情感的媒介。
羅大佑的創作反映了他對文學、音樂與思想的深入探討,不同時期的作品展現了人類相通的情感與共鳴。他以獨特的角度和對音樂的審美,將生活經歷與社會現象的觀察轉化為藝術創作,影響著社會及時代,並超越了市場與特定群體的限制,成為普羅大眾的共同聆聽之聲。他的音樂不僅服務於一個個體或某個族群,而是整個華語世代,跨越了通俗與知識的界限,成為所有人共享的藝術。
羅大佑「港都」新年音樂會
時間:2025/1/1 (三) 19:30
地點:衛武營音樂廳
節目資訊:https://npacwwy.tw/en02BiE3q
撰文:蔡舒湉 Lala
圖片來源:大右音樂
資料協力: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大右音樂
👺 歡迎加入樂手巢雜誌 Vol.21 音樂百鬼夜行,有夠「妖」壽!
https://lihi.cc/SL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