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著不再虛張聲勢」Bremen Entertainment Inc. 布萊梅的「千人展」讓焦點重回音樂

0
44

「我想要相信這世界不會停止接受,而且它也應該要不斷地去肯定各種新的聲音、藝術家、對話;不一樣的場景、社群、價值、族群、立場,對我來說那樣的未來才是值得被期待的。」──Bremen Entertainment Inc. 布萊梅主唱吳羿緯,2024年11月2日於金音獎舞臺

2024年,Bremen Entertainment Inc. 布萊梅(以下簡稱布萊梅)憑藉第二張專輯《The Great Bremen Show》榮獲金音獎最佳搖滾歌曲與年度專輯獎,尤其因這張專輯的人聲與 DI 皆採「宅錄」方式製作,讓樂團備感鼓舞。而他們於今年初推出的 EP《Second hand stories》正是「全宅錄」作品,除了這項突破,3月7日他們也將迎來首場千人專場,登上 Legacy「千人展」系列舞臺。

「希望我們的歌有一天也能在夜店播放」

若布萊梅要說一個屬於他們的「二手故事」,腦海中大抵會浮現叛逆狂噪與重搖滾交織的聲景,或許還會掠過些許時光的影,讓人就這樣耽溺在 Emo 與一股難以言說的悵然,甚至不自覺又惹來一股老淚縱橫。但布萊梅果真是不出意外地難以預料,他們這次先將搖滾史詩般的音樂擱置一旁,迎接〈Story From The Hill〉與〈Flat Fall..(again)〉這兩位以電子音樂風格為主的「插班生」──它們其實都是來自過去的創作,前者是曾在現場演出過的曲目;後者則是首張專輯《Taured 陶樂德》中的〈Flat Fall〉remix 版。吳羿緯說,這好像是和以前的自己「借來」的感覺,遂將 EP 命名為「二手故事」。


▲《Second hand stories》視覺由 YOJI 操刀,成果令吳羿緯和曹瑋倫分別聯想到 Cartoon Network、復古 Game Boy 遊戲上的插畫與動畫《亞特蘭提斯:失落的帝國》。吳羿緯分享:「我覺得 YOJI 沒有很糾結在歌詞講到什麼就要呈現什麼,而是試著將歌曲的 vibe 視覺化。」

〈Story From The Hill〉是一段想像中的愛情,歌曲描述兩人相遇、相知、相處後,最終卻不得不面對現實:其中一人希望能與對方一起逃到一個沒有人認識他們的地方,永遠不再回來,但卻被拒絕。儘管如此,兩人仍完全理解彼此的決定,「我們心底都知道不可能完全拋下一切就去追求愛情,但姑且還是問問看。」

一波波猶如洶湧潮水般襲來的電子鼓點,映照出提問者內心的緊張與急促;而重複的旋律,似乎更能切身感受把問題想過千百回的不安。在製作這張 EP 時,布萊梅不希望使用 MIDI 鼓音效,所以採用電子鼓,曹瑋倫說:「我們想做成真的可以在夜店播放的感覺,大家能跟著跳舞。」


▲ 與此情歌同期創作的還有收錄於《The Great Bremen Show》的〈Junkyard Princess〉,「那時我會自己在小小間的錄音室裡彈吉他、寫歌,整個覺得『哇~我是什麼情歌王子嗎?』」

令人意外的是,比起搖滾樂,初嘗電子風格的吳羿緯反而更加得心應手。成長過程中,他多聆聽 Green Day、Maroon 5、Coldplay 等流行搖滾樂,其中當然也不乏 The Beatles 或爵士音樂,但還是流行搖滾最深得他心。「以前在做搖滾樂的時候,我其實常在思考,這裡要耍帥、那裡要很酷,或是 focus 在某個 tone 好不好聽。」然而這般刻意追求,卻始終難以觸動他的內心。「一路做音樂到現在,這次在做 EP 時,我反而覺得『哇!原來我們真的可以把音樂弄得這麼好聽。』」而聽搖滾樂長大的曹瑋倫,對於曲風新嘗試的形容更是一語中的:「有點像散步的時候,突然轉進了一條巷子。」


▲ 吳羿緯20多歲生日時,哥哥送給他的生日禮物。

宅錄的初心,竟是害怕犯錯與不自信?

宅錄,已然成為布萊梅的標配。在製作《The Great Bremen Show》期間,團員們特別熱衷觀看 Tame Impala、King Gizzard & The Lizard Wizard 等音樂人的專輯製作過程影片,並參考他們使用的錄音器材與環境,「看完覺得沒有所謂真正完美的錄製空間,錄音室當然有它的優勢,但現在 home production 也很流行。像披頭四早期在錄音的時候,鼓組、麥克風也是亂喬、亂放。」而這些「不完美」,倒創造了一股特殊韻味,曹瑋倫說:「做音樂的方式也會誕生某一種情感,人們會對那種聲響有反應,並向外散播,所以我不覺得我們一定要去追求完美乾淨的聲響。」

「如果創作者能兼顧製作與後製,那絕對是最理想的。但這種案例很少,不過這也是我們的堅持。」問起為何堅持宅錄,吳羿緯還是一貫地直率,「對我來說,錄音、後製全部都很好玩,我們也想做,不能只有別人玩到!」但他也攤開內心深處的脆弱,分享最初選擇宅錄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害怕」,「會怕做錯事。像很多搖滾樂團製作時不會留 DI Tone,但我們為了保險起見都還是會留。我覺得這其實都是某種沒自信的狀態,就是很怕犯錯。」

這番真情流露,與在舞臺上狂放、充滿力量的形象形成強烈反差,但這份真實,更深深觸動人心。他也希望未來自己能更有 guts 地做出突破性的音樂,「到目前為止,我都還沒有真正碰觸到我內心想做的創作。」

延伸閱讀:我是吉他手買了 DI Box,為什麼你也該來一顆

現實噬心,試著不再藉音樂虛張聲勢

包裹著青春的叛逆開始褪了色,布萊梅的批判性思維依舊,只是如今染上一層現實的霧霾。這些迷茫又是從何而來?「當兵」,成了他們心靈轉變的分水嶺。吳羿緯坦言,當兵回來後發現學生時期和現實的壓力簡直是天壤之別。當房租繳不出來、認真做音樂好像也賺不到錢,緊繃的情緒,在布萊梅團員間蔓延,悄然吞噬每個人的心靈⋯⋯再加上金音獎後不久,〈Flat Fall..(again)〉製作人、吉他手湯詠樂宣布離團,這一消息更令團員們感到衝擊。但或許這些歷程,未來回顧會成為有趣的事,「就像在看披頭四《Get Back》紀錄片時,我們都看得很爽,但他們當下一定覺得靠腰到爆。」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紀牛牛(@da_n__1101)分享的貼文

或許正因處在轉換階段,布萊梅在即將到來的首場千人演出調整了演出方式:降低音量、減少燈光效果,甚至可能也不會請 VJ,希望將焦點放回音樂本身,「覺得開始可以拿捏那種,就是安靜的時刻跟要炸的時刻,比較像一個成熟的大人。」一向喜歡開玩笑的曹瑋倫,此刻卻突然默默沉穩地說,「試著不再虛張聲勢。

3月初的「2025季度專場 Legacy Presents #千人展II」,名稱正是「Get Back To LIVE!!!」,象徵當兵後的回歸,也呼應布萊梅得獎時,曹瑋倫在臺上所說:「現場演出是音樂人重要的養分,我們可以知道,其實我們在這裡做音樂並不孤單,還有很多人用自己的方式為文化貢獻、用自己的方式做好玩的事情。」布萊梅說,「陶樂德三部曲」的最終章預計將在2026年發行,整體風格尚未定調,但在這次千人展的演出中,或許會釋出一點端倪,來現場一探便知。

至於亮點?吳羿緯笑著說:「最大的亮點,就是我們的精神轉變。

【樂手圖鑑】Bremen Entertainment Inc. 布萊梅篇

  • 演出前是否會進行小儀式?

吳羿緯:完全沒有。

曹瑋倫:吃香蕉。雖然知道它是一個能量來源,但我純粹就只是一直有這個習慣。

  • 很多搖滾樂團演出時都會喝酒,那你們有這個習慣嗎?

吳羿緯:以前有想說試試看,但結果好像都沒有特別加分,後來就覺得算了。

曹瑋倫:通常喝酒都會犧牲掉一些細節,像是體力和順暢度,所以我們不太會在演出時喝酒。

  • 聊聊近期計畫?

吳羿緯:「AAA TOUR BY HYUKOH & SUNSET ROLLERCOASTER」這個給我們很大的啟發和鼓舞,我們近期也和泰國樂團 LEPYUTIN 合作 EP《I.C.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希望這會是一個開端。

曹瑋倫:我英文沒有到絕頂好,有時和 LEPYUTIN 溝通可能會使用一些狀聲詞,但大家都知道彼此在說什麼。有些事,可能冥冥之中儲存在大家大腦裡的某個地方。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LEPYUTIN(@lepyutin)分享的貼文


「Get Back To LIVE!!!」布萊梅 Bremen Entertainment Inc. 2025季度專場 Legacy Presents #千人展II

時間|2025年3月7日(五)20:00
地點|Legacy Taipei 音樂展演空間
售票連結|https://www.indievox.com/activity/detail/25_iv0339508

撰文:Yuki Liu 劉韋琪
圖片來源:Bremen Entertainment Inc. 布萊梅
特別感謝:Legacy Taipei

歡迎來到偉大的「布萊梅」秀!採擷老高、馬奎斯元素,打造一場平行時空的鴻門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