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音樂的50種樂器》複弦吉他與曼陀林的原型-魯特琴

0
1581

▲Philip Wilkinson 著作《改變音樂的50種樂器》。圖片來源:積木文化

音樂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人類文化之一,透過音樂能表達許多難以用文字或以口說出的情感,其中樂器又是創造音樂必要的工具。中世紀詩人拿著魯特琴或曼陀林,借音符記下愛情的淒美,歌頌王者的光輝,哽咽戰爭的壯烈;一樣都是複弦樂器,差不多的基本演奏技巧,它們之間有什麼樣的淵源?

魯特琴

▲帶著像是剖半的梨形琴身,輕聲恬靜卻平易近人的音調,魯特琴可獨奏、伴奏,是早期最獨樹一格的彈撥樂器之一。圖片版權:© Thinkstock

魯特琴可能源自中東地區。類似魯特琴的樂器對古埃及人和美索不達米亞的居民來說幾乎眾所周知,西元八世紀西班牙曾一度被阿拉伯穆斯林占領,此樂器便由穆斯林和拜占庭音樂家經從西西里島帶到歐洲。中世紀,浪跡各地的音樂家帶著魯特琴環遊歐洲,於是十三、十四世紀早期的英法文獻都曾提起魯特琴和其演奏者。儘管如此,仍無從確知當時魯特琴的模樣。

現存最早的魯特琴音樂可回溯至十五世紀,此時大部分的魯特琴可能有四對同音弦組,手指間夾一只撥片彈奏。樂器製造者開始在琴頸處加上音格(fret,又稱弦品或品),幫助負責彈撥的手指放在適當的位置。隨著時間推移,演奏者也開始改變彈奏技巧,漸漸直接用手指撥弦。同時,樂器製造者也在魯特琴多加一對同音弦組,不久後又再多加一對同音弦組。

十六世紀文藝復興全盛期,魯特琴的普遍形制為含有六對同音弦組、用手指撥弦彈奏。十六世紀末甚至有更大型、多達十對同音弦組的魯特琴。魯特琴是非常受歡迎的樂器,直接以指撥弦的方式可演奏更複雜的音樂,新添加的同音弦組也使其有更廣的表現幅度。作曲家藉由新型的魯特琴創作出不計其數的獨奏樂曲與伴奏歌曲,魯特琴形同音樂界文藝復興的象徵,就像古典柱式結構之於文藝復興時期建築。

▲以魯特琴演奏的經典民謠〈Greensleeves〉,充滿中世紀氛圍。

曼陀林

▲曼陀林琴是混合各種特色的樂器,琴身如小型魯特琴,指板和吉他一樣附有音格,調弦與小提琴相同。它有四對鋼弦,每對都能調成一樣的音,演奏者能在同一對琴弦上迅速連續彈撥做出快速的顫音(tremolando),達到持續長音的效果。圖片來源:The Saleroom

曼陀林琴的歷史至少可追溯至十五世紀,在義大利格外受到青睞。此樂器擁有好幾種的形制,包括拿坡里曼陀林琴,外型像魯特琴;以及葡萄牙曼陀林琴,構造和外形更像吉他且是平背板。曾有許多位古典樂的作曲家為它創作。韋瓦第和胡麥爾(Hummel,1778-1837,奧地利鋼琴家兼作曲家)曾寫過曼陀林琴協奏曲,貝多芬也作過兩首曼陀林奏鳴曲。莫札特曾在歌劇《唐. 喬凡尼》(Don Giovanni, 1787)中用曼陀林琴為其中一首詠嘆調伴奏,但偶爾由豎琴擔綱。

▲前Led Zeppelin的貝斯手John Paul Jones在節目上彈奏〈Going To California〉中的曼陀林旋律。

魯特琴和曼陀林雖是歷史悠久的樂器,現今卻仍在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中持續被演奏,可見其不可取代的地位,近代當然也有更新的改良型號。想知道更多有關樂器演進的歷史趣聞,請見《改變音樂的50種樂器》專書。

《改變音樂的50種樂器》

作者:Philip Wilkinson

出版社:積木文化

積木文化 CUBE PRESS

創立於1999年,深度經營生活風格類圖書,從品飲、料理、設計、工藝、繪畫、藝術、時尚、收藏,到心理、健康、社會趨勢、大眾科學等,致力於結合專業知識與視覺美感,帶給讀者最有質感的閱讀生活。

城邦讀書花園連結請點我

博客來連結請點我

文字整理:勃特/樂手巢編輯部

資料提供:積木文化授權轉載

※本文經積木文化授權提供,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