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拍手越久就表示電影越好看嗎?關於坎城影展的「全場起立鼓掌」現象

0
9036

作為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影展之一,各大電影與導演在坎城影展(Festival de Cannes)的一舉一動自然都備受各界關注,然而,除了獲獎數目與影評人評價外,在這場影展之中,還有一項時常被大眾拿來當成精彩程度指標的事件,那就是觀眾「起立鼓掌的時間」。

史上最長的掌聲

今年,由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執導、坂元裕二擔任編劇、還找來坂本龍一製作配樂的《怪物》,在坎城影展放映完畢後獲得影評大力讚賞,現場更響起了長達9分30秒的掌聲。這讓人不禁好奇,「史上最長的掌聲」殊榮,到底屬於哪幾部電影?

▲ 圖片來源:Festival de Cannes Facebook。

根據外國數據網站《WOLFRAM》在2019年時做的統計,前5名席次如下:

1.《羊男的迷宮》(Pan’s Labyrinth),鼓掌時間22分鐘

2.《華氏911》(Fahrenheit 9/11),鼓掌時間20分鐘

3.《泥土》(Mud),鼓掌時間18分鐘

4.《霓虹惡魔》(The Neon Demon),鼓掌時間17分鐘

5.《性腥聞》(The Paperboy)/《我想有個家》(Capharnaüm),鼓掌時間15分鐘

「起立鼓掌的時間」能代表什麼?

自1946年電影節開幕以來,這幾十年裡,在坎城影展播放的電影往往都會獲得非常非常長時間的起立鼓掌。例如在今年5月20日,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的《花月殺手》(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獲得了9分鐘的掌聲。

而在掌聲長度不斷增加的同時,「只有」5分鐘或更短的起立鼓掌時間,有時會被視為影片沒有達到預期標準的表現,像是《Variety》今年就在推特寫下:「《印第安納瓊斯:命運輪盤》(Indiana Jones and the Dial of Destiny)獲得了不冷不熱的5分鐘鼓掌。」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起立鼓掌的時間」成為了各大影展映後新聞的重點標題,然而,鼓掌時間越長,真的就代表電影越好看嗎?根據外媒《POPSUGAR》報導,雖然沒有研究指出確切原因,但有一些社會學家提出了解釋——簡而言之,坎城影展的觀眾,只是在跟隨前面的人的動作。

耶魯大學人性實驗室主任 Nicholas Christakis 認為,坎城影展的起立鼓掌現象,不僅反映了電影的精彩程度,更表明了這場活動參與者的「聲望等級」。在前排,你通常能看到電影製作人、演員以及通常被觀眾認為更有影響力的人物,多數人會透過模仿他們的動作,以感受到自己作為其中一員的「聯繫」,畢竟與人群站在一起,總是格外令人安心。

Nicholas Christakis 舉例,「當《花月殺手》的掌聲逐漸平息時,作為該部電影主演的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與其他相關人員又開始歡呼,帶起了現場另一波掌聲,硬是將觀眾拍手的時間延長到了最終的9分鐘。」


▲ 《花月殺手》預告片。 

雖然這無法完全解釋為何坎城影展的鼓掌時間遠超過其他影視盛會,但至少為我們提出了看待掌聲的不同角度。而這裡也順帶一提,人類有史以來最漫長的起立鼓掌時間,是屬於「三大男高音」普拉西多多明哥(Plácido Domingo)的,他在1991年7月30日,獲得了長達80分鐘的起立鼓掌。

文字整理:古家萱
文章轉載自:every little d.

重返青春熱血的社團時光,5月23日樂手巢雜誌 Vol.17 正式出刊:
https://ysolife.com/yso-mag-vol-17/

黑夜不是白晝的對立面,為什麼以午夜為場景的電影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