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先前的文章中,曾介紹 Dan Smith 如何引領 Fender 從 CBS 後期的衰敗中重新走向輝煌。而 Fender 的崛起,也要感謝在 CBS 無意繼續經營 Fender 時,一群熱愛這個品牌的員工聯合買下這個傳奇品牌。那麼,反觀美國另一個經典品牌 Gibson 呢?在經歷我們先前提到的 Norlin 黑暗時代後,是否也有如 Dan Smith 般的人物來拯救 Gibson?
其實是有的,不過說到這個人,或許頗具爭議。畢竟,他任內推出過大幅減重挖空琴身、搭配自動調音琴頭的 Les Paul。沒錯,我說的正是2018年讓 Gibson 宣告破產整合的前 CEO Henry Juszkiewicz。這位最終對 Gibson 造成毀滅性打擊的人,當初竟然也是從一片破敗中拯救品牌的人。
延伸閱讀:Gibson 最黑暗的時期?「奇行種」層出的 Norlin 年代
▲ Gibson 前 CEO Henry Juszkiewicz。
Norlin 掌控 Gibson 的期間,如同 Fender 的 CBS 時代,產量與利潤成為公司追求的目標,因而出現許多不符傳統或過度迎合時代的設計,品質也大幅下滑。隨著日本品牌的競爭、品牌價值的下跌,加上 Norlin 本身經營狀況不佳,Gibson 於1986年以500萬美元出售給麻省理工學院畢業、曾任職於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的 Henry Juszkiewicz 與兩位投資人,並由他擔任公司的最高決策者與 CEO。
▲ Gibson 於2025年復刻 Norlin 時代的 RD 系列吉他。
Gibson 當時可說是個沉睡的品牌巨人,畢竟從早年製作曼陀林的工坊起,已有超過80年的歷史,並伴隨著藍調、爵士、搖滾等音樂風格的成長。Henry Juszkiewicz 引進新資金,整頓並加強管理,推動工廠提升生產標準,讓整體表現回歸應有的經典地位。實際上,至今1990年代到2000年初期的 Gibson,仍被許多愛好者視為品質精良的年代。伴隨 Slash、Joe Perry 等藝人的合作代言與推廣,Gibson 再次被世人看見,成為許多人心中搖滾吉他的代名詞。
但這樣一位了解品牌價值、曾讓 Gibson 從低谷中再度崛起的人物,為何最終卻讓公司走向2018年的破產清算?一般認為,因為 Henry Juszkiewicz 本身是公司的(新)創立者、實際擁有者與 CEO,在公司中幾乎無人能加以制衡。到了2010年左右,受到金融危機與時代轉變影響,實體樂器的成長趨緩,他企圖將 Gibson 從吉他公司轉型為涵蓋各類音樂產品的品牌,大舉收購與品牌核心業務無關的公司,包括音響品牌 KRK Systems、消費級音響品牌 Onkyo、錄音軟體品牌 Cakewalk 等,但多數發展未如預期,導致公司資金困難。最終,這樣的經營策略成為壓垮 Gibson 的最後一根稻草,也不難理解 Gibson 在重整後為何強調回歸核心業務。
▲ Slash 在 Henry Juszkiewicz 執掌 Gibson 後期成為首位品牌大使。
和 Dan Smith 功成身退相比,我想 Henry Juszkiewicz 就像那種故事裡的角色:不是死了成為英雄,就是活得太久,看著自己變成壞人。不過,對我們這些1980年代出生、看著 Zakk Wylde、Slash 等吉他英雄長大的人來說,那不正是 Henry Juszkiewicz 所創造的時代嗎?
也許要等到多年後,當 Gibson 重新回歸正軌,我們才能真正評價 Henry Juszkiewicz 的貢獻吧!
延伸閱讀:Gibson 推出唱片廠牌!Slash Ft. Myles Kennedy & The Conspirators 成旗下首組藝人
撰文:傀儡
圖片來源:iHeart、Gibosn 官網、Variety
🫧「Smells Like… Spirit」樂手巢雜誌 VOL.23 探索自己的靈魂氣味
https://lihi.cc/8eD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