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Björk、FKA Twigs經典面孔:Jesse Kanda具象化的超現實夢魘

0
6520

冰島音樂人Björk著名的《Utopia》專輯封面,能看見她吸睛的藝術面具扮相,而在FKA Twigs和Arca的作品中,他們好似也不約而同,以超現實主義呈現經典面貌,那些標誌性視覺都是由藝術家Jesse Kanda操刀,他以多重媒材呈現作品,加入內臟器官血腥元素,將暗黑惡夢具象化地呈現。Jesse Kanda後來跳脫視覺藝術框架,拓展個人音樂計畫,不求世俗絕美,更不易理解,將事物扭曲再變形,那是屬於他自身獨有、以恐懼轉化而成的美學。

Jesse Kanda 1987年出生於日本,在加拿大長大,是一位自學成才、現駐倫敦的獨立視覺藝術家。他13歲起就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作品。多年來與委內瑞拉音樂人Arca合作,兩人曾一同受邀至當代藝術館展出,前衛的藝術接合,還讓Arca的社群帳號被永久停用。

2013年,Jesse Kanda首次為FKA Twigs執導〈How’s That〉及〈Water Me〉MV,隔年操刀《LP 1》專輯封面便成為FKA Twigs令人難忘的印記;而與Björk的合作除了 2017年《Utopia》專輯封面深植人心的魔性影像,Jesse Kanda更曾經在她嘴裡放鏡頭,剪輯出古怪又瑰麗的〈Mouth Mantra〉MV。

Jesse Kanda創作的影像精緻考究,常以無數光怪陸離的生物、人體部位組合,但談起那些原本令人不寒而慄的元素,他則認為:「我們的身體內部比包裹在外面的皮膚還要美麗得多,然而我們卻對此感到恐懼,當面對血液或器官時,通常令人感到痛苦和危險。」於是當我們看到他的藝術作品時,不禁會思索他對於美的認知,因為他總將痛苦的事物變成「美」的一部分。

影響Jesse Kanda視覺表達的啟蒙來自在日本成長的歷程,如宮崎駿、天野喜孝、松本大洋、湯淺政明、北野武、細江英公、土方巽、大野一雄、庵野秀明、黑澤明等藝術家都令他深受感動。身為一名接觸多元文化的混血兒,Jesse Kanda透露:「我最大的恐懼塑造了我自己,是不被理解,也是沒有歸屬感的孤獨。」但這也成為他被藝術、電動、音樂、電影等幻想世界所吸引的原因之一,因爲他能就此建立屬於自己、不會被別人奪走的世界,那些恐懼最終化為他的創造力。

儘管他以視覺藝術著稱,但Jesse Kanda以別名「Doon Kanda」開啟他一向熱愛的音樂項目,將原本圍繞在他藝術職涯的音樂,擄進自己的世界。2017年以推出首支單曲〈Axolotl〉,MV中滿內臟以及令人不安的生物、不舒服的圖像,還明顯地有著Arca的聲音迴盪。2018年,他發行了《Luna》EP擴展音樂領域,在這張作品中,他放慢拍子,探索由合成器堆疊出的情感氛圍。

2019年11月,首張錄音室專輯《Labyrinth》問世,Jesse Kanda終結專注於視覺藝術的日子,將職業生涯重新聚焦,以13首歌曲配上10張藝術作品,開啟「專屬於自己」的360度體驗。第一首歌曲〈Polycephaly〉便用新古典主義路線帶來更多混亂氛圍,MV裡水中反射的畫面如精神錯亂般,讓人看了著實發狂,他還因此不得不在影片上標示「癲癇警告」。

專輯的故事牽連著「失去」這回事,Jesse Kanda以此進一步深入探討自我,「我相信作品越個人化,就越能引起共鳴,因為我們會在內心最深處相通。」曲目排序則像是一抹從地獄到天堂的弧線,但每首歌也各自有其微觀世界,即使聽來混亂的歌曲仍會轉變為美麗事物,而非僅是痛苦或憤怒的表達。

無論如何,《Labyrinth》是新的轉折點,是不隨其他藝人、由Jesse Kanda獨自崛起的新時代。Jesse Kanda坦言自己其實一直都有做音樂,隨著時間的獲得信心,一遍又一遍地做下去。而推動他前進的動力是對於「死亡」的恐懼,也是對於做出令人著迷的作品的渴望。他形容創作的每分每秒是一連串的真相,創造力對他來說,是從沒事先計劃就著手進行,就連錯誤可能也會變成令人驚豔的驚喜。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Jesse Kanda , Doon Kanda(@truekanda)分享的貼文

文字整理:Anita/樂手巢編輯部
資料來源:SVDPitchforkJesse KandaDaze

樂手巢雜誌Vol. 11傳奇鼓手Ringo Starr獨家特訪,全台雜誌索取:mag.ysolife.com/
訂閱樂手巢,周周更新器材節目:https://www.youtube.com/YSOLIFEchannel/

開箱見鳥!Björk盒裝《Utopia》一起動手組自己的鳥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