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天候創作而生—LAVA ME 2

0
1315

不曉得大家最近走入樂器行,或在觀看網路影音頻道的時候,是否見過一把顏色鮮豔、開孔不在中間,設計風格像是高科技產品的「吉他」?原來,這把特殊的吉他是由中國品牌「拿火音樂」所設計,並以複合碳纖維材質一體成型製造,現在大家看到的已是品牌的第二代產品 LAVA ME 2。是什麼讓拿火音樂採用如此特殊的設計?就讓拿火音樂的創意總監 Stephen為大家分享更多關於 LAVA ME 2 的相關資訊。

起點:喚起彈奏音樂的「酷」

品牌創辦人陸子天在美國音樂家學院Musicians Institute (MI)學習期間,不斷與身邊的人討論如何能夠刺激音樂的學習並活絡市場。他認為大家既然對新科技充滿好奇,會去追新的手機、新的相機,以及各種潮流產品的話,那吉他能否也透過設計跟製造的創新有新的生命? 在碎片化時間激增的時代,如果吉他能像手機一樣簡單方便,人們會不會再次拿起吉他彈奏?就像運動鞋廠商把鞋子做的很炫,讓很多人迫不及待想去跑去運動一樣,一把實用好彈的吉他,應該可以點燃新的火花。

創新,從結構與材質開始

在產品定位上,LAVA ME 2 以輕便堅固但又要有好聲音為目標,想盡量減少結構的膠合,避免聲音傳導的消耗。所以就用「一體成型」的概念進行設計。最一開始,團隊試著用「整塊」木料切出一把吉他,結果聲音不但很差,造價特別高,結構強度也不能符合需求。只好轉往聲音特性跟木料相似、結構強度穩定又方便加工的材料。跟很多的材料廠商洽談、進行實驗後,才找到一種碳纖維聚合物配方,申請專利成為後來的AirSonic。嚴格來說,LAVA ME 2的材質不能說是「碳纖維」,而是強化碳纖維聚合物。在找到適合的材料後,模具的開發也是關鍵。光是鋼材的重量就足足有6公噸的模具,是創立初期的最大投資。透過反覆試產與製程調整,好不容易才做出強度、聲音表現符合期待的一體成型琴身。

不偏離「樂器」的思考本位

拿火團隊希望用創新的產品,讓更多人一起享受音樂的樂趣,但這都必須建立在「好」樂器的基礎上。在第一代LAVA ME,研發團隊就曾想導入PLEK(註1)來提升彈奏手感,但當時材料結構還沒LAVA ME 2 這般成熟穩定,所以到了 LAVA ME 2 才能正式引進PLEK,讓琴衍(fret)、弦距及指板弧度透過最新科技的輔助給予彈奏者最好的體驗。

註1:PLEK是一種由電腦控制,逐格掃描琴衍與指板弧度,再用程式完成琴衍拋光、校正等調整程序的技術。經由精密的儀器作業,可以讓吉他有更好的彈奏手感。

因應彈奏手型有細微變化的Flyneck,是為了維持各把位彈奏手感,蒐集大量回饋數據所進行的設計。在吉他手最在意的琴頸強度上,加入碳鋼結構讓琴頸不受溫濕度影響,玩家也能將各種弦徑的琴弦安心裝上,不用擔心張力導致變形。

為了有好的音頻表現, LAVA ME 2的面板除了採蜂巢結構設計外,也使用軟體模擬找出最佳的音孔位置與大小來增加共振範圍。內建的L2 拾音系統則用手機濾鏡一樣的哲學,讓插電彈奏時有快速上手的音色,不讓過多的旋鈕來增加調整音色的困擾。而值得一提的Free boost 技術,則讓過去需要接上效果器的才能有的延遲(Delay)、殘響 (Reverb) 、和聲 (Chorus) 音色,在不用接任何音響的狀況下就能直接產生。

驚喜不該只發生在表面

對於一般民眾來說,從 LAVA ME 到 LAVA ME 2 的確吸引到了不少目光,也讓產品有個好的開始。但 產品作為樂器所受到的評價,才是最重要的事。團隊不擔心老經驗的玩家覺得 LAVA ME 2 看起來像是科技玩具,反而希望透過實際彈奏,明白這些最終都是為樂手所設計、製造,依然保有浪漫與堅持。這大概也能說明羅大佑、陶喆等音樂人,為什麼會在公開場合開始帶上 LAVA ME 2 吧。

期待與展望

拿火團隊希望在這個吉他英雄式微的時代,讓人們透過創新的產品踏入吉他與音樂的世界。這種概念不是與傳統吉他「對抗」,而是像手機讓更多人能接觸攝影一樣,拓寬人們接觸音樂的管道。所以拿火也希望用打造生態系的概念,去實現最終的理想。所以除了入門等級的產品外,未來也會瞄準專業使用者的市場,並精進相關配件的設計製作,帶給使用者更好的整體感受。

文字編採:林大有Ty Lin

圖片來源:拿火音樂 lavamusic.com

?樂手巢雜誌 Vol.3 即將發行#全台索取地點:https://mag.ysolife.com/

?樂手巢【Instagram】給你不同style ─── https://goo.gl/wMc5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