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追殺令》配樂幕後推手:Éric Serra、Sting,將殺手的孤獨與溫柔流淌至影迷心中

0
7280

法國知名導演 Luc Besson(盧貝松),首次前往美國好萊塢拍攝的電影為《終極追殺令》(Léon: The Professional),電影上映至今已近三十年,仍為許多影迷公認的必看電影之一,會廣受好評不外乎是力道拿捏剛好的暴力美學、演員生動的演技、角色前衛又時尚的穿搭⋯⋯其中促使《終極追殺令》成功最主要的關鍵是配樂,由 Éric Serra 打造的電影配樂,為電影注入飽滿的生命力,每個場景都能感受到情感的流動;電影結尾則是使用 Sting〈Shape of My Heart〉,讓許多人在觀影後的惆悵揮之不去,紛紛沉溺在殺手的孤獨與溫柔。


▲ 圖片來源:Sony Pictures Home Entertainment。

《終極追殺令》是講述12歲少女 Mathilda,在一家慘遭黑幫毒手後,央求殺手 Léon 訓練她成為專業殺手以便為家人報仇。面對與自己本性極其矛盾的女孩,Léon 試圖找到平衡點;而總是與他處於對立狀態的 Mathilda,也就成了 Léon 的唯一致命傷。電影由 Luc Besson 編劇與執導,劇本靈感是源自他與15歲少女交往的經驗,這位少女就是後來他的第二任妻子 Maïwenn ,兩人相識時恰好 Luc Besson 正在撰寫電影劇本,便引用這段真實生活經歷來抒發這段被世人無法理解的感情。


▲ 圖片來源:Luc Besson Facebook。

觀賞《終極追殺令》時,哪些情節讓你的情緒高漲呢?是 Mathilda 看見全家被殺害,只好跑去央求 Léon 開門時的楚楚可憐模樣?還是反派 Stan 嗑藥完準備殺人的時候?又或是看著 Léon 被擊倒在地,擔心他會與 Mathilda 天人永隔? 其實觀影所產生的情緒波動與配樂有很大的關聯,隨著節奏加重的配樂屏住呼吸,又或是輕快的配樂使得嘴角不自禁上揚。《終極追殺令》的配樂主要以音畫同步(*備註)來反映角色當下的感受,且幾乎每一幕都有配樂引導觀影者融入劇情。

《終極追殺令》的配樂是由 Luc Besson 的御用配樂師 Éric Serra 打造,早在1988年就由 Luc Besson 執導的《碧海藍天》,拿下有法國奧斯卡獎之稱的凱薩獎(César Awards)最佳電影配樂,而《終極追殺令》則是獲得提名。另外《最後決戰》、《地下鐵》、《第五元素》的配樂也都是出自 Éric Serra 之手由於 Luc Besson 很清楚每個畫面想呈現的氛圍,但畢竟配樂不是 Luc Besson 的專業領域,因此在製作配樂的過程中他幾乎每天到 Éric Serra 的工作室報到,聆聽試譜的曲,思考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

音畫同步:音樂的節奏、速度、強度、情感等特徵,與畫面的節奏、動作、情感等特徵相互呼應,藉此增強觀眾對電影情節和角色情感的感受和體驗。


▲ 圖片來源:Éric Serra Facebook。

《終極追殺令》的配樂未使用好萊塢慣用的大編制管弦樂,而是以打擊樂器做主奏,利用電子樂元素突顯殺手在專業領域上的冷酷。電影開頭先穿越大片綠色森林,再空拍林立大樓、紊亂交通、舊公寓,象徵現代和原始的反差。 Éric Serra 用笛子演奏為主的〈A Bird in New York〉顯現當代城市裡人們的孤寂和冷漠;Mathilda 外出後回公寓時發現家人已被殺害,且那些兇手還在家中徘徊,她只好轉身向鄰居 Léon 求救,這期間伴隨著管樂和提琴樂的變奏曲〈What’s Happening Out There?〉,是最有渲染力的一首配樂,呈現 Mathilda 的恐懼與脆弱,也流露 Léon 內心的拉扯,因為身為殺手不該產生任何情感甚至被動搖。


▲ Éric Serra – A Bird in New York


▲ Éric Serra – What’s Happening out There?

愛嗑藥的 Stan 是電影裡的反派,根據角色設定,他非常喜歡聽貝多芬,因此相關的配樂都是以古典樂為基調所改編的變奏曲,其中為他打造的配樂〈Room 4602〉更是展現角色的變態性格,以及總是帶來不安與恐懼的氛圍。


▲ 圖片來源:Sony Pictures Home Entertainment。

電影裡打鬥的片段非常多,像是 Léon 去拯救想為家人復仇的 Mathilda 、反派 Stan 帶部隊去槍殺 Léon 並展開激烈槍戰⋯⋯這些片段被配樂師以〈The Fight〉做為一系列的曲名,便隨著劇情發展讓旋律產生節奏變化。Léon 與 Mathilda 最後相處時光並拿出武器要奮力一搏時,〈The Fight〉的主旋律再度響起,卻更加悽美,因此這段配樂的全名為〈The Fight:The Big Weapon〉。其中《終極追殺令》之所以能夠呈現出暴力美學,原因之一是 Luc Besson 希望暴力畫面能注入情感元素,呈現當下角色的情感變化,能達到此目的之方法就是在每個動作場面都使用 Éric Serra 的配樂。


▲ 圖片來源:Sony Pictures Home Entertainment。

「這株植物很像我,它沒有根。」有次 Léon 照顧盆栽裡的植物時這麼對 Mathilda 說,但沒想到他的生命也被連根拔起,於是結尾 Mathilda 選擇把植物埋在學校花圃裡,讓漂泊一生的 Léon 終於能落地生根,此時響起的配樂是 Sting〈Shape of My Heart〉來襯托命運的無常和殺手的孤寂。Sting 在1993年發行〈Shape of My Heart〉,並被兩部電影選作配樂,分別是《終極追殺令》、《獵愛高手》(Three of Hearts),同時 〈Shape of My Heart〉也是 Sting 在歌手生涯裡最廣為人知的歌曲之一,甚至被許多知名歌手改編,像是 Monica〈Take Him Back〉、宇多田光〈Never Let Go〉Juice WRLD 〈Lucid Dreams〉等等。

〈Shape of my Heart〉創作過程是由 Sting 揣摩歌詞意境,長期配合的吉他手 Dominic Miller 則是負責編曲。「我知道黑桃是士兵的劍 / 我知道梅花是戰爭的武器 /我知道方塊意味著藝術的金錢 / 但那不是我心的形狀」Sting 在某次採訪提到〈Shape of My Heart〉的創作靈感,他把自己比喻為撲克牌玩家,音樂生涯就像是場牌局,被葛萊美提名或賺錢都不是他心的形狀,唯有「創作」才是。那對照到電影裡,Léon 心的形狀是什麼呢?遊走在社會邊緣的他,既不貪戀金錢也不迷戀美色,所以他心的形狀或許是 Mathilda,畢竟 Mathilda 讓他能夠久違不用睜開眼睛睡覺,還將上鎖的心房打開。


▲ 圖片來源:Sting Facebook。

在內心築起高牆卻因少女的出現而逐漸塌陷的 Léon、故作成熟但稚氣仍未褪去的 Mathilda、自視甚高又近乎病態的 Stan,都藉由 Éric Serra 與 Sting 的音樂讓角色形象更立體,也能從而感受到角色內心的變化,無形中讓電影與觀影者之間產生連結。準備好走入殺手的內心世界了嗎?讓我們藉由 Éric Serra 與 Sting 的音符,將殺手有如河流般的孤獨與溫柔,流向你我心中。


▲ 圖片來源:Sony Pictures Home Entertainment。

撰文:Nicole
資料來源:Wikipedia007 MagazineDaily BeasLéon: The Professional Movie Facebook

Sting 認為樂團是少年幫派勾當,儘管喜歡滾石和 AC/DC,但難以看到老團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