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做嘻哈的配樂師,Lulu 陳筱茹:創作是在前進的過程倒帶人生

0
3363

「從小我就很喜歡看古裝劇,也喜歡自己改編歌曲,讀音樂班時常把握下課十分鐘時間用改編曲跟同學『鬥琴』。」都彈些什麼呢?Lulu 陳筱茹略顯羞澀地說:「我改編過〈有一個姑娘〉鋼琴抒情版,你看過《還珠格格》嗎?」一語未歇,她瞬間化身劇中鬼靈精怪的小燕子,笑得樂不可支。作為受正統音樂班教育長大的七年級生,她熟悉理論框架又樂於實驗玩樂,而伯克利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也鼓勵她提出個人觀點。橫跨古典、電音、嘻哈與配樂,她的音樂生涯交織多元文化,更是一種自我覺醒。她說:「創作音樂是一個往前進的過程,但常常在過程中,我在回憶自己的人生,有倒帶的感覺。」

▲配樂師、作曲家及鋼琴手陳筱茹(Lulu)畢業於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電影配樂系,現定居紐約從事嘻哈、配樂創作與音樂劇製作表演。

鋼琴上創作,彈琴前先談創作動機

因為爸爸喜歡古典音樂,Lulu 從3歲開始學鋼琴,哥哥也是她在伯克利音樂學院的學長。「我記得爸爸有一間房間是給音響跟唱片住的,他喜歡收藏跟聆聽音樂。」在父母的支持下,她從7歲報考音樂班後未曾偏離這條路。主修鋼琴,副修雙簧管,選修琵琶,啟蒙是為她選曲的國中老師,那首命定之作是德布西的《版畫》(Estampes),曲中色彩與情境豐富,並採用中國五聲音階描繪德布西心目中的東方。「很多人彈琴卻不談創作動機,老師帶著我認識曲子背後的繪畫與文學故事,這對我詮釋音樂有很大的幫助。」

與德布西同屬印象主義的拉威爾,則以極簡手法影響Lulu 構思配樂,啟發她在同樣的音型之間添加變化。她推薦的《水妖》(Ondine)是描寫水流的名作,其意象也如同她的創作模式:「我不是在五線譜上作曲的人,而是坐在鋼琴前,選定音色就出發。」

表現自我,強調個體的Berklee

有感音樂班生活太受保護,高中時Lulu 決定放飛自我,在美國另闢音樂旅程。在伯克利音樂學院主修電影配樂的她發現,台灣學生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聽寫訓練特別突出;韓國人則追求極致,時常熬夜練琴;特別是能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音樂資優生一起合奏管弦樂,更激勵她自我提升。

「Berklee 鼓勵互相觀摩,會把每個學生的作品放給全班聽,再當眾討論,每個人都有機會上台。老師看重的不是技巧有多好,或是背景有多強,而是你想傳達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音樂家?做自己很重要,國外最喜歡有個性的人,要學習跟不同文化的人大方交流,更要懂得謙虛,願意接受別人的指教。」

電音琵琶交織韓國神話

在台灣期間,Lulu 曾擔任配樂師與樂手,為多部戲劇及廣告操刀配樂,2013年在音樂劇《貓》中文版擔任鍵盤手,巡演至中國各大城市,此外也曾是吳克群、李玖哲、家家等藝人的演唱會鍵盤手。場景轉換到文化大熔爐美國,她也樂於與各領域、族群的專業人士共創。

2019年她與音樂人朱彩蓁(Cai)合作,為韓國導演Gene Kim 動畫史詩片《One last monster》創作配樂。為呼應戰爭劇情,她選用大量銅管樂器,東方氛圍則採用中國樂器、日本太鼓與韓國古箏表現,再輔以電音琵琶精彩地混搭管弦樂。完成的作品獲得導演大讚「聽音樂的時候看得見色彩」,更榮獲英國Lonely Wolf 倫敦國際影展最佳配樂獎。

嘻哈製作人,跨界共創福音嘻哈

在她現居的紐約哈林區,地鐵、商店或是街頭處處可聞饒舌樂,耳濡目染下,Lulu 也發展出「嘻哈製作人」的角色。她推崇一手打造「平成歌姬」安室奈美惠的小室哲哉,日本音樂教父讓她首次意識到「製作人」的重要性,而各式各樣的混音版與音樂人合作也令她眼界大開。「我喜歡有grooving(律動感)的音樂,例如富節奏感的嘻哈、電音或R&B 。」

2020年紐約籠罩在COVID-19疫情下,Lulu 與非裔饒舌歌手CJ 攜手創作福音嘻哈(Christian hip hop,又稱基督教嘻哈)歌曲〈Bless Up〉與〈Sound Of The Harp〉。身為基督徒,她希望用創作療癒世界,鼓勵大家正向生活,音色則結合鋼琴、二胡與現場演奏的管弦樂器,跳脫大眾對嘻哈樂節拍兇狠、歌詞玩世不恭的印象。「我想跟非裔Rapper 合作創作出嘻哈樂的新風格,希望放入更多故事描述自己的心聲。我想鼓勵人,而不是發洩情緒。」

儘管與生俱來的膚色與文化不同,來自台灣的女性音樂人用自己的觀點與專業,在紐約幫助非裔饒舌歌手創作出獨一無二的嘻哈樂。如此打破種種隔閡的跨界合作,在非裔人權議題風起雲湧的當下,更顯得意義非凡。「我都暱稱 CJ『嘻哈哥』,因為我是製作人,CJ 叫我『Big Bro』(老大哥),所以其實我才是嘻哈哥!」 Lulu 又是一陣開懷大笑。

接下來Lulu 將嘗試結合電影配樂與嘻哈樂,繼續與更多才華洋溢的藝術家牽手連心,共同創作出鼓舞人心的音樂故事。人說紐約是座停不下來的城市,而熱愛跨界的音樂人亦如是。

撰文:Lala 蔡舒湉
影像、資料協力:Lulu 陳筱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