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ma Blue 的枕邊呢喃:適合獨自聆聽的藍色靈魂

0
5197

英倫獨立創作歌手 Puma Blue 的作品常被形容為親密、壓抑、袒露,無論將其歸類於 Bedroom Pop 或是 Jazz fusion,都無法精確定義其作品裡那股晦暗深邃的魔力。其聲線緩柔飄渺,收斂如同囈語,潛入 Lo-fi 音色的深夜,僅殘存歌手與聽眾兩人一對一的交流。

不安於室的夢 / Bedroom Pop

Bedroom Pop 指的是創作人不選擇進入專業錄音室製作,自行選擇適合的空間,DIY 打造成音樂基地完成製作的音樂類型。在製作過程中掌握了更多主動性,激發創作者實踐天馬行空的創意,即使資源有限,憑藉想像力仍在一片荒原中拓墾出一首首生意盎然的作品。

得益於數位音樂、網路影音發展以及器材普及化,加上 COVID-19 疫情導致 WFH 浪潮興起,Bedroom Pop 快速發展,Billie Eilish、Clairo、boy pablo 等揚名在外的新生代歌手,皆投入這種新時代音樂製作的懷抱。

延伸閱讀:創作才女 Clairo 組新團「Shelly」,新曲更加如夢似幻

躁動藏於細語中

你總能夠從 Puma Blue 歌曲中輕易想像出臥室意象,這不代表你會聯想到你熟悉的床、桌子與燈光,而是腦裡瀰漫著一種非常近距離、溫和蔓延的氛圍。Puma Blue 的聲線與樂器幾乎是融為一體的,即使在動態下,仍能保持如同完全球體滾動般順暢的平衡。歌曲大部分以 guitar、saxphone、keyboard、bass、drum 進行編曲,雖然配置簡單,成熟的演奏實力及適時套入效果器使之不淪為單調。

被讚頌為強烈昏暗、飄渺的「Puma Blue 風格」,其實內含兩種近似矛盾的情緒:繼承自 Stevie Wonder、Miles Davis 等早期爵士樂的柔順細膩;如同 Rage Against The Machine、Radiohead 外放的衝擊能量,在〈Bruise Cruise〉、〈Hounds〉裡便能聽到自 Puma Blue 靈魂裡洩漏出的深厚躁動。

夜的盡頭是藍色

自年幼便受失眠所苦,創作對 Puma Blue 而言是一種殺時間的遊戲,但也只有在萬籟俱寂之時,思緒受暗流牽引而湧動,深層、微小、轉瞬的存在得以被感官捕捉。早期作品〈Want Me〉、〈Midnight Blue〉皆完成於小小臥室的深夜,那段與心理疾病共處的時光。當被問及首張專輯《In Praise Of Shadows》的概念:「老實說,這些歌是關於一些糟糕的經歷、一段艱難的時期或刻骨銘心的體悟,而在克服這些後得到的豁然開朗。」藝名中的「Blue」,既表明他對自己音樂的視覺想像,同時也是面對自己創作中最深層的憂鬱。

向黑暗追追尋光

疾病、死亡、孤獨,這些常出現在 Puma Blue 創作中的主題,正如同作品聽覺上直觀地讓人感受那般冰冷壓抑。不斷與憂鬱症對抗的他,在搬至 Atlanta 生活後,漸漸掌握了感覺光彩、專注於本質的能力,掌握了全新譜寫親密與脆弱的方式。

新專輯《Holy Waters》其中一首歌〈Mirage〉,寫的是某日突然憶起十年前意外離世的朋友,發現自己從未好好面對這件事。「這首歌來自一種全新的情緒,其中有太多無法文字化的感受,而音樂以一種雜亂無章的方式為你呈現它,無關乎語言,更多的是一種自由的表達形式。」Puma Blue 總是在直面人生中的黑暗,而他的作品也總是不疾不徐地將黑暗展開在聽眾眼前。當感受蔓延至心底被遺忘之處,彷彿歌者與聽者兩人正共處一室,輕輕地、緩緩地對話。

 

Puma Blue 的 Bedroom Pop 擁有屬於自己獨特的深藍色調性,好似親密又彷彿身處偌大洪流,如潛艇般縱身遁入情緒的汪洋中探尋,在最深層、晦暗無光處靜置那名為藝術的希望。

Author / Rex
Editor / Asta Chang
Photo Credit / Puma Blue Facebook、Pinterest

文章轉載自:TRENSSE

🌛感受靈感不寐的音樂脈搏,樂手巢雜誌 Vol.18 「午夜台北」出刊:
https://ysolife.com/yso-mag-vol-18

Boy Pablo用Indie Pop說愛,虛構角色的愛情五篇章《Wachito Ri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