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逛唱片行嗎?朝聖英國「世界唱片行日」,擁抱實體的魔力

0
27

還記得上一次走進實體唱片行是什麼時候嗎?

串流當道,人們的聆聽習慣也隨之改變,致使實體唱片行的生存愈發困難。為了慶祝和推廣獨立唱片行所代表的獨特文化,以及在各地音樂場景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自2007年開始的世界唱片行日(Record Store Day,簡稱 RSD),已成為音樂界和樂迷們每年引頸期盼的盛事。許多歌手、樂團和音樂人會推出限量發行或復刻再版黑膠,只有在參與活動的唱片行才買得到,店內當天也會舉行現場演出、簽名互動等活動。RSD 最初始於美國,如今官方組織已遍布英國、愛爾蘭、加拿大、澳洲和日本等國。

往年的 RSD 日期多訂在4月的第三個星期六,然今年因碰上復活節的緣故,第18屆提前於4月12日舉行。英國主辦方本屆找來今年全英音樂獎「最佳另類/搖滾表演」(Best Alternative/Rock Act)得主 Sam Fender 擔任大使,宣傳相關活動。​​為了紀念這個特別的日子,Sam Fender 也推出限量版12吋黑膠 EP《Me And the Dog》,共收錄六首曲目,包含兩首全新歌曲,以及從未以黑膠形式發行過的曲目。其他限量發行的唱片還有:今年迎來40週年的 The Cure《The Head On The Door》黑膠、Prince《Live At Glam Slam》黃膠、紀念 Marianne Faithfull 出道專輯問世60週年並於今年推出的新 EP《Burning Moonlight》。相關特別發行可參考英國 RSD25 官方網站。接下來就帶大家深入參觀英國三間傳奇唱片行,感受一下世界唱片行日的歡慶氛圍!

延伸閱讀:60年代縮影、Mick Jagger 舊情人──Marianne Faithfull 逝世,享壽78歲

老字號品牌展新店:Rough Trade Denmark Street(倫敦)

Rough Trade 成立於1976年的倫敦,不只是唱片行也身兼唱片公司,主打獨立音樂,尤其是 Post-punk、Indie Rock、Alternative 等類型,合作過的樂團包括​​ Arcade Fire、The Smiths、The Strokes、Pulp 等。呼應70年代龐克文化的興起,Rough Trade 堅持獨立營運、支持小眾創作,創辦人 Geoff Travis 曾說:「我們更重視愛、忠誠,以及追求品質的自由,而不是銷售數字。」

Rough Trade 在倫敦共有四間分店,包含去年十月最新開幕、位於著名音樂街區的 Denmark Street 分店。這條街曾是英國音樂產業的重要據點,自1950年代開始聚集了許多錄音室、樂器行和音樂發行商, Elton John、The Rolling Stones、Sex Pistols 和 David Bowie 都曾在此活動、創作和生活。Denmark Street 分店有兩層樓,一樓包含最新發行、暢銷專輯、Rough Trade 經典、周邊商品和書籍,二樓則以店員推薦及各種次分類為主,如 New Wave/Post Punk、Punk/Hardcore、Funk/Soul 等。今年三月,地下室還新開張了來自德國柏林的合成器品牌 SchneidersKeller,以滿足不同音樂愛好者的需求。第一年參與 RSD,還不到開門時間已經有大批樂迷排隊等候搶購限定商品,為維持購買秩序和店內品質,消費者需填寫選購清單,由店員協助揀貨,且根據 RSD 的規定,限定發行每人限購一張,以確保更多人能買到想要的專輯。

Johnny Marr 五星好評推薦:Piccadilly Records(曼徹斯特)

誕生於1978年,Piccadilly Records 在後龐克盛行的80年代蓬勃發展,店內涵蓋的音樂種類從搖滾、獨立、泡菜搖滾、Ska,到 Electronica、House、Techno 等多元風格應有盡有。今年 RSD 將 Record Store Legend 的殊榮,授予傳奇樂團 The Smiths 吉他手 Johnny Marr,以感謝他對唱片行文化的支持及對音樂的深遠影響,而 Johnny Marr 就選擇將這塊紀念牌掛在家鄉充滿回憶的唱片行 Piccadilly Records。

圖片來源:Piccadilly Records Facebook

在網路尚未發達的年代,唱片行除了賣唱片,還身兼販售演唱會門票的功能。Johnny Marr 就說到自己在還是個十四歲小毛頭的年紀*在 Piccadilly Records 買了 Patti Smith 和 Iggy Pop 的演唱會門票,和店員都是早已結識二十多年的老友。唱片行對他來說是個充滿寶藏、具有魔力的地方,若這些店消失了,市中心和街道將會變得更加荒涼無趣。Piccadilly Records 則改編 The Smiths 經典歌曲〈There Is A Light That Never Goes Out〉的歌詞回應:「這份喜悅與榮幸是我們的。」(Well, the pleasure, the privilege is ours )

*註:年紀應為口誤,1978年與1980年時,Johnny Marr 應為15歲、17歲。

延伸閱讀:Patti Smith《如夢的一年》,在黑暗中懷抱傷痛前行的旅程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Record Store Day UK(@recordstoreday)分享的貼文

暖心好厝邊:Crash Records(里茲)

同樣擁有豐富地下音樂文化的里茲(Leeds),少不了佇立城市多年的老牌唱片行。Crash Records 1985年在 Woodhouse 路上開了第一間店,兩年後遷址至市中心的 The Headrow 大道上,也就是現今的所在位置。Crash Records 涵蓋的樂種多元,尤其專精於另類、龐克、搖滾和金屬,同時擔任當地各大演出場地(包括里茲音樂節)的售票代理。除了協助推廣當地的獨立樂團外,Crash Records 也經常舉辦各國樂團的小型演出和簽名活動,Backyard Babies、Less Than Jake 和 Lamb of God 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跡。地下室空間雖現已關閉,但過去擁有大量 R&B、Hip-hop、Funk、Disco 收藏,曾是舞曲和嘻哈愛好者的天堂。

圖片來源:Crash Records Facebook

身經百戰的 Crash Records,今年 RSD 活動前便發布短片,貼心提醒樂迷們相關事項,包括叮嚀徹夜排隊的民眾注意安全、準備小點以應戰當日的長時間等候、隨身攜帶環保托特包、提前列好購買清單等。活動結束後許多人表示,儘管排了三、四個小時,甚至清晨六點到場,一切都非常值得,讚許店家一如往常動線規劃完善、備貨充足。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Crash Records(@crashrecords)分享的貼文

圖片來源:Crash Records Facebook

根據 ERA(娛樂零售協會,全名:Entertainment and Retail Association)2024年的年報,英國獨立唱片行的數量跟十年前相比,整整多出122家,總數達461間。獨立唱片行的興盛,部分原因可歸功近年「復興黑膠,擁抱實體」的風潮,或許多少也與 Record Store Day 的推動息息相關。RSD 的文化意義除了鼓勵樂迷走進唱片行,以行動支持喜愛的音樂創作者,更強化了人與社區、城市及音樂場景的緊密連結,以其特有的形式作為歷史的見證人和文化的保存者。

撰文、攝影:葉辰欣​
參考資料:Wikipedia-1Wikipedia-2Wikipedia-3Wikipedia-4Wikipedia-5Rolling StoneMusic WeekRECORD STORE DAY UKRough Trade RecordsOfficial ChartsPiccadilly RecordsBBC NewsPiccadilly RecordsRECORD STORE DAYCrash Records-1Crash Records-2euronewsRecord Store Day Facebook
圖片來源:Record Store Day UKRecord Store Day List 2025Piccadilly RecordsCrash Records

🐕‍🦺 女孩男孩一起來!樂手巢雜誌 Vol.22 給你滿滿的 Blur
https://lihi.cc/PQ1DJ

Oasis 重組後接下來換 The Smiths?Morrissey 說 OK,但 Johnny Marr 已讀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