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eatles(披頭四)1967年歌曲〈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流行歌曲之一,在輕快的旋律背後,事實上並非歌頌草莓園,而是埋藏 John Lennon(約翰藍儂)在利物浦的坎坷童年。他的父親 Alfred 經常出海經商,母親 Julia 最終與另一個男人生下女兒 Julia Baird。在母親被向社會服務機構投訴後,John Lennon 被送到郊區小鎮 Woolton 與他的姨媽 Mimi 一起生活。他有20多年沒見過父親,17歲時他的媽媽在過馬路的時候車禍身亡。
「讓我帶你走吧/因為我要去草莓園/一切都不是真實的/沒什麼好糾結的/永遠的草莓園」「閉上眼睛生活很容易/誤解你所看到的一切/做人越來越難,但一切都會好起來/對我來說,這無關緊要」
「Let me take you down, ’cause I’m going to / Strawberry Fields / Nothing is real / And nothing to get hung about / 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Living is easy with eyes closed /
Misunderstanding all you see / It’s getting hard to be someone, but it all works out / It doesn’t matter much to me」
「永遠的草莓田」到底是指什麼呢?
延伸閱讀:似懂非懂、是藍儂非藍儂,Ed Ruscha 何德何能為披頭四做《Now and Then》封面?
〈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歌曲靈感與 John Lennon 小時候住所附近的建物有關。接受《The Playboy》專訪時,他透露兒時住處附近有兩棟著名的建物,一間是 Gladstone 男童感化院,他從自己的窗戶就能望見;另一間是也在附近的 Strawberry Field,一棟由維多利亞時代的老房子改建而成、專門收容國際性教會與慈善組織救世軍(The Salvation Army)的女童孤兒院。
住在 Mimi 姨媽家的 John Lennon 為了尋求片刻喘息,常常偷溜到隔壁救世軍女童孤兒院的花園裡玩耍。John Lennon 的表哥 Stanley Parkes 曾說:「我們對那些壞男孩的感化院很感興趣。」1968年接受《滾石》雜誌採訪時,John Lennon 暗示他與孤兒院有一種連結感,因為那裡有許多被父母拋棄的感覺。
1966年 John Lennon 前往西班牙阿爾梅里亞拍攝黑色喜劇片《How I Won the War》,這是他唯一一個非音樂表演角色,並在拍攝空檔創作歌曲。六週內,他創作出〈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為了讓聽感更好,他把「Field」改成了「Fields」。錄音工程師 Geoff Emerick 回憶,當 The Beatles 團隊聽到這首歌時,現場一片震驚的沉默,是 Paul McCartney(保羅麥卡尼)打破了沉默,他用平靜而恭敬的語氣簡單地說:「這真是太棒了!」
「草莓園」女童孤兒院原建築結構在1970年代被拆除、2005年關閉,所有孩子被安置到寄養家庭,而紅色維多利亞時代的大門後來被存放起來,原地改設置複製品。無論如何,「草莓園」持續成為樂迷朝聖的熱門旅遊景點,2019年救世軍首次對外重新開放草莓園,允許遊客參觀。此地今日被用作學習障礙青年的培訓基地。
事實上,在紐約市中央公園也有「草莓園」,這是為了紀念1980年12月8日遇害的 John Lennon,該區占地五英畝,位於西72街入口附近,地面有一幅以1971年經典歌曲〈Imagine〉為主題的拼磚藝術,設立後吸引無數樂迷前來向披頭四傳奇致敬。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延伸閱讀:安迪沃荷沒拍《Imagine》封面,掌鏡人是 John Lennon 的「龍女」小野洋子
文字整理:Lakeisha
資料來源:Salon、Ultimate Classic Rock、American Songwriter
✂️ 你身上有他的香水味 💔 樂手巢雜誌 Vol.23 全台索取:
https://lihi.cc/8eDWP